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1.1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我所不知道的农村(姜建发) 的原始碼
←
我所不知道的农村(姜建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我所不知道的农村'''<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8780236/pexels-photo-8780236.pn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我所不知道的农村》'''是[[中国]]当代作家姜建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所不知道的农村=== 入腊以来,寒风吹彻,冻雨时至。我就是被窗外那[[聒噪]]的雨声给吵醒的,跟着便在这凄冷的清晨,接到了远在农村老家的父亲打来的电话。 依旧是[[大嗓门]]。甫一接通,他便在电话那端高声唤着我的[[乳名]],然后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你寄来的[[柑子]]我收到了……” 虽然看不到,但我几乎可以想见,这一天父亲依然早起。他先是在院子里生起了煤炉,热过了早饭,烧好了开水,然后掏出手机看时间,计算着何时唤醒熟睡中的孙儿孙女起床上学。正是趁着这空隙,他陡然想起了给我打电话——他打过来的频率,比我的要高。 那时候我刚刚醒来还没多久。抬望眼,窗外依然是灰蒙蒙的。于是我大半个身子继续慵懒地窝在被子里,只把两只手搁在外头,习惯性地翻看手机里的各种消息。父亲的电话令我有些猝不及防,恍惚间,我把“柑子”,听成了“[[甘蔗]]”。于是我突然就打断了父亲的话,没头脑地问了一句:“甘蔗……家里菜田里不是种了吗?” 电话那头约莫停顿了几秒钟,然后传过话来:“……是种了一些甘蔗,不过也没有多少,已经埋下了。等你把福娃带回家过年,一准能吃上!这年头,咱们村里还在种甘蔗的不多了!” 所谓“埋下了”,是指把甘蔗收割后先捆起来,再在地上挖个浅坑,尔后将其填埋进去。想要食用时,掀开外面浅浅的土层,抽出来,用清水涮过了剥皮就嘴吃。在我的记忆里,老家人种甘蔗,主要是当做自给自足的消费品,少有拿去卖给城里人的。在二三十年前物质贫乏的时代,甘蔗给农村人带来了足够的生活的甜滋味。只是如今,“制造”甘甜的方式有很多,甘蔗早已显得无足轻重了。然而,自从福娃——我那生活在城里的正上小学的孩子前些年回老家发现了甘蔗很甜的“秘密”后,父亲母亲就坚持每年种上一些了。 耳边接着传来父亲的抱怨:“你看你,我说的是柑子,不是甘蔗。这东西,我们这边[[超市]]里都有卖的,还是好几个品种呢!当然,没有你们那里产的又大又圆又好看……” 听到此话我不禁一怔!我当然知道父亲口中的“你们”肯定是包括了我的,但我不敢确定,那个“我们”,是否还将我包含着内!作为一个在外漂泊了将近二十年之久的异乡游子,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否依旧从属于我的故乡! 因为, 在次数并不算多的回乡经历中,我渐渐感受着一个我所不知道的农村老家! 最近一次回农村,正是2019年国庆期间。此前一个月,当同事们无意间谈起关于[[国庆]]假期的计划,我的想法是带娃去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半个月过去后,当同事们开始认真讨论国庆的过法,一想到旅途中躲不开的“人山人海”模式,我宣布宅在所客居的小城里。然而等到国庆假日真正来到时,我最终是回了一趟曾生活了二十年的农村老家。 当我打邻村经过时,突然就看见了一方熟悉的河塘如今是剧烈地萎缩了,恰如曾经体魄健壮的汉子已经消瘦不堪。在我无法割舍的童年记忆里,每临夏天,下河游泳总是一件叫人念念不忘而又[[欲罢不能]]的快事。我们固然会在傍晚时分,仪式般地下到塘中冲个澡,好洗去一天的汗渍与一身的疲惫。我们也会因为难以经受正午的酷热,自我疗救般泡在有树荫遮蔽的塘中,好觅得一些凉快。还有不少时候,我们这些孩子其实是惦记着那塘中的好东西——碧绿的高高露出水面的莲蓬,以及米白的潜伏于塘底的[[藕]]带,想想就叫人嘴馋。而光是那一大片弥望是田田的荷叶,就曾给如老家这样的平原地区的小乡村增光添色不少。然而,大约十七八年前,大量私家的河塘便被兼并了,用来承包个部分人养鱼,或者被改造为水田种稻子,还有一些则被彻底填埋,那是为了修一条通往长江、连接[[湖南]]的省级公路。此后,下塘游水的人慢慢少了——那些养了鱼的河塘莫名地多了鱼腥味,又因为施肥洒药的缘故,人再下河去游泳,便开始感到皮肤瘙痒了。而我,在渐渐习惯了城里人室内淋浴的洗澡模式后,也渐渐疏远了下河游泳这种生活方式。曾经凫水似鸭般敏捷轻快的我,如今早失去了水中矫健的姿态,与不管深浅而敢于横渡到对岸的勇气。 那些变化发生的时候,我刚好上了大学,个人命运的改变似乎与乡村的逐渐变迁纠缠在一起,但彼此间却像是渐行渐远。然而,望着眼前这骤然萎缩的河塘,我不禁想着,它一定还记得面前这面容憔悴的过客。 老家不仅曾有过[[星罗棋布]]的种莲养鱼的河塘,还有众多纵横交错的人工沟渠。最有名的,是当年荆江分洪时开挖的四湖总干渠。而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却是村子里自行挖掘的排水沟。作为江汉平原地区的产粮大县,水稻的种植一向是农村的重要事务。而要将干渠里的水引导数里甚至更远的水田里,没有这些大大小小的沟渠是不可能的。小沟渠向一条大沟渠汇聚,又以大沟渠为源头向远处蔓延。平日里,小沟渠是半干涸的,而大沟渠则有如微缩版的水库。旁边修筑起简陋的机房,配置上抽水设备,等机器开动起来,随着轰鸣声涌出来的,是向田间垄上奔腾而去的一股[[甘泉]],大人们闻声而动,带着锹挖开口子放水。待到轰鸣声一停歇,孩子们光着脚从家里,扛着簸箕鱼罩捞网急匆匆地奔向沟渠。不多时,便会捕捞到泥鳅黄鳝小白条黄颡鲫鱼,然后是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等候着一道美味上桌。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姜建发,八零后,荆州人,现居宜昌。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我所不知道的农村(姜建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