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226.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德勒斯登戰役 的原始碼
←
德勒斯登戰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德勒斯登戰役<br>Battle of Maxen</p> |- |<center><img src="http://2.bp.blogspot.com/-mMj_GUvkwvg/Vd-wG9Xbc6I/AAAAAAAAHkk/vcw4KmXetAI/s1600/Battle_of_dresden.jpg" width="280" ></center><small>[http://2.bp.blogspot.com/-mMj_GUvkwvg/Vd-wG9Xbc6I/AAAAAAAAHkk/vcw4KmXetAI/s1600/Battle_of_dresden.jpg 圖片來源 Immer Vorwärts!] <br> '''名稱''' 德勒斯登戰役 '''日期''' 1813年8月26日-8月27日 '''地點''' [[德國]][[德勒斯登]]及[[薩克森]] '''參戰國家''' [[法國]] \ [[奧地利帝國]]、[[普魯士王國]]<ref>[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Prussia Prussia | History, Maps, Flag, & Definition | Britannica]</ref>、[[俄羅斯帝國]]<ref>[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ntity/m0cdbq?hl=zh-TW 俄羅斯帝國— Google Arts & Culture]</ref> '''參戰兵力''' 135000 \ 214000 '''結果''' 普魯士的軍隊投降</small> |} </div> '''德勒斯登戰役'''發生於1813年8月26日-8月27日於[[德國]][[德勒斯登]]附近。結果在拿破崙帶領下,法國擊敗第六次反法同盟的普俄奧聯軍。然而拿破崙卻沒有贏的徹底,造成日後戰鬥的艱辛;幾天後,側翼軍團被圍被迫投降後,雙方又發生了庫爾姆戰役。 ==背景== 8月16日,[[拿破崙]]已經派出元帥聖西爾的軍團在德勒斯登修築堡壘,以提供他迂迴[[反法同盟]]軍隊時,有基地使用。在敵軍會合之前,拿破崙計畫去攻擊他們的補給線,並徹底擊敗他們。他擁有三十萬人的軍隊可對抗聯軍的四十五萬人。但是盟軍避開了拿破崙的主力軍,轉而攻擊他下屬指揮的軍團。在盟軍的特拉成堡計畫中,8月23日於柏林南側爆發大貝倫戰役,曾是法國的元帥,也是拿破崙的元帥之一的瑞典王儲[[卡爾十四世·約翰]]擊敗他以前的同僚烏迪諾元帥,緊接著在8月26日,普魯士元帥布呂歇爾在卡茲巴赫戰役擊敗了元帥麥克唐納。 ==戰局== 在[[卡茲巴區戰役]]爆發的同一天,聯軍的施瓦岑貝格元帥率領超過200,000人的[[波西米亞]]的奧地利軍(包括奧皇、俄國沙皇及普魯士國王)進攻聖西爾。但是拿破崙出其不意地並迅速抵達戰場和增強防禦這波攻擊。儘管數量上處於2:1的劣勢,拿破崙還是於第二天(8月27日)轉向攻擊聯軍的左側並贏得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勝利 ,但他的軍隊卻並未徹底圍困敵軍,最後讓施瓦岑貝格逃走。聯軍大約損失38,000人和40門火砲,而法國則大約10,000人傷亡。一些拿破崙的著名軍官描述他「儘管在戰鬥的期間暴露在猛烈陰冷的雨當中,依舊勇猛地指揮著法軍」。先前被拿破崙放逐到[[美國]],而後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讓·維克多·莫羅元帥於此役中重傷,9月2日逝世。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歐洲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德勒斯登戰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