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187.2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彼得前书 的原始碼
←
彼得前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7CEEB" align= center| '''<big>彼得前书</big>''' |- |<center><img src= https://book.endao.co/hk/image/cache/data/product_t/cover_and_back/small/v18a_s_t-1200x1200.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endao.co/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100 来自 恩道书坊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7CEEB"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彼得前书 '''希腊语:'''ΠΕΤΡΟΥ Α΄ '''出 处:'''《圣经》新约 '''作 者:'''彼得 |} '''《彼得前书》'''是《[[圣经]]》新约的一卷书,本卷书共5章。记载勉励了[[信徒]]要以属天永恒的眼光看待地上的生活,并且为那些即将在异教风行的社会中受到火炼般试验的信徒提供实际指导。<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070410/ 彼得前书],哔哩哔哩网</ref> ==书卷背景== 随着早期的[[基督徒]]四处传扬[[上帝]]的美德,宣扬工作大为兴旺而扩展到整个[[罗马帝国]],然而,这群热心的基督徒却引起了别人对他们的误解。由于他们的宗教起源于耶路撒冷, 且在犹太人当中兴起, 有些人便将他们与那些热衷政治、对[[罗马]]的统治大感不满的犹太狂热分子混为一谈。后者经常给当地的官员制造许多麻烦。此外,基督徒因为拒绝献祭给罗马皇帝,也不肯参与异教的崇拜仪式,以致与众不同。他们因此大受抨击, 为信仰屡次经历试炼。就在这个适当的时刻,[[彼得]]在[上帝]]感示之下写了他的第一封书信, 鼓励基督徒要站立得稳,并指示他们在当时的[[凯撒]]和[[尼禄]]治下如何行事为人。鉴于不久之后迫害的风暴即将刮起,这封信证明十分切合时宜。 信中的语气透露当时的基督徒正经历来自[[异教徒]]或没有归信基督教的[[犹太人]]的试炼,但尼禄在公元64年策动的迫害浪潮却尚未展开。这显示彼得于迫害发生前完成该书的写作,极可能在公元62年─64年间。当时[[马可]]仍与[[彼得]]在一起,这件事实加强了以上结论的可信性。 [[保罗]]于]]罗马[初次被囚时(约公元59年-61年),马可和保罗在一起,当时马可正准备前往小亚细亚去。保罗第二次被囚时(约公元65年),马可正打算前往罗马与他会合。在这两段时期之间, 马可有机会与彼得一起在[[巴比伦]]。 写作地点:罗马。据彼得在信中表示,这封信是在巴比伦写成的。但其实早在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就被波斯人消灭。“巴比伦”是新约时代使徒用来称呼罗马的代号。 ==书卷简介== ===简介=== 该书主要勉励信徒以属天永恒的眼光看待地上的生活,并且为那些即将在异教风行的社会中受到火炼般试验的信徒提供实际指导。彼得劝勉信徒竭力避免与政府发生不必要的对抗,要专心效法主耶稣的榜样,甘心情愿地为义忍受痛苦,保守自己尊贵的气节。 ===大纲=== 一:卷首问安 (1章:1-2节) 二:基督徒的救恩和盼望 (1章:3-12节) 三:基督徒应有的新生活 圣洁的生活 (1章:13-21节) 弟兄相爱的生活 (1章:22-25节) 长进和事奉的生活 (2章:1-10节) 四:基督徒与人相处应有的表现 好行为的重要性 (2章:11-12节) 当作好公民 (2章:13-17节) 当作好仆人,效主受苦 (2章:18-25节) 当作好妻子,好丈夫 (3章:1-7节) 与人相处之道 (3章:8-12节) 五:基督徒的受苦 为义受苦的表现和榜样 (3章:13节-4章:6节) 信徒当相爱,互相服待 (4章:7-11节) 不怕为作基督徒而受苦 (4章:12-19节) 六:教会内长幼之责与抵受苦难之法 (5章:1-10节) 七:结语 (5章:12-14节) ==作者== 彼得,原名[[西门]],本为渔夫,后来蒙主呼召作得人的渔夫,并获赐新名,希伯来文为“矶法”翻为希腊文即“Κηφας” (Kêphas - 彼得),就是“磐石”的意思。在十二使徒中,彼得是最接近主的三个使徒之一。当耶稣被捕受审时,彼得曾三次不认主,但在耶稣复活升天圣灵降临之后,彼得成为教会的领袖,“受割礼之人的使徒”。据教会传说,使徒彼得在尼禄皇帝逼害教会时,与保罗同于罗马殉道,但圣经并没有明确地提到这一点。据彼得自己表示,这封信是在巴比伦写成的。 彼得是书信的执笔者,这件事在信的起头已经确立了。此外,伊里奈乌斯、亚历山大的克雷芒、奥利金及德尔图良均曾引用过这封书信,他们都称彼得为该书的执笔者。彼得前书的真确性与其他受上帝感示的书信一样获得充分证据的支持。优西比乌斯说,教会的长老时常引用这封书信;在他的时代(约公元260-342年),没有人对这本书的真确性提出质疑。公元第二世纪初期的[[依纳爵]]、[[赫尔梅斯]](Hermas)和[[巴拿巴]](Barnabas)也提及过这封书信。彼得前书与圣经其它部分协调一致,信中向“分散在[[本都]]、[[加拉太]] [[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小亚细亚的各地区)寄居的”犹太籍和非犹太籍基督徒提出一项有力的信息。——彼前1:1 ==书卷影响== 本书旨在勉励信徒在患难中持守信心,站立不移(5:11-12),基督徒是圣洁的、在世上寄居的,因此信徒的盼望不在世上,是在天上,应看轻世上的苦难。书中提及“受苦”不下十六次,其中七次记述基督的受苦,借此提醒读者:苦难是在所难免的事,信徒当效法主的榜样,忍受冤屈,专仰望 神。书中另一主题是“盼望”,知道当主再来时可与基督同享永远荣耀(4:13)。由于这盼望不是源出信徒本身,本书又强调 神的“真恩”(5:12),以此形容基督徒信仰的特质。全书充满作者的嘱咐,勉励读者存敬畏神的心,品行端正,一心为善。 <center> ===彼得前书 1:1~12) === {{#iDisplay: w01971rkx4b |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 241 聖經]] [[Category: 240 基督教總論]] [[Category: 243 教義文獻]]
返回「
彼得前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