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13.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席曼諾夫斯基 的原始碼
←
席曼諾夫斯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席曼諾夫斯基'''<br><img src=https://picx.zhimg.com/v2-7f770bb2cec50e4f73fc4840a21ba079_1440w.jpg?source=172ae18b =CAU"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zhuanlan.zhihu.com/p/163421968 圖片來源]</small> |} '''席曼諾夫斯基'''Karol Maciej Szymanowski,(1882年10月6日-1937年3月29日),[[波蘭]][[作曲家]]、鋼琴演奏家。 說起波蘭這個國家,你會聯想到那位音樂家?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蕭邦]]。然而,在蕭邦之後約30年,有一位與蕭邦之於波蘭同等重要的音樂家誕生,那個人,就是席瑪諾夫斯基。是波蘭最偉大的作曲家。 <ref>[https://read.muzikair.com/tw/periodicalArticles/8cb56f78-c530-4238-9a26-61735ba3f9a4 波蘭貴族音樂家:席瑪諾夫斯基| 讀樂 - MUZIK AIR]</ref> 他的博物館位於扎科帕內。<ref>[https://www.musiker.com.tw/MusicBook.asp?id=33171 論席曼諾夫斯基與波蘭音樂(簡)]</ref> ==生平== 席曼諾夫斯基出身貴族,早年,他在家裡自行學習音樂。 1892 年,席曼諾夫斯基10歲左右,到他的表叔古斯塔夫‧紐豪斯(Gustav Neuhaus)主辦的Elisavetgrad音樂學校學習,他也約在那個歲數開始作曲。<ref>[https://jojoclassicalmusic.blogspot.com/2022/10/karol-szymanowski-140.html 詩書說樂 - 波蘭(蕭邦之後最重要)作曲家席曼諾夫斯基(Karol ... ]</ref> 1896年,於自家(Elisavetgrad;現地名為Kirovograd)附近的音樂院就讀。 1901年,席瑪諾夫斯基搬到華沙,正式進入華沙音樂院,在這段期間,他與Marek Zawirski私下學習和聲課程,而對位與理論作曲則是隨同音樂院保守派作曲家Zygmunt Noskowski學習。 1905年,[[赴柏]]林學習,發起成立波蘭青年音樂協會,創作了一些[[理查·斯特勞斯]]風格的作品,但未獲認可。之後又轉向[[印象主義]]風格。晚年任[[華沙]][[蕭邦]][[音樂學院]]院長,作品多採用民歌。 1927年,席瑪諾夫斯基定居於華沙,並於華沙音樂院專注音樂教育及提高波蘭的音樂環境水平,晚期作品不再直接使用民間音樂。<ref>[https://www.sin80.com/artist/szymanowski 新芭網 - 席曼諾夫斯基]</ref> ==作品== ===早期=== 《音樂會》序曲(Concert Overture,1906) 《第二號交響曲》(1909∼1910) 《第二號鋼琴奏鳴曲》(1910∼1911)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席瑪諾夫斯基造訪[[南非]],這趟旅程也引發他對地中海文化及阿拉伯文化的興趣,異國文化的刺激,幫助他脫離傳統德國理論作曲的訓練與影響,他開始研究[[古希臘]]文化和哲學,進而創作出《神話》這部最為人所熟知的小提琴與鋼琴曲。 1911-1914年,席曼諾夫斯基在維也納逗留期間,他創作了歌劇《哈吉斯》和兩首歌曲《哈菲茲的情歌》,這代表他的第一和第二風格時期之間的過渡。<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63421968 知乎 - 20世紀音樂(六):波蘭民族主義音樂—席曼諾夫斯基]</ref> ===取材自希臘神話的鋼琴作品=== 《Metopes》(1915)、 《Masks》(1915~1916) 《神話》(Myths for violin and piano, 1915),和最為人所熟知的小提琴與鋼琴曲。這首充滿神秘特質的作品,取材自[[希臘神話]],共有三個部份,分別是〈阿蕾杜莎之泉〉、〈納西斯〉及〈仙女與牧神〉。 從這時期作品也可看出席瑪諾夫斯基的「印象主義」特質,音樂色彩豐富,匯集了德布西、拉威爾、晚期的史克里亞賓及德國晚期浪漫樂派特色。 從這些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席瑪諾夫斯基仍深受傳統的[[德國]]作曲技法所影響,隱約有[[華格納]]與[[理查‧史特勞斯]]的影子。 1918年,波蘭獨立,席瑪諾夫斯基回到波蘭,開始自民間音樂取材,也致力於建立波蘭音樂的風格,可說是蕭邦之後的第一人。 他的二十首馬祖卡作品op.50(1924~1926)和兩首馬祖卡作品op.62(1933~1934),在在地呈現了民間馬祖卡三拍子的節奏及自波蘭取材而來的旋律型態,寫作馬祖卡,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向蕭邦致敬。此外,他早年所創作的 ===芭蕾舞劇=== 《哈納謝》(Harnasie, 1923~1931) ===歌劇=== 《羅傑王》(King Roger, 1918~1924),也使得他贏得國際聲譽。 ==評價== 鋼琴家[[阿圖爾·魯賓斯坦]]在自傳作品《我的青年時代》中提到,他收到還是學生的席曼諾夫斯基的手稿——「我們確信會看到一個學童的幼稚的塗鴉。然而,一首前奏曲的頭幾個小節一彈,我們倆的驚訝就難以形容。這是大師譜寫的音樂呀!我們熱切地讀完了所有的手稿,由於意識到我們正在發現一個偉大的波蘭作曲家,我們就越發激動和興奮!他的風格明顯地受到蕭邦的影響,曲式有些像斯克里亞賓,但是已經可以從旋律的線條和大膽、新穎的變調中感受到強有力的、且具有獨創性的個性。」 ==參考資料== [[Category:音樂家]] [[Category:作曲家]] [[Category:波蘭人]]
返回「
席曼諾夫斯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