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216.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援中港代天府 的原始碼
←
援中港代天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援中港代天府''' </p> |- |<center><img src="https://9.share.photo.xuite.net/r0978995205/1995fb4/13918945/728249555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r0978995205/twblog/150847795 圖片來自隨意窩]</small> |} '''援中港代天府''',是位於[[臺灣]][[高雄市]][[楠梓區]]的[[王爺廟]],主祀五府千歲,建立於1930年([[台灣日治時期|日]][[昭和]]五年)。五府千歲在世時有功於國家,有德於百姓,升化之後又庇祐先民,由中國來到台灣。經過三百多年來人民的辛勤開發與王爺公的庇護,已經使原本荒蕪的土地成為後來的蓬萊仙島。自五府千歲稱神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祂的神威靈感,深入每一個人的心靈。奉著玉帝的旨令,五府千歲擁坐王船,代天巡狩,驅瘟除疫,在祂神威廣大之下,台灣的瘟疫已經消失無蹤。<ref>[https://blog.xuite.net/r0978995205/twblog/150847795 援中港代天府],隨意窩,2010-07-06</ref> ==歷史沿革== 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南鯤鯓代天府]]之分靈[[池府千歲]]奉祀於高雄[[大湖庄|大湖]](現今高雄[[湖內區]]),直至1800年(清嘉慶五年),[[大湖碧湖宮|碧湖宮]]落成於[[湖內區]]大湖里。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楠梓區]]當地耆老至大湖碧湖宮包香火回庄鎮守供奉以保佑鄉民,由於屢顯神威,於同年雕刻池府千歲[[境主]],並迎回民宅供奉,後續設置[[爐主]]制,由信徒[[擲筊|求筊]]產生爐主,迎回家宅供奉以佑鄉民。 1930年([[台灣日治時期|日]][[昭和]]五年),由於神威顯赫、香火鼎盛,鄉民提倡建立村廟以利供奉,完工後該府成為在地的信仰中心,供信眾們膜拜。 1941年(日昭和十六年),日本政府強制徵收援中港所有土地,該府廟地也被徵收,因此遷於現址重建。 1964年([[民國紀年|民國]]五十三年),該府重建後,增雕李、吳、朱、范府千歲等四尊神明,合祀為「五府千歲」,神諭賜封廟宇為「代天府」。 1992年(民國八十一年),經該府神明指示及多數信徒認同,並歷經該府第一屆至第四屆董監事及所有重建委員盡心盡力和信徒熱心捐助,於現址處再次完成重建工作,建築改以「閩南二落三進」之宮殿建造,架構宏偉,頗有一番新氣象。 2008年(民國九十七年),完成興建環保金爐,並於同年10月舉行慶成[[謝土]][[建醮]][[進香]]等重大祭典儀式。 ==事蹟== 1931年([[台灣日治時期|日]][[昭和]]六年),該府配合大湖碧湖宮至南鯤鯓代天府進香,該年由援中港代天府黑令旗搶在太爺香團前奪得了頭爐香。後續在香團隊伍行經台南[[仁德區]][[二層行橋]]時,太爺香團因不滿被該府搶得頭香,顏面盡失,便於二層行橋動用該庄百餘人準備械鬥,以討回顏面。當時,該府池王爺目睹雙方即將大動干戈廝殺,氣得鬍鬚直豎、鼻頭冒出三點汗水,由於援中港代天府香團人數較少,在情勢危急時,該府池王爺展現神威化顯數千人,震攝太爺香團令其不敢輕舉妄動,待台南警部人員到場時,雙方已化干戈為玉帛。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27 宗教建築;陵墓]]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援中港代天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