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46.2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新三民主义 的原始碼
←
新三民主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新三民主义.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g.gaosan.com/upload/201901/6368367349867787636430167.jpg 原图链接][http://www.gaosan.com/gaokao/237572.html 来自 高三网 的图片]]] '''新三民主义'''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将[[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与之前的作区分而提出的[[概念]]。蒋中正等中国国民党高层则曾明确反对将三民主义区分为新旧两种。 ==历史背景== 当时孙文的革命活动未能得到类似过往的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又刚发生[[陈炯明]]事变,急需外界支持。同时[[俄罗斯]]在发生共产主义革命后,在国际上遭到孤立。新生的苏联政府正寻找外交突破口。在中国,[[吴佩孚]]、[[张作霖]]、陈炯明等军阀又拒绝与苏联合作,失去了其他军阀的苏联就找到孙文,提出合作协议,苏联提出孙文需接受中国共产党,孙文出于自身考虑,加上觉得可以控制局面,就同意此原则。 孙文在1924年发表的三民主义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ref>[https://site.douban.com/117400/widget/notes/3011821/note/432757198/ 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在广州的演讲],豆瓣,2014-10-10 </ref>。” “三大政策”最早是由[[鲍罗廷]]所提出,随后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奉令结合联俄、容共、扶助农工定为三大政策。1927年3月[[武汉]]三中全会中,鲍罗廷与中共发动倒蒋,以“提高党权,权力集中于党”为由,在[[蒋介石|蒋中正]]北伐的途中剥夺蒋主席职务,降其为普通委员。 ==毛泽东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内容==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演讲<ref>[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6621/76631/ 1940年1月9日 毛泽东演讲《新民主主义论》],人民网</ref>。1940年2月15日,该演讲在[[延安]]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同年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成《新民主主义论》。文中称:“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必须是联俄的三民主义;如果没有联俄政策,那就必然是联帝政策。如不联共,就要反共。不要农工政策,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也就是准备自己失败。”毛泽东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中国革命时期的领导势力必将由民族资产阶级(中国[[国民党]])移交到[[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手里。1940年2月15日,毛泽东在延安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也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强调中共才是革命的正统。 *民族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清”的[[汉族]]主义,矛头指向[[满族]]与满清王朝对汉族的统治;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视频== ===<center> 新三民主义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三民主义是什么 </center> <center>{{#iDisplay:a09224cts8m|560|390|qq}}</center> <center>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center> <center>{{#iDisplay:u0346g6dg5k|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返回「
新三民主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