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35.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张寿荣 的原始碼
←
张寿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寿荣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张寿荣.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BC%A0%E5%AF%BF%E8%8D%A3%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5%BC%A0%E5%AF%BF%E8%8D%A3%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673a8c894b91f4392d9e9ff272c7683b&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84#id=f136820dc315b35116702cd31a769ada&currsn=0&ps=50&pc=50 原图链接] [http://www.baike.com/wiki/%E5%BC%A0%E5%AF%BF%E8%8D%A3 来自互动百科]]]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28年2月 | 出生地点 = 河北定县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知名作品 = 《炉炉衬寿命论文集》 }} '''张寿荣'''(1928.2.17-)长期从事钢铁冶炼技术工作,是中国冶金界知名专家<ref>[http://www.cnmeti.com/zjzx/d74375.html 张寿荣 ] 冶金工业网</ref>,在国际上也有较高声誉,为美国钢铁学会会员,曾任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及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科协副主席,现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炉冶炼过程控制,喷吹及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出版专著及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 ==人物介绍== 张寿荣(1928.2.17-)。钢铁冶金专家。194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1949年9月参加鞍山钢铁公司的恢复生产工作,历任炼铁厂生产科长,工程师,厂长助理。1957年起参加武汉钢铁公司的一期工程建设和生产工作,历任炼铁厂生产科长、工程师、中央试验室研究室主任、炼钢厂副总工程师、公司副总工程师、副经理、总工程师。中央试验室研究室主任,炼铁厂副总工程师,公司副总工程师,副经理,总工程师。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53691156.html 张寿荣 ] ,中国工程院</ref>。1997年当选为[[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ref>[https://mba.mbachina.com/index/teacher/643.html 张寿荣教授、院士 ] ,武汉理工大学</ref>。 张寿荣院士长期从事钢铁厂设计、建设、生产和技术工作。进行过高炉布料、造渣、喷吹和长寿的研究,转炉复吹攻关,一米七轧机引进技术的消化及创新,老厂的技术改造等。"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获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目前主要从事高炉冶炼过程控制,喷吹及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著有专著及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 1988年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0年代起研究高炉长寿技术,1991年建成的3200立方米高炉已连续生产13年,成为我国最长寿的高炉,估计一代寿命可超过15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近年来,张寿荣院士在新一代钢铁工业制造流程、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钢铁制造绿色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File:张寿荣2.jpg|缩略图|张寿荣]] ==人物评价== 张寿荣院士热爱祖国,对科学技术事业孜孜不倦追求,有献身精神,学风正派,道德高尚,是新中国炼铁事业开拓者之一。他对武钢的建设,特别是八十年代生产技术进步和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道路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寿荣院士现为中国工程院化工、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部院士、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工作态度== 只参加学术会议,不浪费时间游玩,这已成为张寿荣院士多年来的一个习惯。他的秘书李铁林介绍,只要是跟着张老出去,不管到哪儿参加学术会议,你甭想借着机会出去旅游一下。张寿荣因为各种学术活动,去北京不下二三十次,没有一次机会跟着张院士光顾过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其实,张寿荣也只是年轻的时候才去过这些地方。 张寿荣解释说,时间对他来说太宝贵,花较多的时间用在玩上,太奢侈。尽管已经76岁了,可每天忙到晚上10时才休息,尽管这样,可还是觉得时间远远不够用,事情总是做不完。从企业生产一线中走出来的张寿荣,与其他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院士不同的是,他还要经常到企业生产一线去了解情况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他的科研时间相对来说要紧张得多。 上午去厂里上班,下午和晚上是他宝贵的学习和科研时间。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他几乎是与外界隔绝的。很少有人知道他家里的电话,而他的手机留给了秘书小李,要是有人找他首先得经过小李这道"隔离墙"。谢绝许多"请院士撑门面"的邀请。 在张寿荣看来,科学家应酬和社会活动过多是当前科研工作的大障碍。作为院士,他认为休息之外60%的时间都应该用在学术研究上,不然的话,就难以做出什么成绩。因为要保住宝贵的科研时间,他不参加与自己学术无关的活动,上主席台坐着点缀一下,与学术无关的会议他更是不去。 张寿荣认为,院士作为荣誉性称号,与授予科学家诺贝尔奖一样,都是对其过去成绩的肯定和褒奖,而当上院士之后所做的工作,就要与对院士的要求相符,不搞学术科研就不对头。 [[File:张寿荣3.jpg|缩略图|张寿荣]] ==所获荣誉== 《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8年荣获湖北省劳动摸范称号; 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当选为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2年6月获光华科技奖; 2009年获""魏寿昆科技教育奖""。 [[File:张寿荣4.jpg|缩略图|张寿荣]] ==学术成果== 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生产、建设及高炉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参加鞍钢恢复生产,推行高炉炉顶调剂法和低锰炼钢铁的冶炼使鞍钢中国领先;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国内第一座1000m3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研制成功 用1513m3设备建2516m3四高炉并提出炼铁系统技术进步总规划;一米七轧机投产后,组织新技术消化和前工序老厂技改(包括四同步大修改造),完成转炉复吹、全连铸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获1990年国家技术进步奖特等奖。80年代起研究高炉长寿技术,1991年建成集当代炼铁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武钢3200立方米高炉,该炉已连续生产14年,已是中国最长寿的高炉,估计一代寿命可超过15年。长寿技术已在武钢其他高炉进一步发展。新建3200m3高炉的长期目标是20年。继续进行高炉专家系统研究。 ==代表作品== 代表性著作:《炉炉衬寿命论文集》,冶金工业出版社 代表性论文: 钢铁工业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2.进入21 世纪中国炼铁工业面临的挑战: 结构重组与节能降耗, 中国冶金, 2000高炉下部的液泛和流态化过程工程。 ==视频== ===钢铁娇子--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VA0=== {{#ev:youku| XMjY0MDA2Nzc2MA }} ===张寿荣 李宝英五十周年金婚=== {{#ev:youku| XMzIxOTU5OTg0MA }}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物理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张寿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