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15.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托尔斯泰庄园 的原始碼
←
托尔斯泰庄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托尔斯泰庄园.jpeg|有框|右|<big>庄园</big>[http://p1-q.mafengwo.net/s4/M00/0E/DC/wKgByU_QIfbSepMcAAMIl0gHHrI62.jpeg?imageMogr2%2Fthumbnail%2F%21690x370r%2Fgravity%2FCenter%2Fcrop%2F%21690x370%2Fquality%2F100 原图链接][http://www.mafengwo.cn/poi/6593552.html 来自 马蜂窝 的图片]]] '''托尔斯泰庄园'''坐落在[[俄罗斯]]图拉州的雅斯纳亚·波良纳镇,距莫斯科195公里。在庄园故居门厅里,四周尽是书柜。墙上挂着的皮包,当年曾用它取过书信、报纸,玻璃厨里陈列着几杆猎枪。故居二楼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厅,这里曾是莫斯科文艺界人士的活动中心。 ==综述== 年9月9日,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诞生在这里。托尔斯泰的父亲出身于伯爵世家,母亲是沃尔康斯基公爵贵族,曾作过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侍从官。托尔斯泰庄园占地338 公顷,是作家从母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庄园是母亲的陪嫁。托尔斯泰庄园里,松柏挺拔秀丽,白桦亭亭玉立。庄园里的房子小而别致,掩映在绿色之中。园中一座[[18世纪]]后期建筑式样的白色砖塔楼,是作家外祖父所建,后来托尔斯泰亲自设计改建过。塔楼前有一棵被称为“穷人树”的老榆树,是当地农民为纪念这位文豪而特意栽种的。托尔斯泰两岁丧母,10岁丧父,自幼就学会独立生活和思考。他厌恶空虚、昏庸的贵族社会,同情并热爱勤劳、朴实的农民。庄园里的农奴、保姆、马车夫、仆人、乐师、厨子等都是他的好友。青年托尔斯泰在这里写成了《童年》、《少年》和《青年》自传体三部曲。1862 年他在庄园里结婚。19世纪70年代,他曾迁居萨马拉省和莫斯科等地,但总因离开庄园的[[大自然]]景色而深感痛苦,后来再度回到庄园。托尔斯泰曾说过:“没有我的雅斯纳亚·波良纳,我就很难描绘俄罗斯以及我对她的看法”。 ==门厅== 在庄园故居门厅里,四周尽是书柜。墙上挂着的皮包,当年曾用它取过书信、[[报纸]],玻璃厨里陈列着几杆猎枪。狩猎是托尔斯泰从青年时期就养成的爱好。在一楼着名的“穹室”里,保存着[[作家]]的手稿和信件。在这里,托尔斯泰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 《教育的果实》 、 《活尸》 等不朽着作。 ==大厅== 故居二楼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厅,这里曾是[[莫斯科]]文艺界人士的活动中心。托尔斯泰在这里接待过屠格涅夫、契诃夫<ref>[https://www.sohu.com/a/115580391_335965 契诃夫:如此的光明,如此的柔情],搜狐,2016-10-08 </ref>、高尔基等。托尔斯泰热爱音乐,当年的钢琴仍摆在原处。大厅的墙上有两幅托尔斯泰的画像,分别是名画家克拉莫斯科和列宾所作。旁边还有托尔斯泰夫人的画像。对面墙上是几位祖先的画像。二楼的藏书室里,存有14 种文字的书籍2.3 万卷,有些是屠格涅夫、罗曼·罗兰、[[高尔基]]等人亲笔签名的赠书。托尔斯泰一生博览群书,精通法语、德语、英语,可以阅读意大利、阿拉伯、古希腊、古犹太与荷兰文。 托尔斯泰在庄园里[[生活]]了将近60年。1910年11月7日,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在出走途中,病逝于梁赞的阿斯塔波瓦车站。他的遗体安葬在庄园内离塔楼不远的森林谷地里。遵照他的遗愿,不设墓碑,不作任何装饰。1921年,雅斯纳亚·波良纳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区。1939年,成立了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ref>[https://www.sohu.com/a/218029214_488371 博物馆未来发展的10大趋势],搜狐,2018-01-21</ref>和文学纪念博物馆。庄园博物馆前有[[作家]]的半身塑像。 ==环境== 与此前去过的几处俄罗斯名人故居门庭冷落的情形不同,托尔斯泰庄园外停有不少参观者的[[车辆]],足见托尔斯泰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当然也因为庄园本身的景色遐迩闻名。虽说叫做庄园,我看更像一处蜿蜒在草甸与山丘交错下的森林景观。进得庄园大门,一条由挺拔的白桦树拱卫着的林荫道略呈坡起,笔直向上延伸到黄绿杂糅的一片[[色彩]]深处。左手是一方寂静安宁的湖水,水呈暗绿色,或许是因为沿湖边都布满了树林丛林所至。一阵微风掀动丝丝涟漪,湖水中倒映的景色变得斑驳、迷离。 俊俏挺拔的[[白桦树]]把我们带进一处杂木林中,四下望去,扑入眼帘的只有一团团的色块:浓绿的、淡黄的、橙红的、浅褐的,撩得人眼晕,好像看一幅印象派的风景画。林荫深处更多的还是[[橡木]]、桦木那类高大庄重的树种。在一块小小的空地上,几棵参天而立的橡树掩映着托尔斯泰的故居——一幢白墙蓝顶的两层小楼,托尔斯泰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 与整个庄园阔大、幽深的气势相比,这幢小楼多少显得有些小巧,却并不精致玲珑。据说原来庄园内有一幢更大的楼房,早就毁弃了,所以托尔斯泰一家住在这幢小楼里还显得有些拥挤。房内的装修和陈设都很寻常,既没有[[贵族]]之家的华丽,也显不出大文豪的书卷气。底层有一间由储藏室改造而成的书房,是家中最安静的地方,托尔斯泰喜欢呆在这里写作。墙上挂着他与[[农民]]一起干活使用的镰刀、绳索,还有他常穿在身上的肥大宽松的农民式罩衫,这些都让人觉得这好像是一位没见过世面的俄罗斯土地主的家。 其实,这故居内的局促、简朴,反映的似乎正是托尔斯泰内心的[[矛盾]]和他所寻求的理想。他早就厌恶了贵族式的奢侈,对自己所过的寄生生活感到不安,一直想放弃这些。他曾经为[[农民]]办过许多学校,甚至把土地分给农民,但却得不到农民的理解。他向往一种建立在自我完善基础上的农民式的宗法制社会,在这幢小楼里完成的最后一部伟大作品《复活》 ,就充分反映了托尔斯泰的这种精神状态。 ===墓碑=== 1910年深秋的一天,托尔斯泰悄然告别了这座美丽的庄园,告别了他的家人。他毅然放弃了[[贵族]]的生活,几天之后,患上肺炎的托尔斯泰在临近图拉的梁赞州一个偏僻的小车站——阿斯塔堡站去世。但他在身后还是回到了他离弃的庄园。按照他的遗愿,家人将他安葬在庄园深处的密林中,墓地极简朴,这正是他宁愿放弃贵族式生活和身份的那种意愿的最后表达。墓就建在通往[[森林]]深处的一条小径旁的一棵大树下,没有俄罗斯墓地通常所有的碑刻、雕塑,只有一个平地隆起的呈棺木状的小土丘,密密地覆盖有青草。墓前甚至连一个最简单的木制十字架也没有。托尔斯泰真的是放弃了一切,包括他晚年浓烈的[[宗教]]意识。而大森林中的一捧黄土、一片青草,也确实是这位伟人最好的归宿。 ==视频== ===<center> 托尔斯泰庄园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托尔斯泰庄园</center> <center>{{#iDisplay:z0502ci9mmt|560|390|qq}}</center> <center>被冻结的时光——访托尔斯泰庄园</center> <center>{{#iDisplay:f0848z5rcgm|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返回「
托尔斯泰庄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