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7.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常德花鼓戏 的原始碼
←
常德花鼓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常德花鼓戏</big> ''' |- | [[File:常德花鼓戏.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常德花鼓戏 地区;常德全区、湘西、怀化的部分城镇 历史;200多年 所属剧种;湖南花鼓戏 |} '''常德花鼓戏''',为[[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常德花鼓戏,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是湖南花鼓戏由于地域声腔以及民俗乡音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的主要流派之一。流行于[[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如[[常德]]全区、[[湘西]]、[[怀化]]的部分城镇,[[湖北]]南部的[[公安]]、石首、松滋、[[长阳]]、五峰、鹤峰等地。 ==简介== 湖南花鼓戏,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湖南]]花鼓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传统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直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的、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前辈花鼓戏艺人(民间作曲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他们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概括:如"变手法"、"改尾巴"、"换骨头"、"翻上去"、"落下来"、"把板眼扯烂或挤拢"等,实际上就是通过转调、变调、改变调式、音程移位、节奏扩展或者压缩等手法,来创造、丰富了花鼓戏曲调。所谓"变手法",是转调与变奏的结合;"改尾巴"、"换骨头"是改变调式和骨干音;"翻上去"、"落下来"是音程上下移位;"把板眼扯烂或挤拢"就是节奏扩展或压缩。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过去,由于花鼓戏遭受封建迂腐势力的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花鼓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 、《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在常德花鼓戏流行最盛的常德地区,古为三苗、南蛮之地,自古巫风昌盛。三闾大夫屈原曾在这一带改陋词,附巫音,作《[[九歌]]》之曲。民间巫傩之风,绵延不绝。明中叶以来,常德一带民间歌舞活跃,蕴含楚文化的各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为常德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05/12/9090133_276224116.shtml 常德花鼓戏] , 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3-04-05 </ref> [[File:常德花鼓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历史== 据记载,清代道光初年,常德花鼓戏已有了上演夜戏的戏班。1983年春,从常德石门县唐代建筑夹山寺戏残碑中,发现了记载清代中叶常德花鼓戏活动的可靠记载。常德、桃源、汉寿一带俗称为"灯戏"和"喀喀戏",[[津市]]、澧县、[[临澧]]一带叫"花鼓戏",石门、慈利、大庸叫"杨花柳"、"柳子戏"或"下河戏"。本世纪50年代初,演出该剧种的一些专业剧团曾一度命名为"楚剧团",不久,复称"花鼓戏剧团"。该剧种也正式定名为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的演出历史较长。早在清[[嘉庆]]年间, 常德府各地新春灯节时,便已有了"采茶灯曲"的演唱活动。最初演出的多为以小丑、小旦为主角的"二小戏",和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戏"剧目。如石门的《[[瞧相]]》、桃源的《[[捡菌子]]》、常德的《[[圆脚盆]]》等保持了载歌载舞的地方花鼓风格,简单的剧情中,常夹演"盘花"、"采茶"、"望乡"等灯杂曲。石门、汉寿等地多伴随舞狮班子和玩龙班子;桃源、澧县又常在还傩愿中演出,故称愿戏。 ==艺术特点== 常德花鼓戏的声腔,最初是打锣腔。在演唱形式上,是"一唱众和,不托管弦,锣鼓帮腔。"最初的演出形式,是丑角、旦角唱着打锣腔和小调,进行载歌载舞的简单的故事表演。[[四川]]传入的梁山调,与当地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戏曲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常德花鼓特色的声腔正宫调,并以基曲调的可塑性和大筒振腔保调的功能,逐渐替换了打锣腔,声腔内含的板式变化和情绪表现上的潜力,随同大本戏的上演而得到充分发挥;大型剧目也随同声腔的成熟而在常德花鼓戏中盛行。一些大型剧目, 如《[[刘海戏蟾]]》、《[[黄金塔]]》、《[[杀狗寻夫]]》等,经常出现在常德花鼓戏的演出中。音乐表现手段不断丰富,表演程式逐步完善。常德花鼓戏逐渐从丑旦歌舞演唱型的生活小戏,成为了一种行当较齐、声腔较丰富的完整、定型的戏曲形式。 [[File:常德花鼓戏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常德官话是常德花鼓戏的主要舞台语言,但由于其植根于广大农村,除"半台班"受汉戏影响而较注重舞台语言的规范外,一般乡班多间杂当地方言土话。这种语言差异及各地不同的传统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的渗透,尤其是地方大戏剧目的不同影响,使常德花鼓戏在剧目、唱腔等方面,较明显地形成了沅水与澧水两种不同的"路子"。 湖南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4类:1、川调,2、打锣腔,3、洞腔(即师公腔),4、小调。川调,源于山歌及民歌。按调式分为宫调式、羽调式两种,宫调式强调六级音,羽调式强调七级音,花鼓戏味特别浓厚。打锣腔源于哼歌及劳动号子,原来仅用锣鼓、唢呐伴奏,人声帮唱尾腔,得名打锣腔,现在基本上取消了这种帮腔形式。洞腔,源于师道音乐,所以,也称师公腔。川调、打锣腔、洞腔,统称为正调,正调的结构比较方整,大多以"对仗"或"起承转合"为结构形式,反复运用。小调是一些比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调和丝弦小调,表现情绪较为单一。某些小调发展较大,能表现多种情绪,编入了正调。<ref>[https://www.360kuai.com/pc/98f01313961a418f1?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湖南花鼓戏流派之常德花鼓戏简介] , 快资讯 2019-11-24 </ref> ==表演== 常德花鼓戏的表演,生活气息特别浓郁。一些剧目在表演程式上注重日常生活和劳动的模拟,形成了朴实细腻的风格,如《[[唐二试妻]]》中的小旦纺纱的九个程序,《[[南庆犁田]]》中小丑赶牛下田的表演,《[[蓝桥会]]》中旦角汲水等动作,极为细腻、真实。常德花鼓戏的主要声腔正宫调,具有表现力强,音调淳朴,结构简单,口语化,易学易记等艺术特色。它在演唱上的最大特点是,除丑角外,每句句尾匀用假嗓翻高八度,在音程、音域、音色上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剧目== 常德花鼓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传统剧目大约有120余个,其中条纲戏和连台本戏约50个,大本戏35个,其余为中、小型剧目。新中国成立之后,常德花鼓戏移植和改编创作了大量的演出剧目。仅常德县花鼓戏剧团一家,从1952年至1986年,共移植演出了各种古装戏54个,现代戏31个; 创作改编了现代戏和古装戏15个,有些剧目,如《[[嘻队长]]》、《[[尤二姐之死]]》等,在省内、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戏班== 常德花鼓戏的戏班组成,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以巫师坛门结班,此类戏班多集中在澧水流域及沅水的桃源县。二是以行箱本家结班,多在常德、汉寿一带。三是以师承关系组合,这类戏班各地均有,而且一般在艺术上较有规模。清代中叶以后,官府视花鼓戏为淫戏,常被禁演。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少常德花鼓戏艺人与常德汉戏、荆河戏艺人搭班演出,组成了不少亦花亦汉,亦花亦荆的半台班。这种状况延续的时间不短,对常德花鼓戏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如:丰富了演出剧目,完善和规范了舞台表现手段等。 [[File:常德花鼓戏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影响== 流行于沅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戏,受汉戏影响较大,演出大本戏和"条纲戏"比较多,占全部剧目的三分之一以上。多为半台班,并且多冠以汉戏班名。班社的流动性不大,与澧水社班交流很少。由于多演大本戏,表演与唱腔逐渐规范,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出现过一批有成就的艺人。流行于澧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戏, 由于其主要声腔"正宫调"的风格不同,而有[上河调]和[下河调]之分。以慈利、石门为界,澧水下游各地的正宫调称[下河调],音乐结构与风格同沅水一带的正宫调基本相似。澧水上游一带的正宫调称[上河调],当地人又称[柳子腔]。慈利、石门则介乎二者之间。澧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戏极少花鼓高腔戏,条纲戏和连台本戏亦不见。 ==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常德花鼓戏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一批专业剧团相继成立,培养常德花鼓戏艺术家的各类培训也不断举行。在日常演出和各种会演、调演中,一批优秀的剧目脱颖而出。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各地农村的民间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呈现了繁荣的兴盛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常德花鼓戏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尤二姐之死]]》、 《[[黄金塔]]》等剧的录音,《[[嘻队长]]》晋京演出,获得好评。政府主管部门还专门组织了常德花鼓戏教学、录相演出,对该剧种的艺术资料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推动了常德花鼓戏艺术的进步与发展<ref>[https://www.360kuai.com/pc/9713e9521f02f43b3?cota=3&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戏曲名家杨建娥收徒传艺 常德花鼓戏传承后继有人] , 快资讯 2019-04-30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j07594r95g6|480|270|qq}} <center>常德花鼓戏《福寿图》</center> {{#iDisplay:a0902o27mpy|480|270|qq}} <center>常德花鼓戏《乞丐与状元》</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常德花鼓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