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5.7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新生乡 的原始碼
←
新生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新生乡'''是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地处拜泉县东南部,东与[[三道镇]]相邻,南与明水县繁荣乡接壤,西与龙泉镇交界,北与兴国乡相连,距县城23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231平方千米。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唐义俊来新生乡所在区域"开荒占草",遂称"唐揽头"屯。1984年,新生公社改新生乡。截至2018年末,新生乡户籍人口为31135人。2019年,新生乡下辖10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新生村。 新生乡粮食作物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乡办工业有铁工厂、制砖厂、食品厂、酱油厂等。2018年,新生乡有工业企业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新生乡] </ref> ==历史沿革== 新生乡驻地,原名"唐揽头屯"。清末,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拜泉县署始驻境内太平山(今新生乡兴盛村)。翌年,县署移驻三道沟子。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有唐义俊者来此地"开荒占草",遂称"唐揽头"屯。中华民国时期,1920年隶属拜泉县第二区管辖,1924年改隶第三区。东北沦陷后,初为第六保,1938年5月改为久敬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新生屯,隶属拜泉县久敬区,1950年改隶第四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设置新生乡。1958年9月,改称新生人民公社。1984年初,政社分开,改为新生乡。 '''民族风情''' 木刻:还没到年关,鄂伦春族的爷们已经按捺不住那股子兴奋劲了。当我们到新生乡的时候,一队队拖着野物,背着渔网的鄂伦春汉子们笑呵呵地满载而归。看来,年货齐了。除夕夜,我们就借宿在鄂伦春人的小屋子里。新打来的野味和鲜鱼,除了祭祀祖先之外,还要祭祀北斗星。初一一大早,男人们鸣枪,女人们则叩头祭拜天神和山神祈福。然后一家老小提着刚猎杀的野味和陈年的烈酒,到家族中最年长者家里行拜。 而初二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就是属于青年人的新年了---或唱歌跳舞,或赛马射击,或摔跤比赛。娱乐活动一直延续到初四。而意犹未尽的人们可以在正月十六早上,偷偷给亲朋脸上抹黑乎乎的锅底灰,即使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也不会生气,据说这个奇特的习俗可以带给他们一年的幸福。 喜色:在黑河新生,你可以看到成片的被称为"奥伦"的小木屋。它们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美丽的刺尔滨河畔。在落叶松林中散步时,你常常可以看到距地面两米左右高的裸露树干上,画着一个个奇特的脸形,并用红布遮盖着,它是鄂伦春人崇拜的山神"白那恰",它让整个树林透露出一种原始和神秘。在密林深处,游客还可以看到鄂伦春人死后的独特归宿---风藏点。杈卡、吊棺、横担担棺,不同的风葬形式,显示了鄂伦春人的超脱。<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历史沿革] </ref> ==交通== 行车:从哈尔滨到黑河旅游列车,夕发朝至;哈尔滨也有班机飞往黑河;自驾车可走哈(哈尔滨)黑(黑河)国道。从黑河去新生鄂伦春乡,每天有一趟公交通行。 ==美食== 淬瀹肉。将火烧石子不停地抛入刳成空心的木制水容器中,将肉瀹熟。这种方法为鄂伦春人所独有,别有风味。 ==特色线路== 黑河---鄂伦春民族村一日游(参观俄罗斯艺术品展览馆,游览卧牛湖度假村,乘车赴新生鄂伦春民族村,刺尔滨河漂流、骑马、射箭。晚餐吃鄂伦春风味食品,参加篝火晚会。) '''开眉眼''' 鄂伦春人近几十年受到汉族影响非常大,即使是在新生这样的民族乡,居民在衣着和家庭摆设上也逐渐同汉族非常接近了。部分鄂伦春族的特色在某些年轻人中逐渐消失。这是对鄂伦春民族旅游非常大的影响。从目前开发的旅游项目来看,非常不系统,游客只是很片断性的接触到这个奇特民族的某些特性。新生乡的民族旅游开发,必须要在当地老人的进一步帮助下,更全面的复现这个民族全部的特征,包括衣食住行丧葬礼仪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这个地方的吸引力。 '''其他''' 地域面积及其他全乡总面积226.6平方公里,有耕地22.8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亚麻、大麻等,是一个农业大乡,也是全县大麻主要产区之一。畜牧业以养马、牛、羊为主。乡办工业有铁工厂、制砖厂、食品厂、酱油厂等。全乡共辖自新、光复、新生、青山、新华、兴安、永胜、新育、自建、致富、正义、永发、兴盛、互相、和发、卫东等16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3万人,其中满、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5%。乡政府驻地新生村。 新生乡位于深山地广林密,与嫩江呼玛接壤是黑河爱辉区的西北大门,距黑河市区90公里,在市区西北方向。它坐落在群山的怀抱里,美丽的刺尔滨河和索尔其干河河畔。这里山美、树美、草美、水美、民俗风情更美。 刺尔滨河、索尔其干河似两条银练飘舞在群山之间,小溪一路欢歌,象上湖如同原始森林里的璀璨明珠;"石头人"风景别致。那美丽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都让人迷醉,让人心旷神怡。 新生乡是旅游区,那淳朴的民俗风情更令人陶醉,让人留连往返。桦树皮工艺品景致漂亮,走进鄂伦春人家庭,能使人们更好地体验他们定居后的生活状况。鄂家风情菜肴让人大饱口福,骑马、射击、漂流、狩猎等活动,更使人感到新鲜、刺激。在乡展览馆,可以全面了解新生乡的发展变化,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展品让人了解鄂伦春族人的过去。在为游人搭建的撮罗子里,可以更好地感受他们定居前的那些艰苦的日子。 新生乡是我国鄂伦春族主要的聚居地,"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有人把鄂伦春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确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早年,他们居无定所,过着游猎生活。解放前,私有制虽然确立,但鄂伦春族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鄂伦春的民族公社叫"穆昆",是同一父系血统人民的共同体。"穆昆"是鄂伦春语,即"兄弟们"或"同姓人"的意思。"穆昆"有各个"乌力楞"组成,"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子孙们"的意思,指同一父系所传的子孙。一个"乌力楞"就是一个父系家族,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斜仁柱",类似美洲印地安人的庐帐住所,是非常适合游猎生活的居住之所。它用松木或桦木做支架,盖上桦树皮,冬季用兽皮围盖,底部直径约七八米,高五六米,地中间生篝火,可做饭,取暖和照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鄂伦春人的生活,在依山傍河的地方为他们建造新居,把他们从散居的山里请下来。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族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新生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