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恆春神社 的原始碼
←
恆春神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恆春神社'''<br><img src="https://d.share.photo.xuite.net/richard.tw/1df7754/7511134/284472822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取自於臺灣舊照片資料庫的恆春社舊照片<br>[https://blog.xuite.net/richard.tw/twblog/108266814 圖片來自隨意窩日誌]</small> |} '''恆春神社'''設立於[[昭和]]17年(西元1942年),為[[台灣日治時期]]位於[[高雄州]][[恆春郡]][[恆春街]][[網紗]]的[[神社]]。神社原址現已改為自來水[[加壓站]] 。日治時期的高雄州恆春郡包括[[恆春街]]、[[車城庄]]、[[滿州庄]]、未設置街庄的[[蕃地]](今[[牡丹鄉]])。 == 神社介紹 == 恆春地區最早的神社為昭和8年(西元1933年)設立的「[[恆春社]]」,位於[[恆春城]]外的[[丘陵]],為恆春郡下官民祭拜的神社,祭祀神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每年例祭日為4月28日。 恆春神社於昭和16年(西元1941年)1月23日經[[臺灣總督府]]許可設立。昭和16年(西元1941年)6月25日舉行[[上棟祭]],昭和17年(西元1942年)5月11日舉行[[鎮座祭]]啟用,[[社格]]為[[無格社]],祭祀神同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開拓三神,例祭日亦同。恆春神社[[社境]]面積為15,534坪,神社配置有[[本殿]]、[[幣殿]]、[[神饌所]]、[[拜殿]]、[[神門]]、[[手水舍]]、[[社務所]]。 恆春社之後被恆春神社所取代,恆春社詳細原址不詳,只知與恆春神社同在今日之[[網紗里]]境內。 二戰後,恆春神社被拆除,現僅存[[參道]]殘跡<ref>[http://ptdoc.aeweb.com.tw/article-detail.asp?item=12&doc_id=11902 恆春神社遺址 蘊藏珍貴歷史],屏東縣數位機會中心,</ref>,一對[[狛犬]]現在位於恆春[[天后宮]]。 == 社掌 == 恆春神社社掌係由[[潮州神社]][[社司]]兼任。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恆春神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