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隨機
登入
設定
關於 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年岁 的原始碼
←
年岁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年岁</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513701d4c6d80bc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stock.tuchong.com/image/detail?imageId=474307231606505641&source=360tusou 来自 图虫创意网 的图片]</small> |} '''<big>年岁</big>''' 时间[[术语]]。年"和"岁"是同义词,但在[[习惯]]用法上有些[[差别]]。"岁"和"年",在古时是有严格区别的: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称为"一岁";从上一个1月1日到下一个1月1日,谓之"一年"。"岁"是指北斗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的时间(现代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一周时间确定)。"年"为[[回归]]年,又称为[[太阳年]],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年岁 <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f7077b39dadba5a9977a41c373194b89/ 年岁的意思|年岁是什么意思]</ref> 拼音 nián suì 英译 Age 属性 时间术语 出处 《易·系辞》 近义词 年龄、年齿、岁数、年纪、年数、年事 ==概念介绍== '''岁''' "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纪元星名,以"岁"来表示寒暑交替。"岁"以北斗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运转周期,即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摄提)。远古的天皇时代,已有岁时的雏形。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古籍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年)。《尔雅·释天》记载的太岁名称:「大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太平御览》卷17引《释名》曰:"岁,越也。越,故限也,年进也,进而前也,祀巳也,新气生,故气巳也,载载生物也。"《开元占经》卷67引《淮南鸿烈间诂》曰:"斗杓为小岁。(注:)岁之言越历十二辰而行。"《白虎通》岁者,遂也。《说文》:"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从步戌声。"《三皇本纪》:"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 '''年''' "年"为回归年,又称太阳年,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回归年是指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1回归年为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回归年是历法年,显著特点是回归年的时间都是天文学家根据太阳系运行规律提前计算出来的,而且回归的时间采用的是地球表面真太阳时体系。 ==词语释义== '''解释''' 1、年纪 例子:他虽然上了年岁,干起活来可不服老。 2、年代;年头儿 例子:从前遇到荒旱年岁,就得出外逃荒。| 因为年岁久远,大家把这件事情忘了。 3、<方> 年成 例子:他问了我家乡的年岁如何。 '''出处''' ◎年岁niánsuì (1) [age]∶年纪 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南史·虞荔传》 (2) [age;time]∶年代 年岁之中。--[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犹年月。岁,年。 《楚辞·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南朝 宋 谢灵运 《邻里相送至方山》诗:"资此永幽期,岂伊年岁别。" 明 刘基 《帝台春》词:"年岁促,欢去速,意易足,事难续。" (2).指年头。 叶紫 《丰收》:"春分奇冷,一定又是一个大水年岁。" 沙汀 《航线》:"这年岁,少开口啊!" (3).犹年成,年景。 《墨子·七患》:"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 《后汉书·鲁恭传》:"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谷价常贵,人不宁安。" 《儒林外史》第一回:"年岁不好,柴米又贵。" 《中国歌谣资料·南社会饮歌》:"耕田园遇好年岁,收得麻,收得米,捕得鹿且多。" (4).年纪。 《周礼·夏官·司士》:"辨其年岁,与其贵贱。" 贾公彦 疏:"知羣臣在任及年齿多少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见人家后房或北里娼女多隐讳年岁,往往不肯出二十以上。" 康濯 《春种秋收·灾难的明天》:"儿子并且怕他娘,也觉得应该体贴他娘,不敢逼着上了年岁的老太婆逃出去拼死活。"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年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