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28.7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徧融塔院 的原始碼
←
徧融塔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徧融塔院'''<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6/78c/nBnauM3XwYzM5IDOwIjNzEjMxUTM4QjN0IjMzQTNwAzMwIzLyY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A1%94%E9%99%A2 圖片來自easyatm]</small> |} '''徧融塔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南部,是[[明朝]]高僧[[徧融]](徧融真圆)的塔院。现已无存,仅存地名“塔院”。 ==简介== 徧融塔院位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土城]]外,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徧融是[[明朝]][[汉传佛教]][[华严宗]]的高僧,曾在大护国千佛寺([[清朝]]改称[[拈花寺]])驻锡,圆寂后安葬在徧融塔院的遗骨塔内。 《北京图书馆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五十八册收录[[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赵志皋]]撰《大护国千佛寺徧融大师塔院碑记》。碑文为: (碑阳): 大护国千佛寺徧融大师塔院碑记 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大学士知制诰经筵日讲正史总裁[[兰溪县|古婺]][[赵志皐]]撰。 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临淮侯奉敕总督京营戎政守备南京提督大工管理禁兵内直侍经筵官掌两京中左军都督府事[[盱眙]][[李言恭]]书丹并篆盖。 盖闻神足之履,大虚辩舌之悬河海,三昧示生,四依出现,蕲之末世,蔑无所闻言惧,夫化人之宗,几乎尽矣。幸有默湛性海,力遡真源,握揽玄机,挽回流品,以致徧融大师是其人也。大师讳真圆,徧融其字也,生西蜀营山,为鲜氏子。幼而超异,习慕空宗。长而事亲,力全子职,及恃怙俱亡,年滨世载。遂弃其家即莹华山,礼可和尚,薙染受具。久之,谢师曰:既已出家,敢辞行脚,一钵万方,片云千里。次往洪州,葺马祖庵,掩关数载。未几舍去入京都,栖迟于[[瑞应寺 (北京)|龙华寺]],会通公讲法于众,皆得悟言于上足。融通三昧,了达十玄,叹曰:更何法矣,从吾所之。复隐于匡庐深处,搜奇览胜,茹木饮泉,人所不堪,已为常也。每随众起居,了无崖岸。忽值岁□赋芧等于狙公荷担,同于樵子斧斤,以时入山林,胼胝以冐霜雪,慨有良材沦于爨下,可枘可杈,堪杖堪柄者,拔而出之,削而成之,束之湿中,鬻之市上,口不论直,随与即行,得者异之,或东或西无定售。居山既久,德名日溢一日,即焚居室,以谢山灵而去。无几,复来都城[[柏林寺]]检阅大藏,一衲一龛,胁不至席,九年于斯,面壁少林,不是过也。须臾又徙入[[法通寺 (北京)|法通寺]]苦行如前,尝在[[杲日寺]]讲华严,苦言警众,定水生波,日蔽浮云,身遭宪纲,虽囹圄系闭,惟正念翛然。神龙翊运,佛日重光。大学士[[赵公祯]]吉,疏请得兑,复于谷积山块然端坐。[[御马监]]太监杨公讳用,常游师之门,入师之室,先为敷座献花,执弟子礼。恭逢[[慈圣皇太后|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根蟠仙李叶茂金枝,化洽生灵,道光尘劫,赐金百镒,范像千身,[[拈花寺|千佛寺]]者所由建也。寺成,即请师居之,赐紫衣、法具、旛花、珍供,仍于[[万历]]十一年遣太监姜绶、陈儒,赉白金七十八镒,于[[德胜门]]土城关外鹰房村,置地四顷八十七亩有奇,于中建立普同大塔一座,内列八十一龛,其中一以藏师全身舍利,其馀者俟继师道者居之。塔前建普光明殿、天王、山门、方丈,左右角楼钟鼓楼,伽蓝、祖师殿、配殿、厨库、茶疗,计百有馀楹。其殿堂中各造渗金佛像、花旙、供器、什物俱全,盖杨公百画而成,功可嘉也,德可纪也。师生于弘治癸亥六月十四日,灭度于万历甲申九月九日。前三日示疾,默然坐无言,至九日告众曰:生死寻常,惟戒力熏修者得大自在。我既去矣,尔等勉旃,遂称佛名面西而逝,世寿八十有三,僧腊六十有四。时来顺往,虚有妙无,离色离空,含芳含润,庶几洒禅,苑之清风,豁然天之正眼,数百年来一人而已。余往三接其律仪,今也思见其人,不要得矣,良可悲夫。适度门诲公状其事,余因而记之以示来劫-{云}-。铭曰: 尔从何来,峨嵋起迹。因以成行,智缘果识。明悟化成,瑞邪径辟。万壑争流,孤柱砥立。法尚应舍,涣焉无积。依止孰归,度门圆极。 时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岁佛诞日立石。 (碑阴): 千佛寺华严宗派:真觉法界、事理镕融、香水海刹、广佛华严、大方玄旨、体混虚空、遍穷莲藏、含摄巨思、用果圆极、妙相重通。 灯 宗派枝流续焰善财童子南中 大明[[孝安皇后|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大明[[慈圣皇太后|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 中宫皇后王、皇贵妃郑、容妃韩、惠妃马、端妃周、奇妃叶、未封李。 勤侍夫人彭。 本寺田地四界至:置买地肆顷捌拾柒亩玖分。东至大石桥头,南至□□□,西至十字大道,北至十字大道。 [[乾清宫]]管事提督两司房[[御马监]]太监高□。 [[乾清宫]]等各衙门太监等官:姚定、陈忠、李钦、张舟、赵真、崔才、郭栋、房禄、岳大用、张安、屈成、华钦、王朝、温进、李永、陈钦、张清、张宦、王孝、张进、张和、高腾、黄大用、王永、王官、刘纲、乐暹、刘宝、赵朝、刘成(以下略)。 1950年代初,徧融及其弟子的遗骨塔尚存在。[[大跃进]]时期,塔院的僧人还俗,加入[[东升地区|东升人民公社]],组成塔院农业生产队。此后将塔推倒,辟为农田,种植水稻、蔬菜。 1973年,北京电视机厂([[牡丹电子集团]]的前身)成立,在塔院菜地上建成厂房,年产30万台牡丹牌彩色电视机。1990年,政府在该厂东侧兴建居民小区,命名为“牡丹园”(其名源自牡丹牌彩色电视机)。2008年通车的[[北京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即由牡丹园得名。 如今,塔院作为地名,大致指[[花园北路 (北京)|花园北路]]以南,[[北土城西路]]以北,[[花园东路 (北京)|花园东路]]以西,[[学院路 (北京)|学院路]]以东,属于[[花园路街道 (北京市)|花园路街道]]辖区。该区域内有塔院东街、塔院西街。1980年代前,这里仅有[[西单商场]]等单位的住宅区。1980年代到1990年代,塔院西部、[[小月河]]北岸陆续建起塔院小区,分为塔院迎春园、塔院消夏园、塔院朗秋园、塔院晴冬园,位于塔院东街、塔院西街之间,后来成为塔院社区。塔院南部、小月河南岸地区是1985年建成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小月河也是1985年改经此处。塔院东部即1990年兴建的牡丹园居民小区(后来逐渐形成地名“牡丹园”)。由于该区域逐渐被居民小区占据,原在此处的塔院村向东北方向的[[健翔桥]]迁移。 21世纪初,位于[[健翔桥]]西北的塔院村隶属[[海淀区]][[东升地区]]。 塔院一带的塔院社区、西单商场社区等社区均隶属[[花园路街道 (北京市)|花园路街道]]。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統稱為'''廟宇'''<ref>{{cite web|title=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url=https://cabu.kcg.gov.tw/Web/FileDownLoad/FileUpload/20160111175017411680.pdf|website=高雄市政府民政局|access-date=2018-04-07|archive-date=2020-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28062933/https://cabu.kcg.gov.tw/Web/FileDownLoad/FileUpload/20160111175017411680.pdf|dead-url=no}}</ref>。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家廟|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这些家庙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庙]]與[[明堂]]则合稱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 (建築物)|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 (道路)|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廟宇林|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 (道教)|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信仰|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仔|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 (宗教)|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 (消歧義)|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庙]]、[[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廟|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 (神道)|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場所稱為「[[御嶽 (琉球)|御嶽]]」,其中一些屬於寺廟形式。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徧融塔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