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0.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帕尔米罗·陶里亚蒂 的原始碼
←
帕尔米罗·陶里亚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帕尔米罗·陶里亚蒂''' | 外文名 = '''Palmiro Togliatti ''' | 图像 = [[File:帕尔米罗·陶里亚蒂.jpg|缩略图|center|[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dCabYbsV&id=44658D611F248DC6BF76C95E0630A6256296AD5E&thid=OIP.dCabYbsVo5ekdi_Fs5SeWwAAAA&mediaurl=https%3a%2f%2fupload.wikimedia.org%2fwikipedia%2fzh%2f9%2f96%2fPalmiro_Togliatti.jpg&exph=240&expw=182&q=%e5%b8%95%e5%b0%94%e7%b1%b3%e7%bd%97%c2%b7%e9%99%b6%e9%87%8c%e4%ba%9a%e8%92%82&simid=608033493564788723&selectedIndex=0&ajaxhist=0 原图链接]]] | 图像说明 = 帕尔米罗·陶里亚蒂 |center | 出生日期 = 1893年3月26日 | 逝世日期 = 1964年8月21日 | 出生地点 = 热那亚市 | 民族 = | 国籍 = 意大利 | 职务 = 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br> 意大利司法部长 }} <big>'''帕尔米罗·陶里亚蒂'''</big>(Palmiro Togliatti 1893-1964),化名艾克利,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前意共总书记,意大利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意大利道路的提倡者。 他的党团一直是意大利议会的第二大党(如果不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压制,就是第一)在他有生之年意共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最强大的共产党。 == 青年时期 == *陶里亚蒂于1893年3月26日出生在[[热那亚]]市一个国家教育机关庶务员的家庭里。父亲安东尼奥·陶里亚蒂先在世俗学校执教,后在当地一所国立寄宿中学当会计。母亲特雷萨·维阿勒是教师,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陶里亚蒂家境清贫,仍勤奋好学, *1911年秋,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都灵大学法学院。他在都灵大学就读期间,就和同学安东尼奥·葛兰西一起,参加了当地的社会主义青年运动。在1911年,加入意大利社会党。被有些人视作“颠覆分子”。 *1915年秋,陶里亚蒂毕业,写作了关于殖民地关税制度的政治经济学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此时,意大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于1916年应征入伍,初时编入步兵兵团,不久派往士官学校学习。5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军官,因患肺病没有到任便复员了。在服役和复员后的一段时间,陶里亚蒂通过葛兰西的帮助及阅读一些外国杂志,逐步了解到世界工人运动特别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思想和活动情况,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 == 战士成长 ==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战争使它元气大伤,负债累累,工业凋蔽,农村荒芜,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因而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战后意大利出现了高涨的革命形势。就从这时起,陶里亚蒂开始了他一生的职业革命家活动。 *1919年初,他在[[都灵]]出版的社会党的《前进!》日报任编辑工作。后来又和葛兰西共同创办了《新秩序》周刊(后改为日报),为该报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领导了由葛兰西倡导的著名的“工厂委员会”运动,试图以俄国[[苏维埃]]为榜样,通过“工厂委员会”这种组织形式,实现工人对企业的监督,并以此作为新的工人政权的萌芽。这个运动得到了都灵等地广大工人的响应,甚至发展到工人占领工厂的斗争。 *1920年3月,为了使工人夺取工厂的斗争发展成全国性斗争,陶里亚蒂在《新秩序》上发表了致意大利全国工人和农民的公开信。他在信中指出,问题在于促进一个全国性的运动,建立“一个足以直接同资方的政府统治机构对抗的新组织”;要警惕老板们互相勾结起来,“无产阶级的团结一致是你们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工厂委员会”运动虽然由于社会党内改良派分子的破坏而遭到失败,但它震撼了整个意大利,有力地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意大利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在此同时,他和葛兰西等同社会党内的改良主义者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斗争中把社会党左派联合为“新秩序派”(以《新秩序》为机关刊物),从而为意大利共产党的诞生作了重要准备。 *1921年1月,社会党在里窝那召开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会上,葛兰西、陶里亚蒂等左派同改良主义者展开了一场尖锐斗争。由于党内“最高纲领派”领导人反对开除改良派分子,左派就与社会党公开决裂,,宣布退出代表大会,1月21日,波尔迪加、葛兰西、陶里亚蒂等共产主义者在里窝那举行新的大会,正式宣布成立意大利共产党。 意共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里,陶里亚蒂主要从事党的报纸工作。1921年夏,开始在罗马负责主编党中央机关报《共产主义者》日报。 *1922年3月在意共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次年,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陶里亚蒂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战后意大利所发生的严重经济政治危机,为法西斯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1919年3月,[[贝尼托·墨索里尼]]组织了第一批[[法西斯]]战斗队。他们利用当时意大利混乱的局势,猖狂地向工人阶级挑衅,到处殴打和残杀工人积极分子,并企图夺取政权。陶里亚蒂经常赶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了解情况,然后在《共产主义者》报上发表通讯和评论,揭露法西斯的暴行,以及反动政府和资本家对法西斯分子的包庇和纵容,号召人民群众起来击败法西斯的进攻。他坚决反对党的领导人波尔迪加所推行的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策略,认为武装的法西斯暴徒是工人和农民的主要敌人,“现在还看不清这些问题的人,是脱离实际的人”。他指出,工人阶级不能孤立地进行反法西斯斗争。“今天如果再错误地让工人们就地进行孤立的斗争,那就会犯下不可宽恕的错误”。他主张共产党和民主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在揭露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同法西斯勾结的同时,陶里亚蒂又强调一心想夺取政权的法西斯与旧统治阶层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当1922年10月社会党内部发生分裂时,他即在《共产主义者》报上提出了同其左翼“最高纲领派”实行团结的主张。1922年10月28日,法西斯党徒举行了所谓的“向罗马进军”。10月31日,墨索里尼夺取政权。之后,法西斯分子加紧对革命运动的镇压。《共产主义者》报被封,陶里亚蒂机智脱险,前往都灵。在都灵,他受到当局通缉,被迫转入地下活动。这时,意共领导波尔迪加继续“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政策,妨碍了党同群众的联系,使党的力量蒙受了严重损失。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意共解除了波尔迪加的领导职务,由[[葛兰西]]担任党的总书记。在意共面临严重危机的岁月里,陶里亚蒂作为葛兰西的战友,为克服波尔迪加的错误政策,确立党在新形势下的正确方针,做了许多工作,实现了意共与社会党左派“最高纲领派”的合并,使党重新获得了发展。 *1925年4月2日,陶里亚蒂曾在罗马的练兵场大街被警察逮捕,“罪名”之一,是组织共产党以“唆使王国臣民武装颠覆国家”。当他正要受审的时候,巧逢7月29日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三世登基二十五周年实行大赦而获释。 == 共产国际 == *1926年1月29日,意共在法国里昂举行了第三次代表大会,葛兰西当选为总书记。陶里亚蒂出席了大会,作了关于工会工作的报告。里昂代表大会后不久,基于意共在白色恐怖局面下日益困难的处境,陶里亚蒂被派往莫斯科,代表意共参加共产国际领导机关的工作。 *1926年11月,葛兰西被意大利法西斯当局逮捕,判处长期徒刑,其他一些党的领导人也落入法西斯之手。这样,陶里亚蒂便于1927年担任意共总书记,成为意共的主要领导人。他在意大利毗邻的瑞士和法国,组织了意共“国外领导机构”,出版理论月刊《工人阶级》,领导转入地下的意大利共产党继续进行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由于陶里亚蒂领导正确,使处于极端困难条件下的意大利共产党扩大了与群众的联系,建立并加强了与各反法西斯组织特别是与意大利社会党的联系。 *1924年起,陶里亚蒂开始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活动家。 *1935年7月,在世界人民面临法西斯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共产国际为了重新研究共产主义运动的各种重要问题,在莫斯科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陶里亚蒂应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邀请,赴莫斯科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工作。会上陶里亚蒂作了《论共产国际在帝国主义者准备新的世界大战的情况下的任务》的报告。提出了“为和平而斗争”的中心任务,为共产国际克服教条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时实现策略的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年中,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使西班牙共和国在内战中的处境越来越困难。陶里亚蒂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委派,作为共产国际代表,前往西班牙。在西班牙期间,他一面协助患病的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霍塞·狄亚士领导西班牙共产党的工作,同时又组织和领导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直到1939年3月25日,马德里沦陷前夕,他才同最后一批共产党领导人乘飞机撤离,经非洲到法国。同年9月,在巴黎被警察逮捕,关押了6个月。获释后,辗转到达苏联。 *1943年7月25日,英、美军队在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法西斯军队迅速崩溃,人民群众和广大士兵反战情绪高涨。随之意大利发生宫廷政变,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被迫下台,由意军总参谋长、保皇党人[[巴多里奥]]上台组织政府。9月9日,巴多里奥政府向英、美盟国投降。意大利投降后,德国出兵占领其北部、中部以及首都罗马,重新扶植墨索里尼建立了傀儡政权。这时,陶里亚蒂提出建立广泛的民族阵线,反对外国占领者及其走狗的斗争口号。 *1944年3月,他回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直接领导意大利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 重建国家 == *陶里亚蒂回到意大利时,国内政治局势极其错综复杂。在意大利领土上,除了英、美军队和德国法西斯占领军外,还存在着两个政权:北意的人民政权和南意的巴多里奥君主政权。在南意,各个党派围绕着保持还是废除君主政体,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根据这种情况,陶里亚蒂在在3月29日召开的意共全国委员会会议上提出,应把政体问题放到能召开制宪会议时再行解决,要把团结一切政治派别并参加对德战争放在第一位,“马上要建立一个民族团结政府”。提出了要把意共建设成为一个“新型的党”的任务。他说:意共“将不仅仅满足于批评和宣传,而且要通过积极的、建设性的活动参加到国家的生活中去”,“要和有影响的民主力量一道使自己担当起争取全国解放和建立一个民主政府的斗争中的领导角色。”意共在意大利各阶层中吸收党员和建立党的组织,在组织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1944年,意共有50多万名党员。到1954年,党员总数增加到200余万,还有接受其领导的43万余名共产主义青年联盟成员。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拥有党员人数最多、最强大的共产党。共产党参加博诺米的第二届政府,他担任了副总理的“荣誉”和“代表性”职务。1945年4月,在意共领导下,北意爆发人民总起义。游击队和起义工人解放了米兰、都灵等200多个大小城市,捕获和处死了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英、美盟军乘机进驻米兰。不久,意大利北部和全国获得解放。 *1946年6月到1947年2月,他是立宪议会议员。1948年4月以后,他一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并担任意共议会党团主席。 *1948年7月14日,意大利一名暴徒企图谋杀陶里亚蒂,开枪将他打成重伤。这一事件发生后,在意大利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全国爆发了总罢工,显示了陶里亚蒂在人民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望。 *陶里亚蒂在战后为反对帝国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进步事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在战后推行分裂欧洲的战争政策,反对意大利受制于美国的外交政策。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发生,他强烈谴责英法对埃及的侵略,呼吁在全世界各地撤除外国军事基地,反对组织分裂世界和引向战争的军事集团,主张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一切争端。在议会活动中,他力主意大利革新自己的外交政策,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要求意大利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意接纳中国加入联合国。 == 著作 == 陶里亚蒂一生留下了为数众多的著作、报告和演说,其中如《论共产国际在帝国主义者准备新的世界大战的情况下的任务》、《意大利共产党》、《意大利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等,都是研究共产国际和意共历史的重要资料。1965年,苏联出版了多卷本《陶里亚蒂选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帕尔米罗·陶里亚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