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05.1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張大安 的原始碼
←
張大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50200014992522154821224453961_s.jpg |thumb|100% | 张大安[唐朝宰相]|來自 互动百科 [http://www.baike.com/wiki/%E5%BC%A0%E5%A4%A7%E5%AE%89 原圖鏈接]]] '''張大安'''({{bd|7世紀||684年|catIdx=Z}}),[[唐朝]]官員,[[唐高宗]]年間為[[宰相]]。 == 生平 == 張大安是[[張公謹]]的兒子。張大安本人生年不詳,至少有兩兄[[張大象]]、[[張大素]]。張大安的仕途記載比其父少。 張公謹是唐朝開國之君[[唐高祖]]之子和大將秦王[[李世民]](後為[[唐太宗]])的關鍵追隨者,在李世民與其兄皇太子[[李建成]]的對抗中支持李世民。<br>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害怕李建成準備要殺他,張公謹成為對李建成及支持李建成的其弟齊王[[李元吉]]實施先發制人攻擊的主要策劃者之一,於是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之後,二人的追隨者反攻,張公謹守衛秦王府邸。<br>[[貞觀]]六年(632年),張公謹卒,享年三十九,追封[[郯國公]],畫圖形于為太宗統治貢獻最大者而設的[[淩煙閣]]。 == 經歷 == [[儀鳳]]二年(677年)四月,他在太子[[李賢]]左庶子任上被授[[同中書門下三品]],為[[實質宰相]]。他和太子洗馬[[劉訥言]]、[[洛州]]司戶[[格希玄]]、學士[[許叔牙]]、[[成玄一]]、[[史藏諸]]、[[周寶甯]]等作為當時學者都是李賢注《[[後漢書]]》的主要工作者。<ref>[[:s:舊唐書/卷86|《舊唐書》卷八十六]]</ref><ref>[[:s:新唐書/卷81|《新唐書》卷八十一]]</ref>[[恒州]]司法參軍[[蘇瑰]]為喪母而哀痛傷身,張大安表舉其孝悌,使其得擢相王府錄事參軍。<ref>[[:s:新唐書/卷125|《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五]]</ref><ref>[[:s:太子少傅蘇瑰神道碑|盧藏用《太子少傅蘇瑰神道碑》]]</ref> [[永隆]]元年(680年),已失寵于唐高宗有權勢的妻子[[武則天|武皇后]](即後來的[[武則天]])的李賢被控謀反,被廢黜貶謫。他的大多數幕僚都被赦免,但劉訥言被流放[[振州]],八月張大安也以阿附原太子的罪名貶[[普州]]刺史。<ref>[[:s:舊唐書/卷5|《舊唐書》卷五]]</ref><ref>[[:s:新唐書/卷3|《新唐書》卷三]]</ref> [[永淳]]二年(682年)五月仍在任,去[[嚴州]]題名。<ref>《嚴州圖經》卷一題名</ref>他於[[光宅]]元年(684年)去世於[[橫州]]司馬任上。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張大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