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15.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慕容宝 的原始碼
←
慕容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慕容宝 | 图像 = [[File:Mrb.jpg|缩略图|center|[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85%95%E5%AE%B9%E5%AE%9D&step_word=&hs=0&pn=0&spn=0&di=803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516678684%2C286974853&os=1504799401%2C2253641709&simid=4236004863%2C529673106&adpicid=0&lpn=0&ln=172&fr=&fmq=157611905399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a2.att.hudong.com%2F81%2F91%2F01300000194281121783916391706_s.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kwthj_z%26e3Bv54AzdH3Foth15vAzdH3FfrAzdH3Fq6AzdH3Fitfp56yAzdH3Fej6ft5g_z%26e3B15%3Fej6%3D88%26itft1jg%3DRBAsxZQi3jgvDjAE%2CGDH%2C1fDQ&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gou.com/v41992835.htm?ch=ww.wap.best.chain 来自搜狗]]] | 出生日期 = 355年—398年 | 出生地点 = 信都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骠骑大将军 }} '''慕容宝''' 燕惠愍帝慕容宝(355年—398年),字道佑,小字库勾 ,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后燕第二位皇帝,燕成武帝慕容垂第四子,母为成昭皇后段氏。 少无大志,柔而不断。初仕前秦,拜太子洗马、万年县令,迁陵江将军。慕容垂建立后燕后,册立为太子。磨练品行,崇尚儒学。慕容垂死后,即位为帝,年号永康。长子长乐王慕容盛,深具谋略。慕容宝南伐时,几为段速骨所俘,全赖慕容盛救以脱身。然而,慕容盛始终不受重用。 永康三年(398年),被尚书兰汗迎入龙城,遇害,字追谥惠愍皇帝,庙号烈宗。 ==人物简介== '''早年经历''' 慕容宝,字道佑,小字库勾 ,元玺四年(355年)生于信都 ,是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第四子,母成昭皇后段氏(先段后)。慕容宝年轻时言而无信,缺乏志向和操行,喜好别人奉迎自己。公元369年,慕容宝随父亲慕容垂等人自前燕逃亡至前秦,在前秦国主苻坚在位时,曾任太子洗马、万年令。苻坚发动淮水、淝水之战,任用慕容宝为陵江将军。 后燕元年(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后立慕容宝为太子。慕容宝的继母成哀皇后段元妃(即后段后,成昭皇后的堂妹)对慕容垂说:“太子姿质雍容,优柔寡断,在太平盛世是个仁明的君主,在危难之时却非济世的雄杰,陛下把大业交给他,小妾就看不到子孙后代昌大。辽西王慕容农和高阳王慕容隆是陛下儿子中贤明的,应该选择一个立为太子。赵王慕容麟奸诈负气,常有轻侮太子的心理,陛下一旦辞世,一定会有灾难出现。这是陛下的家事,应该深入考虑。”慕容垂不采纳。慕容宝和慕容麟听到这番话,都很痛恨她。后来段元妃又说起这番话,慕容垂说:“你想让我做晋献公吗?”段元妃哭着退出来。 慕容宝被立太子以后,磨练自己的品行,崇尚儒学,善于谈论,擅长写文章,降低身份去讨好慕容垂身边的近臣,以便得到好名声,慕容垂的朝臣一致称赞他,慕容垂也认为他能够继承家业,认为他贤能。 '''继位杀母''' 建兴十一年(396年),慕容垂去世,同年慕容宝继位,在境内赦免罪犯,改元永康。任用太尉库辱官伟当太师、左光禄大夫,段崇为太保,其余人各授不同官职。遵照慕容垂的遗令,检查户口,将军营遣散,分配给各郡县,确定士族原先的出身,明确他们的官仪,而法律严峻政令苛刻,朝廷上下人心各异,百姓中十家就有九家想反对他。 慕容宝一继位后,就派遣卫将军、赵王慕容麟逼继母成哀皇后段元妃说,你经常在先皇(慕容垂)面前说主上(慕容宝)不能嗣守大统,并扬言段元妃如果不死,慕容宝就将诛杀段氏家族。段元妃怒骂慕容宝逼杀继母,肯定也不能保守社稷,然后自杀。 '''另立太子''' 当初,慕容垂因慕容宝未确立嗣子,经常忧虑这件事。慕容宝庶子清河公慕容会多才多艺,有雄才大略,慕容垂很器重他。慕容宝出兵北伐时,便派慕容会代他掌管东宫之事,总录朝政、待遇和太子一样,因此可以看出已确定的意图。慕容垂去讨伐北魏,因龙城是旧都,宗庙所在地,又派遣慕容会镇守幽州,将防守东北的重任交给他,精心选派下属官吏辅佐他,以提高他的威望。慕容垂临终时留下遗令,让慕容会当太子。而慕容宝则宠爱小儿子濮阳公慕容策,立太子的意图不在慕容会身上。慕容宝的长子长乐公慕容盛自以为他和慕容会是同父所生而又比慕容会年长,以慕容会先于自己为耻,于是极力称赞慕容策适合当太子,而诽谤慕容会。慕容宝知道后非常高兴,就询问赵王[[慕容麟]]、高阳王[[慕容隆]],征求他们的意见,慕容麟等人都奉承慕容宝的旨意,赞成慕容策当太子。慕容宝于是与慕容麟等人定下计策,策封慕容策的生母为皇后,慕容策为皇太子,慕容盛、慕容会晋升为王。 '''被杀身亡''' 永康三年(398年),慕容德派侍郎李延劝说慕容宝向南进兵,慕容宝非常高兴。慕容盛恳切地向他进谏说,我军将士都很疲乏,魏军才平定中原不久,我军应当养精蓄锐,观察他们的变故,等待以后的时机。慕容宝准备听从李延的建议。抚军慕舆腾进谏说:“现在大军已经聚集,应当利用刚刚平定的机会以完成进取的功业。人可以命令他服从,却难以与他们谋划创业大计,只有圣上单独决定,不应到处征求意见,以致沮丧军机大事。”慕容宝说:“我的计谋已经决定,再有劝阻的,就杀了他!”慕容宝从龙城发兵,任用慕舆腾担任前军大司马,慕容农带领中军,慕容宝率领后军,步兵骑兵共三万人,临时驻扎在乙连。长上段速骨、宋赤眉因为士兵们害怕打仗,就杀了司空、乐浪王慕容宙,强立高阳王慕容崇为帝。慕容宝单人独马逃到慕容农那里,带兵讨伐段速骨。士兵们都害怕征战、叛乱,纷纷扔掉兵器逃走。慕舆腾的部下也溃散了,于是,慕容宝、慕容农催马奔逃,回到龙城。慕容宝的部下兰汗秘密与段速骨串通,段速骨率军攻打龙城,慕容农被兰汗所欺骗,暗地出城到段速骨营中,被段速骨杀死。士兵们全都逃散,慕容宝和慕容盛、慕舆腾等人向南逃去。兰汗拥立太子慕容策继承帝位,派遣使者迎接慕容宝,到了蓟城。慕容宝想继续北上回龙城,慕容盛等人都认为兰汗的忠诚还不知道真假,而你一人返回,如果兰汗果然有二心,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慕容宝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于是从蓟城向南走。到了黎阳,听说慕容德自称皇帝,感到害怕,又退回来。于是他派遣慕舆腾到钜鹿去招集失散的士兵,慕容盛到冀州去结交豪杰,段仪、段温到内黄去招收旧部,大家都响应,愿意会合,按约定的时间聚集。恰巧兰汗派左将军苏超迎接慕容宝,慕容宝认为兰汗是慕容垂的小舅,慕容盛是兰汗的女婿,必定对自己忠诚没有二心,于是就回到龙城。兰汗将慕容宝引入城外的旅舍,将其杀害,时年四十四岁。慕容盛继位后,给慕容宝上谥号为惠愍皇帝,庙号烈宗(一作烈祖 )。 ==历史评价== 段元妃:“太子姿质雍容,柔而不断,承平则为仁明之主,处难则非济世之雄” 房玄龄等《晋书》:①“宝以浮誉获升,峻文御俗,萧墙内愤,勍敌外陵,虽毒不被物而恶足自剿。盛则孝友冥符,文武不坠,韬光而夷仇贼,罪己而逊高危,翩翩然浊世之佳虏矣。”; ②“宝心生乱,盛清家难。”; ③“少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 ④“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 《十六国春秋》:“少轻果,无志操,好人从己。” [[Category:五胡十六国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慕容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