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24.11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戈 的原始碼
←
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戈''',又称鸡鸣、拥颈,在[[中国]][[商朝|商代]]以前就出现的长柄[[兵器]],前端有一柄横刃,以勾击为主要攻击方式,可能自镰刀演变而成。戈主要盛行于马拉战车盛行的年代,在[[秦朝|秦代]]时戈的战术地位已经有下降,到了西汉由于已转为步兵与骑兵战,戈已经不是实战兵器,到[[东汉]]时戈已经绝迹。 ==形制== 据[[许慎]]《[[说文解字]]》指,戈的定义是“平头戟”,字形本身“从弋”,“一横之”为象形标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引《周礼·考工记·冶氏》郑玄注,指“戈,今句孑戟也。或谓之鸡鸣。或谓之拥颈。”故古时戈又称“鸡鸣”或“拥颈”。 段注称“戈,句兵也”,又称“矛刺兵。殳击兵。殳嫥于击者也。矛嫥于刺者也。戟者兼刺与句(钩)者也。戈者兼句与击者也。用其横刃则为句兵。用横刃之喙以啄人则为击兵。击与句相因为用”;徐锴《说文解字系词》指“戟小支上向则为戟,平之则为戈。一曰戟偏距为戈”,指戈是一种与戟形制相近的武器。《[[礼记正义]]》指:“戈,钩孑戟也。如戟而横安刃,但头不向上,为钩也。” 与段注一致,指戈的形态为长柄前端有一内向横刃,以钩击及啄击为主要施袭手段。[[春秋战国]]时代,大量[[文献]]中均曾出现戈这种兵器,例如中行献子曾做梦被[[晋厉公]]以戈攻击。《诗经·秦风·无衣》中有“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之句。《楚辞·国殇》有“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c5b2eb1a1fea.aspx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古诗文网,2020-3-5</ref>。” 可见戈在古代是非常普及的兵器。 《周礼·夏官·司兵》中载有“车之五兵”,[[郑玄]]注释指五兵为戈、[[殳]]、[[戟]]、酋矛、夷矛。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所驾驭的[[战车]]中通常有三人,中央者名为“御者”,负责驾驶战车;左侧者名“[[车左]]”,主要以弓矢为攻击手段;右侧者名“[[车右]]”,主要以戈矛作近距离白刃战,戈是守卫战车者经常使用的兵器。 ==词义== 戈后来成为了借代兵器的泛用常称,《说文解字》中“武”字的定义就是“止戈为武”。戈常与其他武器并称组词,如“戈矛”、“戈戟”、“戈殳”、“戈矢”、“戈甲”等。由于戈是较普及的兵器,因此亦被广义地延展出兵革、战争的意义,如“干戈”、“兵戈”;[[兵士]]手执兵器者泛称为“执戈”、“荷戈”;将兵阵前背反者称“倒戈”;“枕戈待旦”形容军人以戈为随身兵器<ref>[http://www.ruiwen.com/zuowen/ciyu/1067402.html 形容兵器的四字词语],瑞文网,2018-3-19</ref>,即使连休息都以戈为枕的备战状态;“投戈释甲”则指[[军队]]投降。 另外,戈姓亦为中国[[姓氏]]之一;戈部亦是中文[[部首]]之一。 ==视频== ===<center> 戈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纪录片《古兵器大揭秘:战车·戈》 </center> <center>{{#iDisplay:e0370ul2vaz|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返回「
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