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213.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巴耶济德二世 的原始碼
←
巴耶济德二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巴耶济德二世'''(又译巴耶塞特二世,1448年-1512年)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他的执政时期是从1481年到1512年。巴耶济德二世(12月3日,1447 - 1512年5月26日)统一了奥斯曼帝国,挫败了一个叛乱,很快放弃王位之前他给他的儿子。他是最著名的斯莱姆即为疏散犹太人。从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的公告后,他被[[罗马皇帝]]和伊斯兰哈里发安置在奥斯曼帝国。 巴耶济德二世是个有领导能力的人物。 == 早年生活 == 巴耶济德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七代苏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次子,他的生母是第三皇妃希蒂·缪克里姆哈通--苏丹唯一一位举行过婚礼的妻子(穆罕默德二世其余6位皇妃都是受到册封的后宫婢妾)。穆罕默德二世对于这段强加于自己的婚姻深恶痛绝,不但早早把缪克里姆哈敦打入冷宫,甚至对于身为嫡子的巴耶济德也不假辞色。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穆拉德二世不喜欢穆罕默德二世,穆罕默德二世也不待见巴耶济德。根据现存的资料记载,巴耶济德很小就被迫与生母分离,由后来成为皇太后的第一皇妃阿米娜·古尔巴哈尔哈敦抚养。和父亲一样,不幸的童年经历造就了巴耶济德阴郁内敛的性格,也使他更渴望成为苏丹。 == 王位时期 ==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句诗描述"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人生结局是非常贴切的。这位以征服君士坦丁堡开始闻名于世的"法提赫"苏丹,在刚踏上出征罗德岛的路途时于伊斯坦布尔城外的军营中突然死去。和扶上马再送一程的穆拉德二世不同,穆罕默德二世生前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更没有着意培养哪一个儿子。苏丹最钟意的是第二皇妃古尔莎赫哈通所生的长子穆斯塔法(Mustafa),但这位王子却在1478年先于父亲辞世。穆罕默德二世素来有知人之明,尽管不喜欢巴耶济德,但他实际上很欣赏儿子的才华,内心十分清楚他有能力成为苏丹。大约是相信冥冥之中安拉定会为帝国选择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他把巴耶济德和杰姆两兄弟分别安排在两个距离伊斯坦布尔路程相当的省份任职,谁先回到伊斯坦布尔,谁就是新的苏丹。 当时巴耶济德在阿马西亚当总督,杰姆在卡拉曼省。因为卡拉曼距离伊斯坦布尔更近,所以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二世是想把帝位传给杰姆的,支持这一论据的还有杰姆的政治主张,一直以来穆罕默德二世都是奉行无限的扩张,而杰姆是全力的支持其父的这一主张,但是巴耶济德更倾向于暂时歇止战争,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内部的改革修整,以恢复元气。当然穆罕默德二世没有直接选择杰姆,说明他觉得巴耶济德的主张仍有可取之处,所以给了他一个机会。 这里还涉及到奥斯曼土耳其内部的两大阶级的斗争,即旧土耳其贵族和德米舍梅,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分别支持不同的王子,其中德米舍梅是支持巴耶济德的。为了自己支持王子能够成为苏丹,他们开始阻挠对方王子。旧土耳其贵族代表是当时的大维齐尔卡尼曼奇,德米舍梅的代表是加尼沙里军统伊斯哈克,后来伊斯哈克的计谋成功,延缓了杰姆进入伊斯坦布尔的步伐,而使巴耶济德成为了苏丹。也就是巴耶济德二世。 杰姆失败后,并不甘心,他抵达布尔萨,纠集手下和对朝廷不满的土克曼人发动了叛乱,他宣称自己是安纳托利亚总督,而和巴耶济德"划江而治",即他统治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南的属于亚洲的土地,巴耶济德统治以北的属于欧洲的土地。 巴耶济德当然不容此事的发生,他率领伊斯坦布尔的驻军渡过海峡和杰姆作战,并最终获胜。兵败的杰姆逃到马穆鲁克王国,导致奥斯曼土耳其和马穆鲁克关系陷入紧张。此时是1481年。 次年,杰姆组建新军,从西亚一直逼近安卡拉,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不过杰姆还是失败了,并逃到了罗德岛,寻求圣约翰骑士团的庇护,之后至1495年,欧洲不断派人来和杰姆磋商,欲借助他争夺王位,发动对奥斯曼的战争。1486年,杰姆还与教皇英诺森八世签订了军事合作协议。1495年,杰姆赴罗马会见教皇,正赶上法王查理八世攻击意大利,而被逮捕。法王准备将杰姆送往巴黎,不过杰姆在途中病逝,彻底的结束了内战。 == 内部改革 == 巴耶济德二世在位时期,被称为"帝国的巩固时期",其原因在于他作为苏丹后的政治路线,帝国之前的数代君主,都把开疆扩土作为第一目标,但巴耶济德却把内部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为此他削弱了德米舍梅的权利,加强中央集权,对税收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他力图平衡帝国内部各阶级的利益,缓解矛盾,以使帝国能够稳定的发展经济。1495年,来自杰姆的威胁消除,巴耶济德对内部改革的力度更是加大,除了制度上的变革,他更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所以他经常召集学者讨论关于历史、宗教等话题,又支持伊本·克麦尔撰写《奥斯曼帝国史》,以评述历代苏丹得失,作为借鉴。 可以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早期的文化历史是摆脱游牧民族习性的历史,而巴耶济德大规模的文化改革在个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初步形成了奥斯曼帝国独有的文化骨骼,而其孙子苏莱曼一世,最终建立起完善的文化体系。 == 战争成就 == 巴耶济德尽管看起来像一位文治之君,但他在位时期,帝国的战争亦没有停歇,除了早期和因杰姆而来的十字军作战,后来他还利用奥地利贵族对哈布斯堡家族的叛乱,发动了西征,几乎攻占奥地利全境,不过这种征服只是短暂的。 之后,又与马穆鲁克作战,但没有获胜。 接着帝国和威尼斯作战,战场是爱琴海,帝国本来是没有太大优势的,不过一场暴风影响了威尼斯海军的战力,使得帝国取得了优势,威尼斯无奈之下只能求和,通过谈判,巴耶济德获得了在爱琴海上的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作为回报,他给予威尼斯一定的贸易特权。 与萨法维帝国的冲突,对于信仰什叶派的萨法维帝国,巴耶济德一直保持着容忍的态度,当他们屠杀逊尼派教徒时,巴耶济德仅仅作出谴责,不过当萨法维帝国愈发过分,而煽动帝国边境的土克曼人的叛乱时,巴耶济德终于出兵了,主帅是他的长子艾哈迈德(美国学者斯坦福先生的《奥斯曼帝国》认为艾哈迈德是长子,但我国学者黄维民先生的《奥斯曼帝国》认为考尔库德是长子)。艾哈迈德很快取得了胜利。不过没有进一步作战,而入侵萨法维帝国的本土,即波斯地区。 == 王位之争 == [[巴耶济德]]有四位儿子,分别是艾哈迈德、考尔库德、塞利姆和塞黑沙赫,塞黑沙赫于1511年去世,此时巴耶济德身体已经极度恶劣,其他三位王子开始了激烈的争夺。其中艾哈迈德和考尔库德是在宫廷中结党私营,但是塞利姆却在边境上作战。不过事实证明,远离首都的塞利姆通过一系列对格鲁吉亚的征服取得了军方的支持,反而比在首都斗得焦头烂额的两位兄长,获得了更多的筹码。也迫使巴耶济德最终立塞利姆为继承人。1512年,迫不及待要改变帝国内治政策的塞利姆,回到伊斯坦布尔,指使医生在巴耶济德的药物中下毒,毒杀了自己的父亲,成为了新一代的苏丹(对此争议较大,也说巴耶济德是自然死亡。)[1] ,即塞利姆一世,他展开了帝国的东征时代。
返回「
巴耶济德二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