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88.2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得饶人处且饶人 的原始碼
←
得饶人处且饶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得饶人处且饶人 '''<b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23%2F723006f0p00qaseih00g2c000mr00f9m.pn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FDBHCCE7054192X4.html 圖片來自 网易 ]</small> |} '''得饶人处且饶人'''(dé ráo rén chù qiě ráo rén),成语,出自《唾玉集·常谈出处》,指要宽容、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还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词语释义== 指要宽容、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还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相关出处== 《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示例介绍== ~,得将就的就省事吧。(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附:据宋·姚宽[[《西溪丛语》]]记载: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数年后,叟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道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译: 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另:“烂柯”应指围棋。(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引用此典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ref>[https://baike.sogou.com/v63317.htm?fromTitle=%E5%BE%97%E9%A5%B6%E4%BA%BA%E5%A4%84%E4%B8%94%E9%A5%B6%E4%BA%BA 搜狗百科]</ref>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实际上如果追根溯源可以发现,这句话实际上出自打油诗[[《唾玉集》]]:“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这句话听起来是很通俗简单,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对他人宽容宽厚。人与人之间就像很多错综复杂的线条,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互相之间就会有交集,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给他人留下个好印象。 事实上,对他人宽容大度其实就是对自己宽厚大度,是对自己有益的事儿,假如一个人在平时生活中总是斤斤计较、咄咄逼人或者很喜欢记仇,试问有谁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自然而然这种人的人际圈子就会十分狭小,同时这种人也会活得很辛苦。 当别人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选择原谅,既给了他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又让我们自己心胸更宽广,展现出自己更善良的一面。避免为人处事计较太多,最后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所以要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 古人曾经说过:[[冤冤相报何时了]],对于一个本性善良的人而言,做错的事情如果不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最后会自暴自弃甚至会误入歧途。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通过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世间万物有因必有果,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虽然蕴含着很深的道理,但是任何事情也不是绝对的。要看“饶”过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品,如果是[[唯利是图]]的小人,不值得去关心和选择原谅。“[[以德报怨]]”只会助长他人的恶习,对社会对他人也是一种伤害。<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63118692&ver=4043&signature=fEfpdDm4VUg9qzfnSUWRtP0mRc-5P*S-RcnEH88lMijG6HpSlrvaLfXd6hYdwp86sxT2pvsMGcT6zyzpHifgI-Wjvs2j7x8IkBQ5W3nxZ9TSy*evOzyvDshauF9BggYT&new=1 微信]</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540 社會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得饶人处且饶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