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8.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庐江县汤池镇 的原始碼
←
庐江县汤池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3254x.jp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08/232fb9e7bf5049a6974d818e3982d581.jpeg 原图链接]]] [[庐江县汤池镇]]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在庐江县西部,地处合肥、[[六安]]、[[安庆]]三市交界。距庐江县城庐城镇22公里,与桐城、舒城接壤。 汤池镇面积91.9平方千米(2017年),有人口33642人(2017年)。<ref>[https://www.sohu.com/a/345486119_99916420 来啦!2019中国•庐江国际大学生民谣音乐节等你嗨] </ref> 中文名: 汤池镇 外文名: Tangchi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地理位置: 庐江县西部 面 积: 91.9平方千米(2017年) 下辖地区: 汤池村、松元村、三冲村等 政府驻地: 玉泉路 电话区号: 0551 邮政区码: 231511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33642人(2017年) 著名景点: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孔雀东南飞祠堂 机 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火车站: 庐江站 庐江西站 车牌代码: 皖A 行政代码: 340124103 长途区号: 0551 ==历史沿革== 西周初年,自淮南一带建立舒、舒庸、巢等国,汤池属舒国。春秋时舒国为吴国所吞并,汤池属吴国疆土。徐人取舒后,为楚地,汤池属楚国领地,秦灭六国,汤池归舒邑。 汤池温泉,古称坑泉,清顺治《皖志〈庐江部〉》载:”庐江城西北五十里有汤池温泉,与舒城西汤池相对应“。 西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4年)始建庐江国,曾有“坑泉”分东西,汤池亦称东坑泉,后称东汤池。 东汉,汤池归庐江郡舒县。 三国时先属吴,后为魏所辖。 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庐州为庐江郡,郡治建于合肥,汤坑归庐江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庐江郡改为庐州,汤池亦属庐州。唐天宝三年(742年),又改庐州为庐江郡,汤池亦属庐江郡。 北宋时汤池称汤坑泉。 汤池街始建于明朝中叶,因与舒城县交界,当时称为界牌镇。清增汤池镇。清康熙时汤池首列为全县十二镇之一。光绪《庐江县志》记述境西乡有汤池、界牌、大马槽、小马槽等镇。民间对汤池街曾有13户、汤白村、金汤古镇之称。 民国初(1912年),汤池属庐江西乡。 民国三年(1914年)6月至17年(1928年)8月,东汤池隶属安庆道庐江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庐江县第三区。 1949年2月汤池属柯坦区。同年秋马槽乡成立。辖果树、牛冲、伏岭、百花、大塘、松园等。 1952年2月,安徽省撤销巢湖专区,庐江县隶属芜湖专区,汤池区随之归芜湖专区管辖。 1955年12月,南桥区又并归汤池区。 1962年元月,恢复汤池区,大公社划小,汤池、长岗两公社划分为汤池、马槽、果树、石桥、长岗、岳庙、长冲七个公社。 1965年7月14日,庐江县归属巢湖专区领导,汤池区是全县八区之一。 1968年8月,汤池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行使党、政、财、文权力。 1984年4月,汤池区所属各公社更名为乡,大队改行政村。 1992年3月,撤区并乡,撤销汤池区。原汤池、马槽、果树、石桥四乡合并,成立汤池镇人民政府。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汤池镇是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的下辖的镇,位于皖中江淮之间的庐江县西部,地处合肥、六安、安庆三市交界。东与本县万山镇、柯坦镇相依,北与郭河镇、金牛镇为邻,西与舒城县舒茶镇相连,南与桐城市大关镇接壤。北纬31—23,东经117—109。东西横距7.5千米,南北纵距12千米,面积91.9平方千米(2017年)。距庐江县城23千米,距省会合肥70千米。 ===地质=== 汤池镇位于大别山地质的东部边缘,又有郯庐大断裂带通过,构造较为复杂。山区属大别山台背斜前沿沉降地带的晚侏罗系火岩地层,出露有石英正长岩、正长岩等中性结晶岩类和凝灰岩、页岩、千枚岩等泥质岩类,其北侧沉降地带(畈区)上面覆盖较厚的第四系上更新统下蜀组和全新统的松散沉积物。 汤池镇总的地貌趋势为南部和西南部地势较高,东部和北部地势较低,呈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南部及西部(即舒庐干渠以南地区)连绵的低山丘陵,属大别山余脉边缘,海拔高程在80-598米之间。 ===地貌=== 汤池镇的低山丘陵区可分为以中性岩类为主的西南部低山丘陵和以泥质岩类为主的丘陵及山冲、沙谷盆地等地貌类型。 ===气候=== 汤池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春温多变,夏季炎热,秋高气爽,四季气温稍高于世界同纬度地区。一年中尤以夏季雨量集中,多梅雨,但空梅时则易干旱,受大陆热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唐代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庐江县十二乡,汤池是其中一乡。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割庐江、巢县地置无为县后,或省或改,庐江仅存1城5乡,辖19里,汤池属西乡,辖2里。 元代全县19里,汤池辖其中5里。 明代,庐江城乡共20里,嘉靖四十二年,汤池属庐江乡(俱治西北),介于一图(里)和二图(里)之间(汤婆堰在庐江乡一图)。 清初仍沿明末旧制,城乡、里皆设总甲1名,下设小甲10名。 清宣统二年(1910)庐江全县分8区89保,汤池隶属于庐江县第六区,为第六区西乡,驻东汤池镇,下辖9保:汤池、许家冈、荒田塝、沈家山、一棵松、黄栗树、庙冈、十里铺、三十里铺。 辛亥革命后,实行地总制。汤池隶属庐江西乡,西乡辖一、二、三、四图,61甲地总。其下为闾邻,五户为邻,五邻为闾。 民国十九年(1930年),全县成立11个区公所,汤池为八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废地总制,推行保甲制。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9月,庐江县设五区、864保、8735甲,汤池属四区管辖,区公所驻西乡柯家坦,辖186保,1860甲。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县设四区,32联保。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全县仍为四区,改区公所为区署,改联保办事处为乡公所,县辖495保、5933甲。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全县四区三署,45乡1镇。裁撤一区区署,改二、三、四区为泥河、汤池、白山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全县45乡1镇、461保、5172甲。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全县3区45乡1镇简化为22乡1镇,汤池区由14乡简化为汤池、永安、柯坦、陈罗、广寒、郭河、金牛7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全县仍为三区,并恢复为38乡1镇。汤池区恢复为11乡,仍省去原妙光、牛首、笏山3乡。 民国三十五年12月(1946年)至次年3月(1947年),相继将45乡1镇缩编为30乡1镇。汤池乡辖14保。圆觉乡驻西三十里铺,辖10保。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11日,成立城关、白山、汤池、黄泥河4个区和集成镇(即今庐城)。 湖西县民主政府民国36年(1947年)12月成立,,先辖汤池、柯坦、白山、罗埠、盛桥五区,乡级政权尚未健全,县政府机关驻大小马槽、汤池、柯坦一带。汤池区辖佛岭、圆觉2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皖西行署,将湖西县划分为庐江、湖西两县。以庐城西边和西北为庐江县,下辖金牛、汤池、柯坦、城关4区。汤池区下辖汤池、圆觉、百神、妙光四乡,1949年7月湖西并入庐江后,该区随后撤销。 1949年7月,湖西县并入庐江,成立庐江县人民政府,隶属皖北巢湖专署,县以下设区人民政府和中共区委,全县7区67乡,汤池、马槽为柯坦区所辖。 1950年7月汤池区成立,下辖5乡:马槽、汤池、圆觉、二十埠、妙光。8月永桥乡由柯坦区划归汤池区。 1950年7月,县增设罗埠、裴岗、乐桥、汤池4个区。汤池区先辖5乡:汤池、马槽、圆觉、二十铺、妙光。1950年8月将由柯坦区划入罗埠区的永桥乡划入汤池区,1950年12月又将永桥乡划归罗埠区。 1951年全县部分乡(镇)作了调整,是时下辖12区174乡(含2水上乡),5个乡级镇。 1952年1月,汤池区划出一个南桥区 1953年全县17区、201乡、10个乡级镇,汤池区仍辖一个乡级镇(汤池镇)和12个乡。 1955年12月,全县8区1直属镇、99乡、4个乡级街道居民委员会,乡下辖农业生产合作社。汤池区12乡:马槽、汤池、水关、岳庙、虎地、杨陈、长冲、果树、双墩、凤凰、窖山、佛岭。 1956年4月,汤池区有13乡14社1镇,乡下辖社(镇):双墩乡东汤池社、凤凰乡、杨城乡阳城社联里社、窖山乡窖山社、水关乡水关社、曹井乡闸山社永桥社、汤池乡汤池镇中兴社、虎地乡虎地社、马槽乡马槽社、佛岭乡佛岭社、长冲乡长冲社、菓树乡菓树社。其中东汤池社为千户以上的社,余为千户以下的社。1956年11月29日,汤池区的双墩、凤凰、窖山、佛岭4乡撤销。 1958年7月7日庐江县改属六安专区,汤池区是全县八区之一。 1958年12月,汤池区撤销,分为红旗和爱国两个大公社。后改为汤池、长岗公社。 1959年5月汤池公社管委会成立。同年11月12日,全县21个公社(马厂、冶山2个公社除外)分别成立汤池等6个指导点,代表县委领导各社工作。 1961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缩小公社规模,调整公社体制的指示,将全县16个公社划为75个公社、497个大队,隶属于原16个大公社领导(为设区的过渡阶段)。 汤池公社管委会辖汤池、石桥、马槽、果树4个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撤销原16个人民公社,年底恢复区委作为县委派出机构。汤池区辖汤池、石桥、马槽、果树、长岗、长冲、岳庙7个人民公社。 1968年后,县、区、公社、大队分别成立革命委员会,行使党、政、财、文权力。 1980年4月取消“革命委员会”名称,启用区公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等名称,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1981年3月,汤池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汤池区公所。 1982年8月12日,经巢湖行署批准改长岗公社为水关公社,后来长岗公社改为水关乡。 1984年,农村进行体制改革,全面恢复乡级建制。庐江县成立74个乡人民政府,所辖生产大队改名为村民委员会,村下辖村民小组,镇仍辖街道居民委员会,下设居民组。 1985年5月,将金牛、白山、缺口、泥河、汤池5乡改为乡级镇,下辖村和街道居民委员会。 1991年汤池区辖汤池镇、石桥乡、马槽乡、果树乡、水关乡、长冲乡、岳庙乡。 1992年2月,行政机构改革开始启动,实行撤区并乡,汤池区委、区公所撤销,原区辖内7乡(镇)合并为1镇1乡,原果树乡、马槽乡、石桥乡、汤池镇合并为汤池镇,驻地汤池街。1994年底原石桥乡由汤池镇划出,归水关乡(先后改为张王庙乡、万山镇)管辖。2005年4月又将原石桥乡所辖5个村从万山镇划归汤池镇管辖。 1995-2003年汤池镇辖19个村1个街道:果树、江冲、林冲、涂冲、河西、百花、牛冲、大塘、佛岭、汤池、柏老、贾塘、桂岗、松元、傅井、边岗、马槽、罗园、凤凰、河墩和汤池街道居民委员会。 2003年5月汤池镇辖16个村1个街道:汤池村(原汤池村加原柏老村汤东支渠渠西部分)、松元村(原松元村加原柏老村汤东支渠渠东部分)、果树村(由果树河西两村合并)、三冲村(由涂冲、江冲、林冲三村合并)、马槽村(由马槽、牛冲两村合并)、双墩村(由桂岗、河墩两村合并)、中份村(由贾塘、傅井两村合并)、王岗村(由岳老、陷冲两村合并)、大塘村、百花村、佛岭村、凤凰村、(由凤凰、罗园两村合并)、边岗村、金冲村、官塘村、石桥村和汤池街道居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2006年4月再次实行村级机构调整,汤池镇辖12个村1个街道:汤池村、松元村、果树村、三冲村、马槽村、双墩村(边岗村并入)大塘村、凤凰村、中份村、金冲村(官塘村并入)、百花村(佛岭村并入)、石桥村(由王岗村和石桥村合并)和汤池街道居民委员会。 ==人口== 建国前,该区人口无资料记载。建国后,汤池人口发展呈波浪式。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期间,由于粮食紧缺,饥饿者多,非正常死亡普遍,加之人口外流(多为外出逃荒),全区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1962年后,人口增长又趋正常。1964年至1991年间,全区累计出生人口46557人,自然净增长31362人,年均增加1162人。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是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仅1964年至1974年的10年间全区人口增加21481人,年均增加2148,平均自然增长率33.83‰,特别是1964—1969年间,人口平均增长率达43.88‰,1966年竟高达47.87‰。1971年后开始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继而实行一系列人口控制政策,人口增长逐渐趋于舒缓。1978年,汤池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2‰,人口增长得到控制。1992年撤区并乡后,汤池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2002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仅2.71‰,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1994-2005年原石桥乡5个行政村划入万山镇,2005年4月原石桥乡5个行政村划回汤池镇,但从2003年以后的人口统计数据将其计算在内。 2006年,汤池镇人口47397 。截止2010年,汤池镇人口4.77万。 ==视频== 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汤池镇 {{#ev:youku| XMTAwMzE3NjA4 | alignment=center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庐江县汤池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