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95.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彬县大佛寺石窟 的原始碼
←
彬县大佛寺石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彬县大佛寺石窟</big> ''' |- |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彬县大佛寺石窟 地理位置;陕西省咸阳市彬县 建筑年代;南北朝-宋 文保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世界文化遗产 主要景点;大佛窟,千佛洞,丈八佛窟 开放时间;08:00-18:00 门票价格;旺季:35元/人,淡季:20元/人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陕西省咸阳市 建议游玩时长;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 '''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西十千米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是陕西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 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寺内有446处佛龛,1980余尊精美造像,是盛唐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其唐代大佛为关中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1988年01月,大佛寺石窟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0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佛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那场惨烈的浅水原之战以后,李世民命人在彬州清凉山上雕刻大佛,以此纪念和哀悼那些战死的英灵,以安慰生者,同时起到弘扬佛法的作用。石窟建成后取名“应福寺”。北宋仁宗皇帝为养母刘太后举国庆寿时,改名“庆寿寺”。一般因窟内佛像高大雄伟,俗称大佛寺,从明代一直沿用至今。 ==地理位置== 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城西10 千米处的城关镇(原属水帘乡)大佛寺村,南依青翠巍峨的清凉山,北傍蜿蜒东流的泾河水。东侧紧邻大佛寺村,北临312国道。距离[[咸阳]]120千米,西安150千米。 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9′32.4″,北纬:35°04′24.4″,海拔:833m-838m。 ==历史沿革== 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丈八佛窟是大佛寺年代最早的佛窟,依崖雕凿一佛二菩萨,典型的"石胎泥塑"造像,立佛具有明显的北周特征,显示该窟开凿于[[南北朝]]时期。 大佛窟主佛[[阿弥陀佛]]背光左下方伎乐天侧旁纪年题刻为:"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这是大佛窟内留给世人关于该造像的唯一信息。依大佛窟巨大的工程量,许多研究者认为,凿就该石窟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自[[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上推10年,是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在豳州发生了著名的"浅水塬大战", 号称"西秦霸王"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占据陇西,频频袭扰豳州,威逼长安。唐高祖[[李渊]]为解榻侧之患,遂遣秦王[[李世民]]率军西进与薛氏决战。经几番交手胜负互易,终于武德元年岁尾在浅水塬(今长武北)将薛军聚歼,大唐西患就此平息。 这是一场双方损失惨重的大战。所以,战后为纪念阵亡将士及超度亡灵而建造石窟。 从形制来看,大佛寺主窟大佛洞继承了公元4、5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早期时,[[新疆]][[克孜尔]]石窟马蹄形平面并主像身后两下侧凿出礼拜隧道的做法。从结构来看,大佛窟顶部采用了敦煌莫高窟中最为流行的仿木构房屋的横向人字披形式。从雕刻手法来看,大佛身后的背光雕刻,显示出北朝时代的佛教艺术传统。 [[罗汉]]洞西洞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是盛唐开始流行的一铺九尊造像。 千佛洞从造像龛间的一些铭文题记来看,大部分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作品。洞内最重要的一方题记位于中心柱正壁弥勒造像龛左下方,对推断大佛窟造像极具参考价值,是大佛窟系"浅水塬大战"后[[李世民]]为超度阵亡将士而建的又一佐证。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唐代"会昌法难"致使大佛寺石窟中大多数造像的头部被毁,让后人颇感遗憾。 ==主要景点== 彬县大佛寺石窟依山凿窟,雕石成像,共130多个石窟,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约400米长的立体崖面上。共有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佛洞)、[[丈八佛]]窟、[[僧房]]窟五部分。 东部87窟称之为"东窟";中部12窟称之为"中崖",即"明镜台";西部8窟称之为"西崖"。东崖和中崖洞窟比较密集。开凿较早、规模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大佛窟"。其次,是"千佛洞"和"罗汉洞",大约开凿于[[唐高宗]]执政时期。 ===大佛窟===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大佛寺最大的洞窟,方向为北偏东15度,洞窟内平面近似半圆形,其中有70个龛1001尊造像。平面近似凸字型,横宽34米,进深18米,高24米。洞窟上部的总体构造为穹窿型。 窟内的主尊大佛[[阿弥陀佛]]倚崖居中,巍然端坐,高20米,头高5.2米,肩宽13米、手高4.5米,手指高2米,指甲盖0.5米。宝石蓝螺髻护顶,秀眉慈目,两耳垂肩,金面方脸,慈祥威严;左手着膝,右手端举,掌心向外,无名指微微前屈,结施无畏法印,表示了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披衣袒胸,腰系佩带,趺坐于莲花台上,整个造形肃穆端庄,雄伟传神。 在大佛背光的左下侧,刻着"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铭文,由此判断该石窟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侍立大佛两侧的是两尊胁侍[[菩萨]],西侧为[[观世音菩萨]],东侧为[[大势至菩萨]]。均高17.6米,头戴宝冠,身着华丽璎珞,下系羊肠大裙,神态俊雅恬静。<ref>[http://sn.ifeng.com/ 彬县大佛寺 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第一站 ] ,凤凰网 . 2015-07-28 </ref> 大佛头像后有2道圆形雕刻花边、上面有七佛环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飞天伎乐拱卫着弥勒佛宝阁,呈现出了一派西方[[极乐世界]]的欢乐景象,构成富丽祥和的背光。此外,窟内佛龛尚有造形各异的小造像400余座。此窟规模宏大,造像雄伟,雕刻精致,是古代造形艺术中的一大宝库。 大佛窟西壁有宋仲宏游庆寿寺诗云:"葡萄蔽野果连山…来游共记宣酥日,访右重寻正观年……",诗中之"宣酥日",即为"宣和日","正观年"即"贞观年"。此诗作于宋徽宗宣和辛丑年,说明大佛寺确实开凿于[[唐太宗]]贞观年间。 另外从开窟的形制、造像风格、题材内容、服饰特征分析,似为北朝晚期作品,说明唐最初开龛造像沿用了北周的模式。窟内的巨型一佛二菩萨的表面都经过后代重新塑做,而大佛背后的头光与背光还仍然保留着开窟时的雕刻内容与造型。 在大佛象征神圣的身后光环表面,刻着火焰纹、花卉和卷草纹图案,其中还穿插了众多的飞天伎乐和坐佛形象的浮雕,展现出一派佛国世界里和谐、欢快的气氛。这些背光间的小坐佛有着低平的肉髻、方圆的面庞,丰满而敦厚的身躯,也保留了很多北周以来的造像特征。 ===千佛洞=== 千佛洞位于大佛窟东侧,是一所平面近似于[[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由于窟内不太高,而中心柱又比较宽大,只有中心柱正面的几个大龛似乎有一些规划,而其它壁面的佛龛都是大小不一,杂乱无章的排列,是洞窟凿成后不断补刻的结果。 千佛洞共有造像696尊。从造像龛间的一些铭文题记来看,大部分应该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作品。佛龛的造像题材有单尊佛像、双尊佛像、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单尊的菩萨像和佛装的[[地藏菩萨]]像等。有的在佛、弟子、菩萨一组造像中还加入了天王和力士。 这些佛像共有的时代风格是:都具有鼓胸、细腰、宽胯、头身比例适度、身躯丰满健康的体形特征。这是集人体健和美于一身的造像艺术,是从北周的丰满型佛像发展而来的新型艺术。特别是有的立[[菩萨]]像,清晰的显现着女性般的优美身体轮廓,再加上向一旁扭动的胯部,如[[舞蹈]]动作般的风姿,完美地刻画出了菩萨的妩媚与婀娜。这是大唐盛世带来的积极向上精神在出世的佛教艺术中的体现,也是唐代典型的造像艺术风格。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罗汉洞=== 罗汉洞位于大佛窟西侧,由4个小石窟一字排列而成,有100多尊大小不等、高低各异的造像。内部可分为主室和东室,东室呈南北纵向的竖长方形,进深9米,宽1.65米。主室呈[[马蹄]]形状,进深6.5米,最宽处为6.3米。 主室的东部与东室相连接,这种形制和全国其他地区的石窟相比较,是特殊少见的,推测可能是一个未完成的窟。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身披通肩式大衣,双手施禅定印,高1.7米,石胎泥塑。主佛两边分别是[[弟子]]、[[菩萨]]、力士。引人注目的是文殊菩萨和天王塑像,文殊菩萨坐于雄狮背的莲花座上,神情悠然自如;二天王身穿铠甲、脚踩饿鬼,神气凛然。除此之外,窟内还有多尊呈站立姿态的佛或菩萨造像,高度在1-2米之间。 ===丈八佛窟=== 丈八佛窟又称"应福寺",位于大佛窟西200米处,沿山开凿的9孔小石窟散布在崖面上。 主窟为丈八佛窟,窟内有依山雕刻的一佛二菩萨站立像,主佛高8.2米,面部丰圆,右手施无畏印,左臂弯曲,身披通肩式袈裟。两边的胁侍菩萨身高6米,头戴花冠,上身袒露,下身着裙,饰有项圈璎珞,婀娜多姿,既显丰腴,又具窈窕之态。 在丈八佛窟的两侧,还有七处洞窟。内有造像多尊,为唐代不同时期的作品。造像的细微处已风化迷漫不清,但神韵依旧清晰。肃穆庄重俊美优雅。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典型的北周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特色。 ===僧房窟=== 位于千佛洞的东边,共有大小洞窟98所,层层叠叠,十分密集,窟内均无造像,也无题刻文字。 大多数洞窟呈方形,也有个别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有的洞窟里是一窟两室,有的是一窟四室。最小的窟两米见方,最大的长宽在10米左右。进入这些僧房窟群,犹如到一个十分神秘别致的空中迷宫。上下左右,或以竖井相通,或以石廊相连,或以崖面上凿出的石台阶相连。从一些窟外保存的榫眼和残留木桩看,许多洞窟之间历史上还以栈道形式相连。这种庞大而连贯的僧房窟群在全[[中国]]范围内的[[佛教]]石窟建筑中是极少见的。 ===护楼=== 护楼共5层,现存建筑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经清代扩建而成,高38米,起着保护大佛窟的重要作用。 护楼采用因山起刹,依窟造楼的原则,结构奇巧,气势恢宏。 护楼第一、二层用条砖"一顺一丁"平砌,坚固而宽阔,两边修有石阶可达平台。台基为方形,顶部为六角的攒尖式顶。底层东西长42米,南北宽14米,高9米,中间有砖砌甬洞可进出大佛窟,门楣上刻"觉路"二字。第二层长宽均较底层略小,正面有砖砌拱洞3个拱形门洞,正中门洞上刻"明镜台"3个字,3个门洞与大佛洞相通,可正面瞻仰大佛,昔为僧人参佛诵经之地。 自三层之上全部成为木构建筑,各层面阔与高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整体轮廓呈方锥状,每层辟有门窗,造有栏杆,拾级而上,可以登临眺望。第三层上建有献殿及楼台,近可俯视大佛雄姿,远可眺望山川风光;第四层上有小厅及楼台;最上一层为飞檐式六角楼顶,斗拱交错,檐牙高啄,中央高悬"庆寿寺"匾额。 ===题刻=== 据清末金石家叶昌炽在[[《邠州石室录》]]中载,大佛寺千佛洞、罗汉洞"有唐刻22通,宋刻64通,金刻1通,元刻15通。"除此而外,还有叶昌炽未及考察的唐刻1通,宋刻1通,明清题刻73通。 就时间而言:上迄唐代贞观二年(628)十一月十三日,下至清末。 就内容而言:唐代以简单记叙为主,多叙造像经过;宋代文字洗炼,多记登临盛况;元代文字也简,简述装像过程;明清篇幅较长,侧重描写古刹风光和抒发游历感触。 就书法而言:唐代多中楷工笔,字体稍小而工整;宋代多楷书,兼有[[行]]、[[隶]],字体较大;明清行书为主,字迹清楚;各代不乏佳作,尤以唐代功力最深。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文物保护== 1956年,[[陕西]]省拨款,彬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持修缮了大佛寺。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大佛寺石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1985年,国家投资24.3万元,维修、彩绘了大佛寺护楼。 1986-1987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补塑了大佛寺韦陀、[[伽蓝]]、[[仙姑圣]]像9尊,装裱了原有的明代细墨线佛教藏画45轴。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10月,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技术中心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局签订了维修大佛寺石窟危岩、裂隙、风化、剥落、渗水等病害的技术协定。这项耗资200余万元的维修工程,历经了三年完成。 1995年6月,陕西省文物局又投资9.2万元,为加固大佛窟窟顶打进了螺蚊钢锚杆125根,大势至菩萨顶部按进4米长锚杆3根,大佛颈部按入骑马巴丁26根。 2006年大佛寺石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佛寺石窟申遗工作正式启动。为了确保大佛寺石窟得到有效保护,提升其科技保护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大佛寺石窟保护管理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大佛寺石窟保护规划》和[[《大佛寺石窟综合信息监测及预警系统方案》]]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意见进行修改。 2008年彬县委托[[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对大佛寺明镜台加固工程进行勘察设计,2009年4月完成抢险加固方案,2009年9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大佛寺明镜台维修抢险加固工程方案,2012年4月该工程顺利通过验收。<ref>[https://news.artron.net/20140313/n578732.html 以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大佛寺石窟 ] , 中国彬县网 . 2014-12-10 </ref> 2013年在千佛洞、大佛窟等洞窟内设置了木栈道并安装冷色光源照明。同时24小时检测石窟内外环境,建设高标准的文物电子档案系统。在彬县政府部门的关注下,实施了312国道改道工程,减少国道离石窟过近对文物本体和环境的影响,建立了一道安全防洪大堤防止泾河水灾对石窟的破坏,同时为石窟提供了近700多亩的绿化用地。<ref>[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822/c387602-25519947.html 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佛教明珠--彬县大佛寺石窟 ] ,人民网 . 2015-07-28 </ref>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佛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f>[http://www.sach.gov.cn/art/2014/8/12/art_722_112329.html 陕西省政府通报表彰丝路申遗工作先进单位 ] ,国家文物局 . 2015-08-03 </ref> ==文物价值== 文化价值 大佛寺石窟历史悠久,它是陕西境内存世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现存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整个石窟内有开大窟造大像的大佛窟,有佛教信徒巡礼的千佛洞,有专门为坐禅而开凿的小型禅窟罗汉洞,也有提供给僧人生活起居和修行用的僧房窟,这些不同性质的洞窟相互搭配组合,构成了一个功能完整的崖中佛寺,这些洞窟展现了唐长安城及京畿地区的[[中国]]式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 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真实地反映了佛教文化经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原的辉煌硕果,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雕塑史、建筑艺术史,以及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陕西]]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石窟所在的泾河谷,连接了关中和陇右地区,形成了丝绸之路的东段主体框架。大佛在玄奘西行的第二年,即公元628年建成后,成为丝绸之路北道的地标,丝路商旅见到大佛,就知道长安近了,因此大佛寺与丝绸之路有密切的联系,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实物宝库。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宗教价值 大佛寺石窟是唐宋史、佛学史的真实写照。 大佛寺石窟是成规模、延续性地体现了唐代[[长安]]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不仅使人们可以了解到唐代政治中心长安地区佛教艺术对后期石窟寺造像的深远影响,而且从更宏观的视野揭示出长安地区佛教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大佛寺石窟始建的主要创意之源除了千万生灵的超度需要外,还来自丝绸之路所馈赠的佛教信仰。其造像设计理念与由此形成的[[印度]]、[[中亚]]、内地彼此过渡以及相互融合的艺术风格又成为[[丝绸之路]]文明交往的突出象征,实现了丝路传法与传法丝路的双重历史使命。<ref>[http://www.shx.chinanews.com/forum/news/2013/1230/101.html 以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大佛寺石窟 ] , 中国新闻网 . 2015-07-31</ref> ==历史评价== 1940年,[[周恩来]]、[[任弼时]]、[[邓颖超]]、[[蔡畅]]等老一辈革命家从[[苏联]]回国途经[[兰州]]经平凉返回西安时,参观了大佛寺,发出了"只有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感慨。 1988年,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参观了彬县大佛寺之后,赞誉这处石窟群为我们推想大唐长安的佛教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 [[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局长赞美大佛寺石窟造像"堪与巴黎圣母院媲美"。 ==轶闻传说== 彬县民间有个顺口溜:"邵州有个大佛寺,把天顶得咯吱吱"。流传着"丈八佛见大佛"的故事。 相传大佛的名声远扬,传到了[[甘肃]][[泾川]]县[[丈八佛]]的耳朵里,他很不服气,要与彬县大佛比试比试。丈八佛一见大佛,果然名不虚传,自己矮了多半截,只好甘拜下风。大佛请他参观了各处洞窟,还让他品尝当地的名产。[[丈八佛]]决心做大佛的侍从。以后便在石窟西边的"应福寺"坐禅,为了表示对佛的尊敬,丈八佛一直站着。 ==旅游信息==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关镇大佛寺村 门票:旺季3-11月,35元/人,淡季12-2月,20元/人 交通:1路,副1路,2路,3路<ref>[http://www.bxdfssk.com/show.asp?typeid=2&sortid=19&id=62 公交线路及价格情况 ] ,彬县大佛寺石窟管理处 . 2015-07-28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v0395g8lk7u|480|270|qq}} <center>彬县大佛寺石窟</center> {{#iDisplay:h0163uapeqm|480|270|qq}} <center>中国彬县大佛寺石窟艺术宣传片</center> {{#iDisplay:s0314io6mxf|480|270|qq}} <center>航拍红光山大佛寺大佛</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返回「
彬县大佛寺石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