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7.2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拓跋晃 的原始碼
←
拓跋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拓跋晃</big> ''' |- | [[File:56aacc8d5d909.png|缩略图|居中|[http://i.qulishi.com/uploads/yszt/201601/56aacc8d5d909.png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renwu/tuobahuang/ 来自趣历史]]]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字 号''' :字天真 '''民 族''' :鲜卑族 '''庙 号''' :恭宗 '''谥 号''' :景穆太子→景穆皇帝 '''出 生 地''' :长安 '''出生时间''' :428年 '''逝世时间''' :451年7月29日 '''所处时代''' :南北朝 '''主要成就''' :录尚书事、劝阻灭佛、随征蠕蠕 |} <p style="text-indent:2em;">'''拓跋晃'''({{bd|428年||451年|7月29日|}}),鲜卑名天真,,重复<ref name="MY1">[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33860/cd4ar5kTrSWO3ZhHmOGQ4ffRIpaOK9wtAvP706gELUHebkXVDt4SLq6EX4N6UHMZ6iolMQSope8RwIg06pux6S3ja7ZjAA5-jUsIUcc 《北史·卷二·魏本纪第二》 .国学导航.2013-01-26] </ref> 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太武帝[[拓跋焘]]长子,母为敬哀皇后贺氏,文成帝拓跋濬之父。<br> * 明慧强识,重复<ref name="MY2">《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明慧强识,闻则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世祖甚奇之。</ref>,仁爱宽和,深明佛法。延和元年(432年),册立为皇太子。 * 太武帝攻打[[北燕]]时,留京处理尚书省事务。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攻打北凉时,录尚书事,总理朝政,由宜都王穆寿辅佐。为政精明,洞察细微。 <ref name="MY3">《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太子为政精察,而中常侍宗爱,性险暴,多不法,太子恶之。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有宠于太子,颇用事,皆与爱不协。爱恐为道盛等所纠,遂构告其罪,魏主怒,斩道盛等于都街,东宫官属多坐死,帝怒甚。戊辰,太子以忧卒。壬申,葬金陵,谥曰景穆。帝徐知太子无罪,甚悔之。</ref> * 太平真君四年,追随太武帝攻打[[柔然]],参决军国重事。七年(446年),太武帝下诏灭佛时,父子产生矛盾。屡谏不从,拓跋晃私下设法保全了很多无辜的僧侣。 *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为宠臣中常侍[[宗爱]]所陷害,忧虑而死,年仅二十四岁,追谥景穆太子,葬于金陵。 * 正平二年(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追封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 人物生平 == === 自幼聪慧 === * 拓跋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长子,母夫人贺氏(后追封为[[敬哀皇后]]),生于神麚元年(428年)。<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太子为政精察,而中常侍宗爱,性险暴,多不法,太子恶之。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有宠于太子,颇用事,皆与爱不协。爱恐为道盛等所纠,遂构告其罪,魏主怒,斩道盛等于都街,东宫官属多坐死,帝怒甚。戊辰,太子以忧卒。壬申,葬金陵,谥曰景穆。帝徐知太子无罪,甚悔之。</ref> * 延和元年(432年)正月初一日,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五岁。同年六月十七日,太武帝亲自率军攻打北燕,命皇太子拓跋晃总领尚书事务。 * 拓跋晃自幼聪慧,记忆力很强,过耳不忘。拓跋晃年长后,喜好阅读经史著作,都精通要领。太武帝认为他十分奇特。 <ref name=MY2/> === 主持朝政 === * 太延五年(439年)六月,太武帝准备攻打北凉,命令侍中、宜都王穆寿辅佐太子拓跋晃,主持朝政,裁决日常事务,朝廷内外都要遵从。 * 八月,太武帝出兵讨伐北凉,李顺等人都说北凉都城姑臧没有水草,不能出兵,太子拓跋晃对此有些疑虑。等到太武帝到达姑臧,就诏令拓跋晃说:“姑臧城西门外边,有源源涌出的泉水,一直与北门外的泉水相接,水流之大,就象一条河。除供灌溉农田外,其余都顺着沟渠流到沙漠之中,因此这一带没有干田燥地。特意敕书告诉你,以解除你的疑虑。”拓跋晃对宫臣说:“李顺等人做为臣子的不真实到这种程度,哪是忠诚呢?我起初听说李顺等人的话有些疑问,只是皇帝已决意出兵。李顺等人几乎误了国家的大事,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皇帝。”<ref>《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初,世祖之伐河西也,李顺等咸言姑臧无水草,不可行师。恭宗有疑色。及车驾至姑臧,乃诏恭宗曰:“姑臧城东西门外涌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沟流入泽中,其间乃无燥地。泽草茂盛,可供大军数年。人之多言,亦可恶也。故有此敕,以释汝疑。”恭宗谓宫臣曰:“为人臣不实若此,岂是忠乎!吾初闻有疑,但帝决行耳。几误人大事,言者复何面见帝也。” </ref> <br> === 随征[[柔然]] === * 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跋晃随从太武帝征讨柔然。魏军来到鹿浑谷,正好与柔然君主敕连可汗相遇。拓跋晃对太武帝说:“柔然军没想到我们的大部队突然到此,我们该趁他们没有防备时立刻进攻。”尚书令[[刘洁]](《资治通鉴》作刘絜)却竭力劝阻,他认为:“柔然军营中尘土很大,他们的人一定很多,到平地去与他们交战,恐怕会被柔然军队包围,不如等到各路大军会集到这里之后再攻打。”拓跋晃说:“柔然军营尘土飞扬,是因为柔然士卒惊慌失措到处乱跑所造成的,不然,怎么会在军营上空有如此多的尘土呢!”太武帝为此也将信将疑,没有马上攻打。柔然部队趁机逃走,太武帝追到石水,没有追上而返回。 * 不久,俘获了柔然的侦察骑兵说:“柔然国没有发觉魏兵的到来,所以当得知魏军已到时,整个军营慌作一团,敕连可汗赶快率将士向北而逃,跑了六七天,知道后面没有追赶的魏军,才开始缓步行进。”太武帝听后非常后悔。从此以后,每遇军队或国家大事,太武帝都要和拓跋晃商量。 <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魏主至鹿浑谷,遇敕连可汗。太子晃言于魏主曰:“贼不意大军猝至,宜掩其不备,速进击之。”尚书令刘絜固谏,以为贼营中尘盛,其众必多,出至平地,恐为所围。不如须诸军大集,然后击之。晃曰:"尘之盛者,由军士惊怖扰乱故也,何得营上而有此尘乎!"魏主疑之,不急击。柔然遁去。追至石水,不及而还。既而获柔然候骑曰:“柔然不觉魏军至,上下惶骇,引众北走,经六七日,知无追者,始乃徐行。”魏主深恨之。自是军国大事,皆与太子谋之。</ref> <br> === 太武灭佛 === *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帝下诏灭佛。拓跋晃平素就喜欢佛法,他多次劝谏太武帝,但太武帝不听。他只好拖延时间,慢慢将诏书发下去,这就使远近寺院的和尚事先得到消息,各自想办法脱身,许多和尚都逃走躲藏起来,幸免于难。 <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太子晃素好佛法,屡谏不听,乃缓宣诏书,使远近豫闻之,得各为计。沙门多亡匿获免,或收藏经像,唯塔庙在魏境者无复孑遗。 </ref> <br> === 忧虑去世 === *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八月,南朝宋攻打北魏的滑台。九月,太武帝率领军队南征援助滑台,命令太子拓跋晃屯驻漠南,以防备柔然的进攻。 * 当初,拓跋晃代替太武帝监管国政,曾经下令命有关官员督促京郊内的民众,使没有牛的家庭以人力牛力相交换,垦田锄地。有牛的家庭给无牛家庭一人种田二十二亩,无牛家庭以耘锄七亩为报偿,以此为等级,至于给小孩、老人无牛的家庭种田七亩,小孩、老人以锄田二亩为报偿。都以五个人的下贫家庭为标准。各自列出家庭人数,所督促耕种的面积,明确地设立账簿项目。所耕种的人在地头标出姓名,以明辨播种养殖的功效。又禁止饮酒、杂戏、弃农经商的人。垦田数额大为增加。 * 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中常侍宗爱却是个性格阴险暴躁的人,有很多违法行为,因此,拓跋晃很讨厌他。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很受拓跋晃的宠信,都掌握不少权力,都跟宗爱不能和睦相处。宗爱恐怕自己会被仇尼道盛等检举揭发,于是编假话向太武帝控告二人有罪,太武帝非常气愤,下令将仇尼道盛等绑到街市上斩首示众,东宫内的官员们有很多被牵连进去,也都被斩首,太武帝为此非常气愤。 * 六月十五日,拓跋晃因忧虑过度生病,在东宫逝世,年仅二十四岁。 <ref>《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正平元年六月戊辰,薨于东宫,时年二十四。</ref> 六月十九日,拓跋晃的遗体被安葬在金陵,谥号景穆太子。太武帝后来慢慢知道拓跋晃并没有犯法,因此感到非常后悔。 <ref name=MY3/> * 正平二年(452年),拓跋晃的儿子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遵拓跋晃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ref> 《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高宗即位,追尊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ref> <br> == 人物评价 == * [[魏收]]《魏书》:①“至于初则东储不终,末乃衅成所忽。固本贻防,殆弗思乎?恭宗明德令闻,夙世殂夭,其戾园之悼欤?”;②“明慧强识,闻则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 <ref name="M19">[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33860/9cc3Rf2w61CXfkvy4VE3tMy4bPK8xsb8PAYetJdHQpXX3DMztnjQ_oR8s8t_MT6q5JQGbzoOyMSzfNeIJFy-I-UUj0i1RqYcBBHQMCM 《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国学导航.2013-01-26]</ref> * [[李延寿]]《北史》:①“景穆明德令闻,夙世殂夭,其戾园之悼欤。”;②“明慧强识,闻则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太武甚奇之。” <ref name=MY1/> * [[司马光]]《资治通鉴》:①“太子晃素好佛法”; ②“太子为政精察”<ref name="M21">[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33860/92b9_kV-BRyjJsU7PCJ9lQcMgUD5Wvuec6bl2UuRprnb28l5ftZwXad_u4gYnG9KayfURGF9eCcm_svBCq6n2oNp2Gzd82kQPsxaDf3zHg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国学导航.2014-04-13] </ref> == 史书记载 == * 《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ref name=M19/> * 《北史》卷二《魏本纪第二》 <ref name=MY1/>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二十六 <ref name=M21/>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国断代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拓跋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