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32.2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戊戌变法 的原始碼
←
戊戌变法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戊戌变法0.jpg|350px|缩略图|右|<big>戊戌变法</big>[https://img.mp.sohu.com/upload/20170814/dc52fbfb4ade4cfdae4a63b300d3c7f7_th.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4541084_78954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戊戌变法''',(''' Hundred Days Reform''' ),又名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大清[[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戊戌年)的短暂[[政治]]改革运动,变法最初由[[慈禧]]太后默许、光绪帝主导,深入[[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个层面,希祈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然而后期改革过于激烈,加上光绪帝有意通过维新派夺回权力,且有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建议将慈禧太后囚禁、暗杀等传闻,从而惹怒慈禧,加上以慈禧为首的清朝当权保守势力担心变法中的“合邦”计划最终会导致中国被日本和[[英国]]瓜分,步上朝鲜乙未事变的后尘,因而发动了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仅经历了103日就告终。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入日本驻北京大使馆,[[谭嗣同]]等维新人士陆续被捕杀害,光绪帝则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慈禧重新当政,引发了民间舆论支持孙文和黄兴等更为激烈的革命主张,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朝]]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迫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分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同治年间(1861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改良生产技术。全国各地先后引入了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及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亚洲]]最具规模的海军──[[北洋水师]]。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因此割让了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二万万三仟万两银即二亿三仟万两白银。证明了洋务运动未能根本地改变清朝落后的境况。于是涌现出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变法内容== 新政内容主要涵盖教育及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ref>[https://dxslsbk.kuaizhan.com/54/81/p366444762f828e 趣味历史知识——百日维新为何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大学升,2016-09-09</ref>。[[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赠送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这令光绪倾向以明治维新为改革的蓝本。 ==结局== 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ref>[http://china.cnr.cn/newszh/yaowen/201006/t20100611_506564969.html [历史上的今天<nowiki>]</nowiki>只进行了103天的戊戌变法开始],央广网,2010-6-11</ref>。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有溥]],六人于9月28日被弃市于菜市口法场。刚毅亲自监斩。徐致靖处以终身监禁(庚子之乱后得赦免);[[张荫桓]]则流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一律都被废止。 ==视频== ===<center> 戊戌变法 相关视频 </center>=== <center> 百日维新之戊戌变法</center> <center>{{#iDisplay:y3004b0b1f5|560|390|qq}}</center> <center> 10_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上)-杨天石 </center> <center>{{#iDisplay:y0340evihyo|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Category:中國明清歷史事件]]
返回「
戊戌变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