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5.2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张通典 的原始碼
←
张通典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通典''' | 圖像 = [[File:张通典1.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9797a2028457e660.jpg?size=500x1221 原图链接]]] | 出生日期 = 1859-1915 | 國籍 =中国 | 職業 = | 知名作品 = }} == '''人物生平''' == 1859年(清咸丰9年8月生。1889年应曾国荃之邀,任奏牍兼江南水师学堂提调。1896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张在长沙倡办矿务总局,开矿设厂 。1898年与谭嗣同等创办南学会、时务学堂、《湘报》、《时务报》 。1900年初在武汉起义失败。逃往上海,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发起救国会。不久又创办上海制造局,广方言馆等。不久又任两江学务处参议兼编学务杂志。后在芜湖赭江监督皖江中学,又到广西办实业,在柳州设垦牧公司。其间参加中国同盟会 。1911年广州新军起义时曾赴香港,广州起义失败后返回上海。武昌起义爆发后,集同志参与光复苏州。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内务司司长及临时大总统府秘书、秘书处军事组组长 。政府北迁后解职归沪,不久退隐湘中。1915年8月4 日病逝。著有《匡言十卷》、《天放楼袖海堂渚诗文集》、《志学斋笔记》等 。 其女张默君嫁邵元冲,日后成为民国名人 。丘逢甲与张通典有交往 。逢甲有诗,题为《赠张伯纯通典》(五律一首,1909年作),诗云:"伯子天下士,十年知汝名。相思黄歇浦,相见赵佗城。落日秋山色,寒涛大海声。九边田牧计,击楫送君行。"诗人自注云:"张时办广西垦牧" 。 == '''人物轶事''' == 张通典,附贡生。自幼聪明有大志。曾于浙江余姚(姚江)学习研究经籍,特别重视明儒之学,很有造诣。爱诗歌,与县城及近郊青年陈瀚等10余人结成东山诗社,活跃于清光绪初叶,后概称“东山十子”。从1884年至1911年先后在两江,湖广,两广督署及湖南,江苏抚署历任奏牍,参议及水师学堂,矿务总局,营务处提调,垦牧公司总办等到职,倡办维新事业。 1889年,曾国荃任两江总督,邀其入幕。任奏牍兼江南水师提调,曾提出经营南洋群岛多种策略,如在南洋设立领事,通行轮船舰舶,每岁在南洋游弋,以兵舰保护华侨,振兴商务等,得到曾国荃的赞赏。并提出治国方略大纲。 1895年11月张通典参加华兴会,转向民主革命,结交禹之谟、赵声、秦三立等。 1896年,陈宝箴抚湘,张通典全力相助,为其出谋划策。倡办矿务总局于长沙,各州县设立分局,开采龙王山、水口山及黄金洞等矿,每年收入银二百万两。又创建宝善成机器厂和和丰火柴公司,湘人开始使用电灯和自己生产的火柴。并倡议设立保卫局于长沙,维护全湘社会秩序,为国家设立警政机关之始。 1898年,与谭嗣同、黄遵宪、陈三立、梁启超诸先生倡办南学会时务学堂、湘报、时务报于长沙,主张维新变法,海内外名流一时毕集。是时“经济特科”考试取人才,江苏总督刘坤一远道书信邀其入幕,张通典审度时势,认为为清廷效力不足所为,婉言谢绝。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殉难,张通典忿然去湖。入张之洞、谭继洵幕,为其办理全省营务,编练新军,任用黄泽生及张紫峰为将,各率一营。于是武汉军政焕然一新。 1900年,张通典与唐虎臣谋政治革命未成,去上海。与荣纯甫、唐才常、章太炎、严又陵等发起张园国会于上海味莼园,倡“保全中国自力之权,创造新自立国”,拥护光绪帝当政。参会者数千人。唐才常失败后,清廷大肆逮捕革命党人,两江总督刘坤一历来看重张通典之才华,不但不予惩治,反而予以任用。刘坤一死后,周馥继任,任张通典为两江学务处参议兼编攥学务杂志,此期间,张通典在南京创办了若养政学堂、养正女学、湖南旅宁公学等。 1903年,张通典被举为代表之一,力争收回美国攫取粤汉铁路修筑权,历两年获胜。 1905年,受友人推荐,任皖江中学学监于芜湖,以知耻、立志、好学为校训,而当时学校教师如苏曼殊、陶成章等均为知名人士,所以培养的学生多为后起之秀。是年十月二十六日加入同盟会,被地方官及两江总督端方追查。 1908年粤督张鸿岐得知张通典留心实业,便电请入广西。张通典知道桂林、柳州等地有广阔的肥沃的未开垦的土地,于是赴桂,跋山涉水,历数千里,实地察看,设立垦牧公司于贵县、柳州,专事垦荒和开发生产事务。后转广东肇庆,从事港务。 1911年春,至广州,正好遇广州志士举义。张通典与赵声等赴香港,会见诸志士仁人,为举义筹划方略。举义失败后,赵声等七十二烈士殉难,张通典悲愤交集。是时,广州城中抓捕革命党人甚急,张通典通过多种关系,解救十余人脱险。是年秋,张通典由广州赴苏沪,会其女张默君,正值武汉革命震动全国,于是发起苏州革命,兵不血刃而取苏州,全称欢呼,推张通典为苏州督抚,张一笑不就。辛亥革命胜利后,张通典被南京政府聘为内务司司长,-秘书。张对于国计民生大事提出多种方略,只因当时旧势力阻挠,难于实行。不久,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张通典随之去北京就职。未几,毅然辞职往南,居香港,闭门课子自娱。1914年春,返回湖南,图谋邀集海外巨资,兴办湘矿业,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未能实现。于是居风景秀丽的回雁峰下,赋诗乐道。数月后,任职湘潭厘金全局。当时湘潭厘金在全省景况最差,每年耗损很大,凡任职者都认为难当此重任。张任职三个月后,反亏为盈,收银四万八千余两,商民叹服。是年初夏,湘中水灾,张通典亲自巡视多路水卡,修堤防洪,但为湿热所中,积劳成疾,于1915年8月病逝于湘潭厘金局任上,享年五十又七。 张通典有三子四女。长子元祜,毕业于陆军保定军官学校,次子元群,毕业于南洋大学,三子元雄肄业于上海尚公小学。长女贞婉,次女昭汉,三女宏楚,四女振亚,均有功名事业。 张通典一生著述颇富。少时有《天放楼袖海堂文集》,壮岁有《匡言》及《志学斋笔记》等。可惜在沪时遇火灾,藏稿十之八九被毁。 [[Category:中國人]] [[Category:革命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张通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