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130.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巴铃镇 的原始碼
←
巴铃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巴铃镇 </big> ''' |- | [[File:113820wtpeq4l9lfdcfazz.png|缩略图|居中|[http://data.xyzc.cn/data/portal/201601/26/113820wtpeq4l9lfdcfazz.png 原图链接][https://www.xyzc.cn/article-12332-1.html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巴铃镇 所属地区: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 |} '''巴铃镇''',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东北部,距兴仁市区18公里,距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75公里,距省城贵阳230公里,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兴仁市政府明确规划巴铃镇为兴仁市第一大镇,区域性副中心城区。巴铃镇下辖18个村,3个社区,278个村民小组,镇区规划区面积7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约2.3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2.9 %,分布有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等民族群体。 巴铃镇交通便捷,惠水–兴仁高速公路(都兴高速)、巴铃-百德公路、屯脚-巴铃公路、 [[G354国道]]、惠兴[[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2017年11月,巴铃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ref>[https://www.xyzc.cn/article-12332-1.html 兴仁县巴铃镇:多方参与调解 成功化解矛盾纠纷(附图)], </ref> =乡镇概况= 巴铃镇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等9个民族。国道G354和惠(水)--兴(仁)高速公路横穿境内,交通便利,商贸活跃,市场繁荣,1998年列为贵州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巴铃镇于2012年8月被列为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2014年1月被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评为"贵州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乡镇"、2015年1月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巴铃镇"贵州省2014年度减贫摘帽镇"荣誉称号、2015年3月被评为"省级卫生示范乡镇"。 巴铃镇属较大的山区农业镇,辖区内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洋芋;经济作物主要有辣椒、苡仁米、芭蕉芋、土因、烤烟等,其中辣椒、土烟、苡仁米早已闻名省内外;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锰矿和[[磷矿]],[[煤炭]]早已远销[[云南]]、[[广西]]、[[广东]]等地。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猪、牛、马、羊等大牲畜存栏达36万头(匹),每年外调的大牲畜达2万5千余头(匹),价值150多万元。2006年人均拥有粮食4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50元,10000余人达到了小康水平。 巴铃镇现有自来水厂8个,自流蓄水池46个,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饮水难问题,集镇中心日供水量1500吨左右;有25千伏安降压站1座,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了,村村通电,城乡电价实行"同网同价";有移动通信基站14座;联通基站1座和"小灵通"基站1座。村村通程控电话,公路和电视。城镇广播电视由黔西南州网络公司统一管理,能够收看40多套电视节目的有1500多家。 巴铃镇交通[[四通八达]],有国道G354线和惠水-兴仁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巴(铃)-百(德)油路改造和巴(铃)-白(层)二级油路建设正在建设之中,村村通公路,全镇通车里程达120公里。 ==视频== {{#ev:youku|XNDkwNTQ4NzA3Mg |640|center|<big>巴铃镇航拍视频 </big>|frame}}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返回「
巴铃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