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242.16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拉穆古镇 的原始碼
←
拉穆古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拉穆古镇22.jpg|thumb|right| [https://dimg06.c-ctrip.com/images/10011f000001h35kuD278_C_1600_12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2/r1698906-451175669.html 图片来自携程旅行网]]] [[拉穆古镇]],是[[肯尼亚]]最古老的居住城镇,是东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斯瓦希里人聚居地,用[[珊瑚石]]和红树林木材建造而成,以简朴的结构为特色,并仍然保持着它的传统作用<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2e21790100u3pp.html 拉穆:东非的“一千零一夜”古城] </ref>。 拉穆古镇位于肯尼亚东部的拉穆古城其实就是一个濒临印度洋的小岛,一踏上这个小岛,就会有种时空倒转的感觉。港口边矗立着几个世纪前的大炮,手工艺人们在一凿一凿地雕琢木门。拉穆古城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前,古城的人们正在寻求发展与传统之间的平衡。 中文名:拉穆古镇 外文名:Lamu Old Town 编 号:1055 所属国:肯尼亚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拉穆古镇(Lamu Old Town) 入选时间:2001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i)(iv)(vi) 地理位置:S02 17 04 E40 51 09 遗产编号:1055 ===遴选描述:=== 拉穆古镇(Lamu)位于肯尼亚东南部滨海省印度洋边的拉穆岛上,拉穆岛是属于拉穆群岛的众多岛屿之一。拉穆镇是处于[[蒙巴萨]]东北面341公里,是拉穆郡的首府,是拉穆岛上最大的城镇。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1370年,面积1.275平方公里。 作为肯尼亚最古老的居住城镇,拉穆有一个丰富而灿烂的历史。这个镇是从索马里到莫桑比克这些斯瓦希里最原始的殖民地中之一。从狂暴的[[葡萄牙]]入侵到后来17世纪的阿曼统治,它一直是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直到20世纪初拉穆的经济一直是以奴隶为基础。当1907年奴隶制取消以后,这个岛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直到最近随着游客的进入才使它的经济获得了新生。 200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v)(vi),拉穆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 (ii):拉穆的建筑和城市结构生动地体现了来自于欧洲、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的几百年来的文化影响,利用了传统的斯瓦希里技术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化。 遴选依据标准(iv):港口都市东非海岸的繁荣与衰退以及班图、阿拉伯、波斯、印地安和欧洲之间的相互作用反映了这个地区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与经济的逐步发展,而拉穆古镇是其最突出的体现。 遴选依据标准(vi):拉穆的重要的贸易角色及其对学者和教师的吸引力使它在这个地区具有重要的宗教功能。继续保持着伊斯兰和斯瓦希里文化教育中心地位。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拉穆古镇是东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斯瓦希里人聚居地,并仍然保持着它的传统作用。这个镇用珊瑚石和红树林木材建造而成,以简朴的结构为特色,同时,庭院、阳台走廊、精心雕刻的木门为其增添了很多特有风貌。从19世纪开始,主要的穆斯林宗教节日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里也已经成为伊斯兰和斯瓦希里文化的重要研究中心。 ==遗产简介== 作为非洲斯瓦希里文化的发源地,拉穆古镇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这里大多数建筑的历史都能追溯到中世纪,至今十分完好。拉穆人吸收着外来的一切,异域文化特别是阿拉伯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拉穆古城。拉穆的建筑和城市结构生动地体现了来自于欧洲、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的几百年来的文化影响,利用了传统的斯瓦西里技术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化。 拉穆古镇的房屋及营造物的建筑尤其独特,建筑材料取源于当地,包括墙壁用的珊瑚石,支撑木门用的红树林柱子,以及雕刻复杂的百叶窗。村落,拉穆堡垒,斯瓦西里住宅博物馆和驴子避难所都是值得旅客参观的地方。 ===地理环境=== 拉穆看起来像是一个在几乎停滞不前的地方。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它的物理外貌及特征变化很小。狭窄曲折的街道只能供步行者或者是驴子来往。人口几乎全是穆斯林。男人们仍然穿着长袍,女人像其他[[穆斯林]]一样用黑边布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拉穆因为它的异国情调、偏僻和沉寂而出名。它成为嬉皮士和其他非英国国教徒的精神中心,他们被它的不受外界干扰的传统文化所吸引。有些人认为拉穆的出名以及旅游的增长终究会破坏这个斯瓦希里殖民地独一无二的价值体系与文明。然而又有些人认为,没有旅游业拉穆会受到损失而变得萧条。这个镇建立时间至少是14世纪,甚至更早。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在肯尼亚于20世纪60年代获得独立之前,这个岛及其周围的群岛从葡萄牙人手中移到阿曼人手中,最后受英国人统治。在19世纪阿曼统治时期,这个岛处于繁荣时期,因为盛产象牙、红树林木材和从内部驶往中东的奴隶而成为贸易中心。人丁兴旺,这个岛成为东非海岸的斯瓦希里和[[阿拉伯艺术中心]],也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中心。 ===古镇特色=== 拉穆镇虽小——从这头走到另一头仅需要40分钟——但是,鼎盛时期的痕迹仍然很明显,尽管常常遭到破坏。许多19世纪的大官邸仍然存在;使房屋变的雅致的新雕刻门、复杂的珊瑚制品以及硬木家具在这个岛上仍然能找到。长久以来,拉穆的商人们漂洋过海到达波斯湾甚至远至葡萄牙,他们不但带回了异国的商品,更带回了异域的文化。经过了与本土文化逐步的磨合,最终形成了今天拉穆当地班图人独特的语言与生活方式。传自波斯湾的铜制造型大门,以及独特的古老珊瑚建筑都是拉穆文化的骄傲。 拉穆有许许多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它的房屋及营造物的建筑尤其独特。绝大多数建筑物都可以追溯到18世纪或之前,建筑材料取源于当地,包括墙壁用的珊瑚石,支撑木门用的红树林柱子,以及雕刻复杂的百叶窗。村落,拉穆堡垒,斯瓦希里住宅博物馆和驴子避难所都是值得每个旅客参观的地方。在19世纪60和70年代,这个远离肯尼亚海岸的白色的岛镇被称作是非洲的加德满都,是挑运工和其他陆地游客在几个月的风尘仆仆的跋涉后寻找慰藉的目的地。它的名气不可避免地传播开来,现在,旅游业代替了帆船制造业和农业,成为岛上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与它的沿着海岸线往南的相对来说更发达一些的邻居相比,拉穆还一直保持着过去的风格。 肯尼亚古镇拉穆有“驴岛”之称,岛上的3800头驴非常能干,它们不但能运货,还能驮着游客穿过狭窄的栈道。说是客运货运两用,但“驴岛”上毛驴的主要工作还是驮运货物。居民们出行一般都选择步行,只有一些小伙子成天骑着驴四处溜达。他们是在训练,为参加岛上的“赛驴会”做准备。所谓环岛大道,不过是一条仅能允许一辆车通过的小路,但对于眼前这条路来说简直就是大道了。眼前的路,类似中国人沿悬崖峭壁修建的栈道,一边是墙,另一边下面就是海,刚好能容一头驴通过。 ===民俗文化=== 公元14世纪,东非的拉穆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发达的城邦。来自阿拉伯、波斯及印度的商人每年来到东非沿岸。他们带来了印度洋对岸的陶瓷、地毯等奢侈品,同时,也把毛驴带到了岛上。如今,毛驴担当着岛上主要的客运和货运任务,因而拉穆也被称为“驴岛”。每逢盛大节日,拉穆都要举行骑驴比赛。在中国人用非洲式木雕、家具装点家居的时候,中国瓷器和木门正成为非洲人的宠儿。 在家里摆一个非洲雕像,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家居时尚。无论是硬朗的材质还是夸张的色彩和形态,这些带着些许神秘的光怪陆离的饰品虽然多以深褐色为主,摆在家中却非常夺目,眼下已被越来越多的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广州人所接纳,然而在遥远的非洲,中国的瓷器、木门等文化味道很重的物件正被非洲人用来装饰家居。 在非洲肯尼亚,有些人家的整面墙都用中国瓷盘来装饰,位于肯尼亚印度洋边的古镇拉穆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国陶瓷在东非的集散地,被当地人称作是中国古瓷器的仓库。自中世纪以来,“中国拉穆”即是当地人对中国瓷器的称谓。这里出土了自12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的中国古瓷及碎片,点点珍藏讲述着数百年来中非贸易的繁盛往事。非洲人把这些古瓷及碎片全拿来装饰家居了,这些瓷器挂在墙上,把原来冷酷、坚硬的质地变得很生动,很温暖,甚至带有柔情味道。另一方面,如果乘船到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走进充满神秘色彩的石炉镇,穿过迷宫似的窄巷,见精美的木门时,你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桑给巴尔岛石头城大街小巷里各家各户的木门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一景,从木门的制作风格和款式可以窥见当年外来文化对桑岛的影响。圆拱、方形门楣很有中国古代大门的影子,多数大门上有铜制尖门钉,现已成为装饰品和财富的象征。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718 世界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拉穆古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