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23.1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巴龍日追 的原始碼
←
巴龍日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拉萨市''' </p> |- |<center><img src="https://sa.bbkz.net/foru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2017592&thumb=1&d=1486818969"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890017 圖片來自backpackers] </small> |} '''巴龙日追'''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 (拉萨市)|城关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是[[巴龙活佛]]的驻锡地,也是[[多杰雄登]]护法的坛场。<ref>[http://www.gmw.cn/content/2008-05/11/content_766927.htm 从佛教禁、修看第十四世达赖虚伪,光明网,2008-05-11]</ref> ==介紹== 巴龙日追位于[[夺底沟]]西侧的回民公墓(含[[夺底清真寺]])以北,处在山坡高处。巴龙日追是一座很小的寺庙。据《老城史话》记载,该寺是12世纪由尼姑[[玛吉拉珍]]的师傅[[觉顿·索朗]]创建。后来很长时间内,该寺荒废,香火中断。18世纪,[[色拉寺]]卸任[[堪布]][[洛桑达吉]]重建该寺,并在其中讲经。洛桑达吉圆寂后,被追认为第一世[[巴龙活佛]]。自此,该寺成为历世[[巴龙活佛]]的驻锡地。 [[多杰雄登]]在历史上一直是个普通的[[護法神|護法]]。代言[[多杰雄登]]的神巫([[多杰雄登]]附体该神巫,从而由该神巫代言。这类神巫在藏语中称“[[吹仲]]”)的地位也仅属二流,在拉萨及西藏影响不大。1930年代,老的[[多杰雄登]]神巫圆寂,[[西藏]][[噶厦]]发布榜文,寻找新的[[多杰雄登]]神巫。当时,驻扎在拉萨北郊的扎吉[[藏军|藏兵]]团第四营,有位普通的藏兵,被派往[[夺底沟]]电站劳动,一只手卡在电站的机器中,但竟然未被轧断,最终完好地抽出。有人将该奇迹报告[[色拉寺]]的[[帕绷喀仁波切]],[[帕绷喀仁波切]]认为,这只手肯定是金刚力士的手,故而无坚不摧。于是认定这名藏兵为[[多杰雄登]]附体,这名藏兵成了新的[[多杰雄登]]神巫。因有[[帕绷喀仁波切]]及其弟子[[赤江·罗桑意西|赤江活佛]]的支持,赤江活佛后来又成为[[十四世达赖]]的经师,故[[多杰雄登]]神巫的地位迅速上升。[[色拉寺]]上层专为[[多杰雄登]]神巫重修了[[夺底沟]]的巴龙日追,并为他建立了降神用的坛场。他拥有许多侍从、仆役,还有一支规模较大的喇嘛乐队,以为其降神造势。 [[1959年藏区骚乱|1959年拉萨骚乱]],[[多杰雄登]]神巫随[[十四世达赖]]逃往[[印度]]。一段时期之后,流亡的藏人中发生争议,有意见认为,因[[多杰雄登]]神巫过分得势,造成[[西藏]][[噶厦]]的首席神巫[[乃琼护法]](乃琼吹仲)八年不肯开口,故应当恢复[[乃琼护法]]的名誉及地位。在这种舆论压力下,[[多杰雄登]]神巫郁郁不得志,最后在国外圆寂。其儿子洛桑被认定为新一任[[多杰雄登]]神巫,但在流亡政府中已失去原有地位,故来到[[台湾]],在[[台北]]建了新的非常华美的神庙,并拥有许多信徒。1995年,中国大陆藏学家廖东凡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藏学研讨会,其间专门拜访了神巫洛桑及其师傅[[年扎拉]],谈及巴龙日追,洛桑师徒表示非常想回巴龙日追看一看。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 [[Category:227 寺院]]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巴龍日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