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98.1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张弼 的原始碼
←
张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弼 | 外文名 = Bi Zhang | 图像 = [[File:张弼.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476/20170609051728-44050630.jpg/0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3047573,3047573&lemmaId=64466976&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476%2F20170609051728-44050630.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明星网]]] | 图像说明 = 张弼 |center | 出生日期 = 1425年 | 出生地点 = 中国松江府华亭县 | 逝世日期 = 1487年 | 国籍 = 明朝 | 别名 = 东海翁 | 知名作品 = 东海集 }} '''<big> 张弼</big>''',张弼(1425~1487)字汝弼,家近东海,故号东海,晚称东海翁。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明宪宗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今江西大余)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长于诗文,草书甚佳,被评为“颠张复出”。尝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著有《东海集》。 == 人物简介 == 张弼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祖上于宋室南渡时由汴迁居华亭,数世均无功名。张弼家住郡城西门外谷阳桥西南。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兵部主事,晋员外郎。因作《假髻篇》讽刺时贵,遭当权者忌恨,被排挤出京,任江西南安知府,治绩颇著。 南安地当赣粤要冲,亡命者聚山为盗,久为民害。到任后,先后捕灭。大庾岭为客商货物往来通道,当地人民从事运输,赖以为生。后为广东南雄豪霸侵夺,民众失业贫困。张弼请准江西、广东二藩司,予南雄、南安两地民众中分其利。岭路狭隘险峻,难于行走,就将所得商税,雇工拓宽路基,砌道,架桥,长达30里,岭路畅通。荒年,开仓平粜,救济民众;时疫流行,延请名医,为民治病。 南安府所辖的南康县,民俗好讼,则严惩首恶,杀其刁风;禁诬告,反冤狱。创立“射圃”,亲自教民习武,以备盗寇;建社学,创书院,祀先贤,修郡志,以教化南安士民,习俗为之一变。告归之日,老幼攀辕而送,为建祠塑像。 据张鼐《先进旧闻》载:“东海张先生守南安时,各郡收兵议赏,武夫悍卒乃惟愿得侯墨妙,而过客往往以是罢诛求焉,岁以笔札佐郡费类此。”从这里的记述看,张弼颇不惜墨,应有大量作品流传才是,然而他的作品存世并不很多。卒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年六十三岁,葬于凤凰山之阳。 金代元帅张弼 张弼(生卒年月不详)字公辅,辽金时期大名府馆陶县(今临清前张寨)人,后人称他为“张元帅”。他自幼习文练武,立志报效国家。当时社会动荡,他就自发组建民团保护乡邻,令各路匪众不敢入,为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金朝爱惜人才,以功授予广武将军,历任大名府治中右副元帅、领磁州元帅府事等职。后告老隐退,回归张寨故里,享年76岁。其子张之纲,曾任元朝初期博州(今聊城)防御使。 == 个人成就 == 诗文清健。尤工草书,取法张旭、怀素。尝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李东阳笑为“英雄欺人之语。”著有东海文集五卷,《四库总目》和鹤城稿并行于世。《明史•文苑传》称其:“工草书,怪伟跌宕,震撼一世。”、“酒酣兴发,顷刻数十纸,疾如风雨,矫如龙蛇欹如坠石,瘦如枯藤”,更喜作擘窠大轴,怪伟跌宕,震撼一世,人称“张旭复生”。四方求书者无虚日,甚至海外诸国,都知张东海之名,前来购求墨宝。传世手迹有《草书千字文》、《唐诗七律卷》、《草书登辽阳城诗》等(现藏故宫博物院),又有《七绝》诗轴(现藏上海博物馆)。后人搜集其草书,于明末刻板保存,名《铁汉楼法帖》(现藏松江博物馆)。 著作有《鹤城》、《天趣》、《面墙》、《清和》、《庆云》诸稿及《东海手稿》,后由其子张弘至辑为《张东海先生集》(9卷) == 书法特色 == 当时在书坛上已经改变了明初那种工整平稳、圆润婉媚、细劲流畅的“台阁体”规范,追求的是奔放自由的书风。张弼是当时典型的书家代表,书风受怀素狂草放纵的影响极大,作品用笔奇崛,线条流畅,牵丝带笔处挥洒自如,使转生动活泼,气势贯通,变化丰富,反映了张弼草书的典型面貌。张弼是明代前期草书的代表人物。他喜欢作大字草书,史书记载说他酒酣兴发,顷刻能写数十张纸,疾如风雨,矫如龙蛇,世人甚至以为颠张(张旭)复出。董其昌说张弼的草书是学习怀素,实际上他同解缙的狂草关系更为直接。他们代表了明代前期对唐代狂草的一种理解与取用。一方面,他们作为与当时流行的台阁体的对立面,更多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他们给明代后期草书直抒性灵以启迪。张弼小字草书流传较少,作品圆熟劲健,结构、章法自然而富有变化。张弼行书结构紧凑生动,较多地使用方笔,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张弼的草书,以唐代张旭、怀素为楷模,亦是明初草书家欲改变元代自赵孟頫以来蕴藉清妍的书风,追求挥洒放纵的延续。他的一些作品,在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中加入章草笔意,在意念上与早期的宋克、俞和颇为相近。但他的许多作品,却又完全抛弃章草的用笔,在结构上以开合为主,笔意上则求快、求飘。所以祝允明曾说:“张公始者尚近前规,继而幡然飘肆,虽声光海宇,而知音叹骇”,认为张弼作品中的轻浮作态不可取。但张弼求新求变的改革性书风,却成为当时潮流的走向,学他的人很多,甚至海外之国亦购求其迹。其间必然地有了精粗优劣的差别。陈献章评张弼草书:“好到极处,俗到极处。”俗到极处四字,诚然是很大的贬词,但好到极处却又是非常的褒语了。董其昌一代书学宗匠,评张弼的《庆云堂帖》亦多赞美之辞:世多推重其狂草,至祝希哲评书,独推其盛年之笔,当由未见翁之大全耳。今观此刻,众体毕备,若有意无意,或矜庄如礼法之士,或潇洒如餐霞之人。虽与希哲同学醉素,而狂怪怒张则希哲不免,翁无是也。 关于草书,张弼曾有答客问“(昶)深解书法,或问张汝弼草书,曰:‘好到极处,俗至极处。,问:‘如何则可?’曰:‘写到好处,变到拙处。’”这一段文字对了解张弼的草书艺术及思想应是有所帮助的”。都穆说:“张公草书师宋昌裔,昌裔者名广:“洪武初与宋克(仲温)、宋璲(仲衍)俱以书擅名,人称三宋’。然评者谓昌裔书较之二宋不逮,以其笔联续不断,非古法也。(《寓意编》)。”都穆的褒贬于此可见。贬者主要依据是“笔联续不断,非古出法也。”这一点在当时或许是个问题,并会有不少的支持者,但以我们今天的认识来看,“古法”并非只此一法,大可有别的风格存在。即便取张旭草书来说,亦有“笔联续不断存在,晚明王铎、傅山等连绵大草在今天更是备受欢迎,可见不可偏执于一己之见。 张弼常常醉书,故酒酣兴发下笔速疾,如骤雨旋风,应手万变,并可见怀素遗意。张弼认为自己的狂草大字最佳,验之他的书法,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这大约和一个醉字不无联系。 董其昌评张弼时说:“东海在当时以气节重,其书学怀素,名动四夷。自是吴中书家倍出,声价少减。然行狎书尤佳。今见者少耳(《容台集》)。自张弼之后,吴中出了祝允明、王宠、文徵明等一批杰出的书家,张弼“声价少减”自是情理中事。但董其昌对张弼的“行狎书”很有好评,值得注意。行狎书即行书,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有张弼的一件行书卷“苏轼太白仙诗卷”,即为一件难得的佳作此卷写的笔酣墨畅,笔势飞动,提按自如,张弼行书水平可见一斑。 == 相关文献 == 明史 张弼,字汝弼,松江华亭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员外郎。迁南安知府,地当两广冲,奸人聚山谷为恶,悉捕灭之。毁淫祠百数十区,建为社学。谢病归,士民为立祠。弼自幼颖拔,善诗文,工草书,怪伟跌宕,震撼一世。自号东海。张东海之名,流播外裔。为诗,信手纵笔,多不属稿,即有所属,以书故,辄为人持去。与李东阳、谢铎善。尝自言:“吾平生,书不如诗,诗不如文。”东阳戏之曰:“英雄欺人每如此,不足信也。”铎称其好学不倦,诗文成一家言。子弘至,自有传。 尧山堂外纪 张东海将赴南安,作长短句一篇云:“东海先生归也,南安太守新除。一挑行李两船书,被人笑道痴愚。书也书,寒不堪穿,饥不堪煮,收拾许多何用处?况而今,白发苍颜,坐黄堂之署,乘五马之车,那得工夫再看渠?又将载到南安去!古人糟粕,谁味真腴?枉说道:“黄卷中,时与圣贤相对语。” 张汝弼赴南安,道经毗陵,时陆詹事简方得告南归,张访之,适展幕,不及见,乃索纸笔题一绝于陆世经堂径去。诗曰:“云意模糊雪意兼,六龙城下晚风尖。始知东阁先生贵,不放南安太守参。”詹事归,亟追之,已行远矣。既去,复令驿吏里送武城梨数颗,亦侑以诗,有“毗陵驿里馈生梨”之句。盖叶“梨”为“离”,亦戏也。此后不复一见以终,遂以为谶。 成化间,妖人王臣者跛一足,人称王瘸子。游食京师,以左道事中贵,得授锦衣千户。请为上合大丹,以采药为名,与中贵偕出川、广、直、浙等处买办,搜索宝玩,需求珍异,骚扰郡县。及回京,为各处抚巡、守令交章飞劾,而科道并弹。于是,上大怒,斩臣首,传诣所历地方枭令,民心大快。初臣至广东,张东海时守南安,日观其骄横,尝作诗叹曰:“过岭囊箱下濑船,丁夫昼夜少安眠。薄田荡尽犹输税,恶客时来横索钱。穷发东南皆赤子,举头西北是青天。不才无计苏民困,食禄乘轩自赧然。” 王景明之南京,张东海赠之诗曰:“谷阳城外送离船,矫首南都思惘然。一语烦君三致意,同乡同志及同年。”冬官王公伟辈以为未尽交游者,乃益之曰:“同官同事同游者,问及都将此意传。”因著《六同诗话》。 张东海休致既早,子皆成名,殊无一事累心。苏州别驾周德中目为神仙太守,张以诗答云:“归休太守似神仙,布被蒙头日夜眠。却怪门前来熟客,马蹄踏破紫芸烟。” 张东海《咏寒号虫》云:“得过且过!饮啄随时度朝暮。得陇望蜀徒尔为,未知是福还是祸。得过且过!”张东海过苏步坊,赋诗曰:“东坡昔日此闲行,此地遂留苏步名。何事章?瘗毛骨,子孙羞认是先茔!” 宋徽宗时,朱勔领花石纲,有龙鳞薜荔一株,费银二千两。东海偶见薜荔,感而赋之:“薜荔长龙鳞,相看似可人。圣朝无艮岳,那值二千银?” == 代表诗作 == 【渡江】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依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假髻篇】 东家女儿发委地,日日高楼理高髻。 西家女儿发垂肩,买妆假髻亦峨然。 金钗宝钿围珠翠,眼底谁能辩真伪。 天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先入宫。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张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