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18.1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庫斯克會戰 的原始碼
←
庫斯克會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F9F900; color: # 2828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庫斯克會戰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0/898/nBnauM3XwUjN3MjN5YzN1ADMwQTM0ETM2ETNyQTNwAzMwIzL2c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庫斯克會戰<br>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BA%AB%E7%88%BE%E6%96%AF%E5%85%8B%E6%9C%83%E6%88%B0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 <br> '''名稱''' 庫爾斯克會戰<br> '''地點''' 庫爾斯克及其附近地區<br> '''發生時間''' 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7日<br> |} </div> '''庫爾斯克會戰(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規模的一場對攻戰役,在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會戰,德軍與蘇聯紅軍共出動了近8000輛坦克。參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150萬名士兵 [7] ,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5000架,也創下兩個紀錄就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最大規模單日空戰。 庫爾斯克會戰也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大規模進攻,意圖通過對蘇軍造成大量傷亡從而全面奪回戰略主動權,因希特勒的阻撓使得對蘇軍發動進攻的時間不斷延後,蘇軍事先已獲取德軍要進攻的情報並已建立三道縱深梯次防禦線。 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戰役之前德軍掌握有限的戰略主動權,能夠自主選擇發動戰略進攻的時間和地點;戰役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並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蘇聯紅軍從這裏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進攻。庫爾斯克會戰同時也被視為東部戰線的又一個,也是最後一個關鍵轉折點。 <ref>[https://baike.baidu.hk/item/%E5%BA%AB%E7%88%BE%E6%96%AF%E5%85%8B%E6%9C%83%E6%88%B0/2620680 庫爾斯克會戰],</ref> ==戰爭概述== 庫爾斯克會戰是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3日,蘇軍與德軍在庫爾斯克附近進行的防禦戰役和進攻戰役。史達林格勒會戰後,蘇軍將戰線向西推進600餘公里,在庫爾斯克附近形成一個突出部,使戰場形勢發生有利於蘇方的變化。為奪回戰略主動權,希特勒決定在庫爾斯克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蘇軍原打算在該地區乘勝進攻,但史達林獲悉德軍企圖後改變決心,決定以優勢兵力有計畫、有準備地暫時轉入防禦,殲滅、消耗德軍突擊集團,為蘇軍轉入反攻並進而轉入戰略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1943年初,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後,乘勝進攻,收復大量失地,但德軍在潰敗的同時,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帥也開始計畫向蘇軍反撲。他主動放棄了一些重要據點,誘使蘇軍深入,蘇軍在不斷進攻中,戰線越拉越長,而德軍卻趁機完成了兵力的集結。2月19日,曼施坦因指揮剛組建的南方集團軍群向頓涅茨河和第聶伯河之間的蘇聯西南方面軍發起反擊,至3月2日,西南方面軍遭到了重創,其第5集團軍遭到了毀滅,3月6日,德軍開始向哈爾科夫進攻,3月14日,蘇軍被迫放棄一個月前剛剛攻占的哈爾科夫,後撤至庫爾斯克南面的奧博揚地區,為防止戰線的徹底崩潰,蘇最高統帥部把第1坦克集團軍從列寧格勒南調,此外第21和第64集團軍也被從史達林格勒調至這些方向,此後,戰線趨於穩定。 曼施坦因的這次反擊造成的一個後果就是以庫爾斯克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在其北部,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控制了奧廖爾一帶。在其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控制了別爾哥羅德地區。在突出部內的是蘇聯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蘇德雙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即將展開。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left; margin: 10px 20px 10px 0;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6/a35/nBnauM3X3MDN4UzMxcTOzkT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3k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width="250"></center><small>指揮庫爾斯克會戰的德軍將領曼施坦因<br>[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BA%AB%E7%88%BE%E6%96%AF%E5%85%8B%E6%9C%83%E6%88%B0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戰爭經過== 曼施坦因在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使得德軍又充滿了信心,曼斯坦因希望通過一次誘敵進攻後的防守反擊來殲滅蘇軍。他提出在夏季實施一個代號為“反手一擊”的大膽行動,其目的是通過迂迴到在亞速海的羅斯托夫以包圍紅軍,但希特勒卻選擇比較傳統的城堡行動以旨在粉碎位於庫爾斯克的突出部。曼施坦因只得接受了這個構想。 有人認為庫爾斯克戰役是來自曼施坦因的最早策劃,這是不對的,亞速海岸圍殲戰才是他的最初設想,曼施坦因其後制訂庫爾斯克戰役計劃並堅持把這個戰役進行到底,充其量只是初衷未竟而退求其次——服從最高統帥希特勒的構想和意志。因為之前曼施坦因曾提醒希特勒注意,無論如何,推遲和中止這個戰役將在整個戰略上非常不利的,所以曼施坦因在戰役過程中希特勒猶豫和退縮時,異常堅決的要求將這個戰役堅持下去。而這一情況特別容易讓一般人誤解為曼施坦因主張計劃並實施了庫爾斯克戰役。 而對於這個退求其次的庫爾斯克戰役,曼施坦因也提出他自己的兩種建議,一是趁蘇聯紅軍立足未穩,先期發動進攻戰役,二是等待蘇聯紅軍先行進攻,待其疲憊和消耗,能量耗盡之後,德軍再行反攻,並抄擊蘇聯紅軍後路。後者曼施坦因更為看好。但希特勒拒絕了後者,認為讓蘇聯紅軍搶先進攻過於冒險。 可是,希特勒雖然選擇了前者,試圖搶先攻擊,但又一再猶豫和推遲,並期待己方力量的增加。 當然,蘇聯紅軍的力量增加的更快,這是盡人皆知的。 庫爾斯克突出部猶如一個拳頭從蘇聯紅軍的戰線中延伸出來,其正面長約250英里,而底部卻不到70英里,而且經過嚴密偵察,在該突出部發現了眾多成建制的部隊駐地,曼斯坦因計劃通過一次南北兩翼協調的鉗形攻擊,合圍並殲滅整個突出部內的蘇聯紅軍重兵集團。並且這次戰役的成功將縮短德軍的戰線,使德軍部隊的機動性大大增加。曼斯坦因的計劃得到了德國中央集團軍羣司令克魯格元帥和陸軍總部參謀長蔡茨勒上將的支持,但也遭到第9集團軍司令莫德爾上將和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上將的反對。反對是有理由的,1943年春,德國在歐洲東線坦克損失巨大,到1943年5月,東線十八個裝甲師只剩495輛坦克,平均一個師只剩27輛。雖然改進過的3、4號長身管型坦克能夠壓制T-34/76,新式虎式和豹式坦克性能更是大大超過,但數量差距短期內無法彌補。古德里安認為對庫爾斯克的進攻將使坦克遭受很大損失,他的改編裝甲兵的計劃也將破產。希特勒對此也猶豫不決, 他曾對古德里安説“自從我開始考慮這次進攻,我一直心情不好”。但最終希特勒還是決定採納曼斯坦因的計劃,他於發佈第6號作戰命令,決定德軍以中央集團軍羣和南方集團軍羣聯合發動一個鉗形攻勢以摧毀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蘇聯軍隊。作戰代號為“堡壘”。 “堡壘”作戰按計劃發動,但由於這年雨季結束的較晚以及德軍準備上的不足,作戰計劃不得不一再延期。在5月份的一次討論“堡壘”計劃的會議上,第9集團軍司令莫德爾上將帶來了一疊航空照片,這些照片顯示了蘇聯紅軍在德軍計劃的進攻路線上,已經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莫德爾認為進攻的最佳時機已經失去了,蘇聯紅軍已經恢復了元氣,“堡壘”計劃應該放棄。希特勒再次顯示出猶豫,但在克魯格、蔡茨勒和曼斯坦因等的堅持下以及對於“閃電戰”的自信,“堡壘”作戰最終被確定在7月5日發動。 當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為“堡壘”計劃爭吵不休的時候,蘇聯紅軍也在計劃下一步的行動。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瓦圖京大將主張發動一場先發制人的進攻,以打亂德軍的進攻準備並奪回在哈爾科夫戰役中失去的戰略主動權,斯大林本人也傾向於這一方案,而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則認為蘇聯紅軍應先保持防禦狀態,以堅強的防禦消耗掉德軍進攻能量,摧毀其裝甲兵力,然後再發動反攻。此時,根據前線的偵查和間諜情報都預示德軍將對庫爾斯克突出部的蘇聯紅軍展開大規模進攻,在一次會議上,斯大林最終被説服,採納了朱可夫的計劃。於是蘇聯紅軍開始在庫爾斯克轉入了積極的防禦準備。 在前沿陣地,蘇聯紅軍精心地設計他們的防禦,構築了數道防線,防禦縱深超過100英里,整個防禦體系由大量互相緊密配合的戰壕、鐵絲網、反坦克火力點和反坦克溝壕以及雷區組成,在德軍最可能的進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2] 戰爭序幕 一個個被認為德軍可能發動進攻的日子都平安地渡過了,兩個月來前線顯得十分平靜,時間到了7月瓦圖京上書斯大林認為蘇聯紅軍應該率先展開攻勢因為蘇聯紅軍所做的準備都是為了夏季的德軍攻勢而準備的如果到了秋天蘇聯紅軍的工事就將失去作用。於是蘇聯紅軍統帥部下令抓住一個德軍俘虜,之後,在突出部南部的蘇聯近衞第6集團軍捕獲了德軍第168步兵師的一個士兵,他供認德軍即將在第二天開始進攻,凌晨,在突出部北部的蘇第13集團軍俘虜了一個德軍德國第6步兵師的中士,他也供認德軍將在幾小時之後發動進攻。為了打亂德軍進攻步驟,朱可夫於5日2時20分下達向德軍陣地實施了炮火反準備的命令,庫爾斯克會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left; margin: 10px 20px 10px 0;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0/19f/nBnauM3XyczM0IDN2YTOzkT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2k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width="250"></center><small>庫爾斯克會戰作戰圖<br>[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BA%AB%E7%88%BE%E6%96%AF%E5%85%8B%E6%9C%83%E6%88%B0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德軍進攻=== 南線:蘇聯紅軍的炮擊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造成很大損失,雖然比原計劃推遲了3個小時。而德南方集團軍羣的第4裝甲集團軍根據預定計劃發動進攻,在損失36輛坦克後,德軍艱難的越過了蘇聯紅軍的反坦克雷區,猛攻蘇第67近衞步兵師的防線,面對德軍3個師的進攻,蘇第67近衞步兵師難以抵擋被迫後退,瓦圖京於是把方面軍預備隊調了過來,以期能把德軍擋在第二道防線外。但不幸的是德軍還是在蘇聯紅軍第二道防線上打開了一道缺口,並強渡了佩納河。 由於德軍的進攻比預計的要猛烈的多,瓦圖京被迫取消了原定反攻,而將計劃用於反攻的第1坦克集團軍的部分坦克佈置在防線後方以支援步兵進行防守,部分坦克佈置在側翼打擊德軍。這一天,德國空軍出擊了超過1000架次,完全壓制住了蘇聯空軍。經過一天激戰,雙方都受到了很大損失。 傍晚,瓦圖京向華西列夫斯基請求增援,後者在得到最高統帥部的同意後,立即把草原方面軍第5近衞集團軍的第2和第10坦克軍353輛坦克調往沃羅涅日方面軍。同時瓦圖京接到斯大林親自打來的電話,要求他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德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部的突破。在戰鬥中,德軍只向前推進了數公里,未能達成突破蘇聯紅軍防線的任務。第二天,德軍仍然頑強地繼續他們的攻勢,而瓦圖京也在計劃反攻,為此他向最高統帥部請求把草原方面軍的第5近衞坦克集團軍和第5近衞集團軍調給他指揮,他的請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但這些部隊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到達。在制空權的爭奪上,通過空戰,蘇聯空軍也逐漸扭轉了劣勢,完全奪取制空權只是時間問題。 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 ,瓦圖京指揮部隊繼續在正面抵擋德軍向奧博揚推進,同時在兩翼連續發動反擊,雖然這些反擊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敗,但卻使德軍無法全力以赴的攻擊他們的主要目標。德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霍斯將軍見無法從正面突破奧博揚,便決定先從右翼突破,他命令第2黨衞裝甲軍轉向東北的普羅霍羅夫卡。接下來的兩天,德軍的進攻還比較順利,他們攻到了普羅霍羅夫卡城下,庫爾斯克會戰的高潮-上演了。 戰後很長時間,史學家們一直認為在1943年7月12日蘇德雙方共有1500餘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普羅霍羅夫卡激戰,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也因此被認為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並聞名於世,成為一個傳奇。隨着時間的推移,大量資料的解密,尤其是冷戰的結束,前蘇聯資料的公開,使得研究者們發現這次坦克大戰的規模要比原先認為的小得多,雙方直接參戰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約600輛。其中德軍不到200輛,蘇聯紅軍約400輛。戰鬥打響,蘇德雙方几乎是同時發動了進攻,在戰鬥中德軍“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與四號坦克的75毫米坦克炮優勢明顯,而蘇聯紅軍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樣距離下無法對德軍造成威脅,大量的蘇聯紅軍坦克在交戰距離以外就被德軍擊毀。蘇聯紅軍近衞第5坦克集團軍戰報報告所屬坦克軍已經喪失了繼續進攻的能力,已經將餘下的坦克編入步兵部隊。 在這天的坦克大戰中德軍雖然以相對較小的損失,摧毀了更多的蘇聯紅軍坦克,但他們卻沒能攻佔普羅霍羅夫卡,而隨後源源趕到的蘇聯紅軍援兵使他們的防線將更加堅固。 該戰役可被評為在戰術上付出很大代價及蘇聯紅軍被迫撤退,無論蘇聯紅軍近衞第5坦克集團軍或德軍武裝黨衞軍第2裝甲軍均不能達到其目的,坦克的損失已經是引起爭論的題目,蘇聯紅軍的損失由少至200輛至多至822輛,其中大部分為絕對損失。同樣地,德軍的損失由少至80輛至多至數百輛,包括很多虎式坦克,這個數字在德國人於計算損失坦克數字的哲學上不可能成立,從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裝甲師及第二帝國裝甲師的需要完全報銷的坦克數字只有3輛,另有數目不詳的坦克損壞,很多的損失來自都是蘇聯紅軍在之後的奧澤洛夫·魯緬採夫行動的反攻中因攻佔德軍坦克的維修工廠,因此行動中的德軍坦克損失數字大約是70至80輛,但不清楚需要短期或長期維修的數字。 當雙方的準確損失數字被確定後,戰役的結果很清楚,蘇聯紅軍近衞第5坦克集團軍不能達到攻佔有利地形或擊潰德軍武裝黨衞軍第2裝甲軍的目的,雙方部隊均在戰役中被削弱,科涅夫決定用近衞第5坦克軍團對抗德軍對戰局有很大影響,因為這裏是德軍的主要進攻方向。 事實上,蘇聯紅軍強大預備隊的突然進攻及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北面的德國第9軍團因蘇聯紅軍的庫圖佐夫行動而被迫中止進攻令阿道夫·希特勒決定停止整個城堡行動,當他本來已考慮停止行動,這個預兆更令他胃病發作,而蘇聯紅軍在哈爾科夫以南的米亞斯河發動對新的德國第6軍團的攻勢令他必須將本來用於取得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面最後勝利的預備隊調往該處,而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亦決定將一部份部隊調往地中海戰區以應付盟軍於1943年7月10日在西西里島的登陸。 無論戰術上的成果如何,普洛霍羅夫卡戰役的結果轉變為紅軍在心理及實質上的勝利,德軍本來預計蘇聯紅軍需要轉入防禦及沒有更多的反坦克炮;但相反,蘇聯紅軍仍然擁有超過1,000輛坦克,這清楚地顯示出,蘇聯紅軍遠未被戰敗及這嚴重地影響德軍的戰略決定。 而這亦顯示出德軍在官兵質素的優勢已經減少,蘇聯紅軍以後更有信心發起大規模攻勢將德軍趕回德國境內,而戰略主動權更落入蘇聯紅軍手中。 北線:在北線,蘇聯紅軍的炮擊也使德軍的進攻比計劃推遲了2個半小時,在幾十分鐘的炮火準備和空中轟炸之後,德第9集團按計劃開始了進攻。 莫德爾為了把蘇聯紅軍的注意力從德軍的主攻方向上引開,先在左翼以3個步兵師實施佯攻,但被蘇聯紅軍阻止住了。在主攻方向,德軍集中了4個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的兵力,經過激烈的戰鬥,他們突破了蘇第13集團軍的第一道防線,艱難地向前推進了5公里。但在兩翼,蘇聯紅軍頑強地守住了陣地。在地面激戰的同時,雙方的空軍也在進行激戰,這一天德軍出動了1000架多次,蘇聯空軍也出動了600餘架次。雙方戰至終了時,德軍只向前突破不足10公里,卻至少損失了70輛坦克。 第二天,羅科索夫斯基開始發動反擊,莫德爾也把預備隊投入戰場,於是一次大規模坦克戰展開了。經過激戰,蘇聯紅軍的兩個坦克旅遭到重創,損失了約70輛坦克,德軍一路乘勝前進,殺到蘇聯紅軍第二條防線前,但被蘇第17近衞步兵軍以及趕來增援的蘇第17坦克軍阻止住了。 凌晨,德軍再一次發動了進攻,企圖奪取交通樞紐波內裏,戰鬥是異常激烈,德軍數次攻入市區,但都被頑強的蘇聯紅軍趕了出來,而蘇聯空軍經過激戰,奪取了庫爾斯克北部地區的制空權,從此給德國地面部隊以很大威懾。 德軍雖給蘇聯紅軍造成很大損失,但蘇聯紅軍依靠數量上的優勢,堅守住了陣地,在波內裏城內,德軍付出慘重的代價後,佔領了大半個波內裏,但蘇聯紅軍仍控制着市內一些重要據點,使用德軍無法繼續推進。1943年7月9日莫德爾以300輛坦克向蘇聯紅軍陣地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結果仍然是失敗的,此時德第9集團軍的攻擊能量已耗盡,10日莫德爾被迫轉入防禦。 ===西西里登陸=== 根據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精神,英美聯軍於1943年7月10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島實施登陸作戰。由於意大利的局勢的變化,德國在該地區的兵力無法抵禦西方盟軍的進攻,同時,庫爾斯克會戰不僅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而且在奧廖爾突出部的德第9集團軍有被切斷後路,重蹈斯大林格勒德軍覆滅的危險。希特勒決意終止“堡壘”計劃,決定抽調在西線重整的在庫爾斯克會戰之前被重創的幾個師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全殲但是重新組建的師組建成B集團軍羣去意大利。他召集克魯格、曼斯坦因等人到他的 “狼穴”總部開會,宣佈這一決定,由於中央集團軍羣糟糕的局勢,克魯格贊同希特勒的決定。 但曼斯坦因則強烈地反對,他認為德軍不應在決戰戰場上草率收場,德軍還有充分力量,可以繼續以優勢的坦克交換比消耗掉蘇聯紅軍裝甲力量,以便使蘇聯紅軍至少不能在德軍撤出進攻後立即發起強力反擊,所以在這個戰役剛剛進行到決戰高潮時取消“堡壘”作戰是錯誤的決定。 而經歷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打擊後更加缺乏勇氣和耐心的希特勒最終取消了進攻,德軍開始後撤,雙方基本恢復了交戰前的態勢。 ===紅軍進攻=== 蘇聯紅軍的進攻率先在庫爾斯克北部發起,當德軍的攻勢在阻止後,蘇聯紅軍決定發動進攻,並以打敗拿破崙入侵的俄國元帥“庫圖佐夫”的名字作為此次戰役的代號。蘇聯紅軍向奧廖爾突出部的德軍陣地實施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炮擊,隨後索科羅夫斯基上將的西方方面軍和波波夫上將布良斯克方面軍的一線部隊開始進攻。德軍則進行着頑強的抵抗,給蘇聯紅軍造成重大傷亡。科索夫斯基大將指揮蘇中央方面軍的第70、第13和第48集團軍也加入攻擊。 此時蘇聯空軍也完全控制了制空權,法國“諾曼底”航空大隊也在庫爾斯克上空與蘇聯空軍並肩作戰。面對坦克和兵力都佔優勢的蘇聯紅軍,莫德爾無力阻止其進攻,他意識到失去奧廖爾只是時間問題。莫德爾向希特勒請求放棄奧廖爾將德軍後撤至“哈根”防線,但被希特勒否決。到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退出戰爭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希特勒需要從歐洲東線抽調兵力去意大利,而奧廖爾突出部的德軍也面臨被蘇聯紅軍合圍的危險。在莫德爾和克魯格再一次請求後撤後,希特勒最終同意棄守奧廖爾,並調第2黨衞裝甲軍去穩定意大利的局勢。德軍向布良斯克方向的“哈根”防線撤退,撤退途中,德軍實行了殘酷的焦土政策。蘇聯紅軍攻克了奧廖爾,並繼續追擊退卻中的德軍,解放了霍特涅茨,進入卡拉切夫,蘇聯紅軍的進攻基本結束,戰線逐步穩定了下來。 在奧廖爾戰役中,蘇聯紅軍殲敵近9萬人,坦克500輛,火炮2 402門,並向西推進了150公里,拉平了庫爾斯克防線,但卻未能完成戰前制定的合圍並殲滅德中央集團軍羣的計劃,蘇聯紅軍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傷亡429 890人,損失坦克2 586輛,火炮892門,飛機1 104架。 ===哈爾科夫戰役=== 在南線,當德軍和蘇聯紅軍脱離接觸時,斯大林便要求蘇聯紅軍立刻發動反攻,但朱可夫認為經過連續的艱苦戰鬥後,在發動攻勢前,蘇聯紅軍應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整,這樣蘇聯紅軍把進攻的日期最終確定,這次作戰的代號以七年戰爭中俄國名將“魯緬採夫”的名字命名。擔當此次進攻任務的是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總兵力為90萬人和2,8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蘇聯紅軍近萬門大炮齊鳴,大量炮彈傾卸到德軍陣地上,炮擊持續了兩多小時,最後以一陣喀秋莎火箭炮的齊射作為結束,隨後坦克和步兵開始發起攻擊。在炮擊中倖存的德兵無力阻擋蘇聯紅軍的前進,蘇聯紅軍很快就突破了德軍第一道防線,經過一天的戰鬥,蘇聯紅軍各突擊集團平均向德軍縱深推進了10~15公里。 在隨後幾天的戰鬥中,德軍的防守異常地頑強,蘇聯紅軍的坦克雖然繼續向前突破,但步兵卻被德軍纏住,進展緩慢。蘇第1坦克集團軍攻佔鮑裏索夫卡切斷了托馬羅夫卡德第255、第332步兵師和第19裝甲師的退路,但他們僅以兩千人代價突圍,雖然師長殉職。他們的頑強抵抗和勝利突圍為曼斯坦因將德軍主力從別爾哥羅德撤往哈爾科夫贏得了時間。蘇聯紅軍收復別爾哥羅德,佔領德軍後方的後勤供應基地博戈杜霍夫,繳獲大量德軍物資和燃料。 由於蘇聯紅軍坦克隊前進很快,而步兵忙於清除被包圍的德軍,蘇聯紅軍的坦克部隊和步兵已開始脱節了。曼斯坦因希望抓住蘇聯紅軍這個弱點,他開始有計劃的撤退以贏得時間來集結兵力,等蘇聯紅軍進攻能量逐漸消耗後,實施反擊。此時瓦圖京對形勢十分樂觀,他認為德軍已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命令前線坦克部隊繼續進攻,切斷哈爾科夫至波爾塔瓦的鐵路線,阻止德軍逃脱。 德軍已經集結完畢,並補充了充足的彈藥和燃料,曼斯坦因開始反攻,而此時蘇聯紅軍的坦克部隊仍處於追擊狀態,各部隊之間分散很廣,而步兵和炮兵仍在後方,且經過多日激戰,彈藥和燃料都已嚴重不足,更重要的是蘇聯紅軍對德軍的進攻未有察覺。蘇聯紅軍正在重犯5個月前在哈爾科夫戰役的錯誤。蘇第1坦克集團軍的第49坦克旅和第17坦克團被德軍圍殲,由於蘇第5近衞坦克集團軍的及時趕到,避免了第1坦克集團軍的全軍覆滅。在德軍的進攻下,蘇聯紅軍被迫後退,隨後蘇第六近衞集團軍的第六坦克軍被德軍包圍遭到全殲。 雙方都遭受了巨大損失,德軍的反擊雖然給蘇聯紅軍以重創,但曼斯坦因卻沒有力量進一步擴大戰果,而蘇聯紅軍數量上的優勢再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很快又恢復了進攻。其後德軍的反攻再也沒能給蘇聯紅軍造成威脅。蘇聯紅軍攻抵哈爾科夫西面的烏德河北岸,並於強渡烏德河,在南岸建立了橋頭堡。攻打哈爾科夫的戰鬥異常激烈,強大的蘇第5近衞坦克集團軍最後只剩下了50輛坦克。蘇第53集團軍率先攻入城內,德軍開始全面撤出哈爾科夫,退向第聶伯河的防線,沿途他們破壞了所有公路、鐵路和橋樑,污染了水源、焚燒一切農作物,毀壞了建築物。蘇聯紅軍收復哈爾科夫。 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戰役中,蘇聯紅軍殲敵約30萬人,自身損失也達255 566人、坦克1 864輛、火炮423門、飛機153架。 ==戰爭結果== 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損失兵力25萬多人,損失坦克約1500輛,損失飛機1 000架。蘇聯紅軍也為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更為慘重代價的代價,損失兵力80萬,損失坦克6 000輛,損失火炮5 244門,損失飛機1 700架。 庫爾斯克戰場遍佈着數以百計燒焦的坦克和飛機的殘骸,以及無數的屍體。雙方的區別在於:蘇聯紅軍在遭受了巨大損失的情況下仍然能按照計劃開出防線發起全面反攻,而歐洲東線德軍則再也無法扭轉整個東線戰局。 ===傷亡人數=== ====德軍統計數據==== 德軍的損失:75 000人陣亡、受傷或被俘 248輛坦克被擊毀 900架飛機被擊落 蘇聯紅軍的損失:180 000人陣亡、受傷或被俘 3600輛坦克被擊傷或擊毀 20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蘇聯軍統計數據==== 德軍的損失: 300043人陣亡,1019109人受傷,122508人失蹤 700輛坦克被擊傷 2609架飛機被擊落 ====蘇聯紅軍的損失:==== 141941人死亡,991 472人受傷 6064輛坦克被擊傷或擊毀 1100-1 2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西方史學家統計數據==== 德國 一共360000人陣亡,受傷,失蹤,被俘 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被擊毀 1030架飛機被擊毀 蘇聯 一共863303人陣亡、受傷或被俘(庫爾斯克防禦戰177 847人,奧廖爾進攻戰役429 890人,彼爾哥羅德— 哈爾科夫進攻戰役255 566人) 679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被擊毀 22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戰爭影響== 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30個精銳師包括7個坦克師被擊潰,損失兵力50萬人,損失坦克約1,500輛,損失火炮約3000門,損失飛機2300架。會戰的失利使納粹德國永久性地喪失了戰場主動權,此後德軍再也沒有在東線發起有威脅的攻勢。 蘇軍也為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慘重代價,損失兵力80多萬,損失坦克6,064輛,損失火炮5244門,損失飛機1716架。但會戰的勝利使蘇軍從此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這次會戰後蘇軍又向德軍發動了連續攻勢,收復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輔,同時蘇軍的各級指揮員也在戰火中迅速成長起來,指揮藝術也越來越成熟,最終使蘇軍不僅在數量上超過德軍,在質量上也超越了德軍。 <ref>[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BA%AB%E7%88%BE%E6%96%AF%E5%85%8B%E6%9C%83%E6%88%B0 庫爾斯克會戰],</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10 世界史地]]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庫斯克會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