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74.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巴宰族 的原始碼
←
巴宰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巴宰族''' </p> |- |<center><img src="https://tcnn.org.tw/wp-content/uploads/2018/11/IMG_173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tcnn.org.tw/archives/44839 圖片來自org] </small> |} '''巴宰族'''('''Pazéh'''、'''Pazih'''、'''Pazeh''';'''巴則海族'''、'''拍宰海族'''),清代稱為'''散毛番''',為[[台灣]][[平埔族]][[台灣原住民|原住民]]。其中以[[岸裡社]]最為強大。主要居住在台灣中部[[埔里盆地]]愛蘭地區,目前仍保有族語[[巴宰語]]及傳統文化。 ==巴宰族起源與沿革== 巴宰族原本分布於今[[臺中市]][[豐原區]]、[[神岡區]]、-{[[后里區]]}-附近較靠內陸的區域,約略位置是以豐原為中心,北至[[大甲溪]]河岸,東到東勢角(今[[東勢區]]),南至潭仔墘(今[[潭子區]]),西則到達[[大肚山]]山麓的橫岡一帶。16世紀中,主要部落有[[岸裡社]]、[[烏牛欄社]]、[[朴仔籬社]]及[[阿里史社]]等四至五個社。1699年,岸裡社還曾協助[[清朝]]「平定」吞霄社叛亂([[吞霄社事件]])。19世紀,因[[郭百年事件]]遷入今[[南投縣]][[埔里鎮]]。[[咸豐]]年間,[[臺灣總兵]][[吳光亮]]開山撫番時、在「埔裏六社輿圖說略」有載:「 …屯番中亦有散毛番者約千餘人…。」其中之「散毛番」乃指巴宰族,而散毛即蓬髮之義。 ==割地換水事件== 所謂的割地換水就是以地權換水權之意,即巴宰族用土地與漢人交換灌溉用水的事件。 ==族群正名運動== 巴宰族人在近年也積極發起正名運動,希望獲得官方承認。 大約20年前巴宰族人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理事長潘英琦的大伯與父親潘大州即開始復名運動,近幾年來潘英琦等族人向[[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申請正名列入原住民族群,雖然因為資料不足而未能成功,仍表示不放棄正名的決心。<ref>{{cite web |author1=謝明俊 |title=巴宰族人要正名列入原住民族群 |url=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1109002487-260405?chdtv |website=中時電子報 |publisher=中國時報 |date=2019-11-09|accessdate=2019-12-15 |archive-date=2019-11-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111092113/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1109002487-260405?chdtv |dead-url=no }}</ref> 個別族群身份的認定,基本上可以直接去戶籍所在地的戶政事務所調閱[[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所遺交下來的戶籍資料,在日治時期戶籍謄本上「種族」一欄有登錄種族別<ref>歷史,我們還沒有名字,[http://www.wretch.cc/blog/Musuhapa Musuhapa Siraya - WRETCH] </ref>。「種族」一欄種族別依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閩南人與客家人分別註記為:山地原住民註記為「生」(生蕃)、平地原住民註記為「熟」(為「熟蕃」,指平埔族)、福建祖籍的註記為「福」、廣東祖籍的註記為「粵」或「廣」。 ==族系分支== 巴宰族屬台灣南島[[平埔族]]群,族群外表的最大特徵是成年人的身高比一般台灣南島原住民來的高,約在170cm以上。巴宰族又可分為巴宰本族(Pazih)以及[[噶哈巫族]](Kaxabu)([[朴仔籬社]]則屬噶哈巫族)。以地區分類而言,[[豐原區|豐原]]以西為巴宰本族,以東五社為噶哈巫族。巴宰族人遷入埔里後,住在[[烏牛欄台地]](愛蘭台地)多為巴宰族;居住於[[眉溪]]流域旁之眉溪四庄([[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崙]])則為[[噶哈巫族]]。 兩族因為族語可互通及文化相近,故依據[[伊能嘉矩]]之分類仍把它歸為同一族。為了解決噶哈巫族和巴宰族的族名紛爭,賴貫一牧師希望以Abuan(阿霧安)這個名稱來整合二族。最後一位以[[巴宰語]]為母語的人士為2010年已故的愛蘭地區[[潘金玉]]女士;眉溪四庄則為已故之[[潘郡乃]]先生之後裔[[潘永歷]]先生及其他噶哈巫長老仍會使用[[噶哈巫語]],甚至仍會唱噶哈巫古調「憶祖之歌」(ayan;愛煙)。 [[風潮唱片]]所出的巴宰族音樂〈巴宰族(噶哈巫族)Ayan之歌〉,即是音樂學者吳榮順從四庄採集得到。 [[噶哈巫族]]在埔里俗稱「眉溪四庄番」,正因為當地人承襲祖先驍勇善戰的精神。[[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多為義勇軍,能與鄰近的[[泰雅族]]抗衡。故也在[[埔里鎮|埔里]]流傳一句話「四庄正是番」。該族的過年稱為「[[番仔過年]]」或「姓潘的人過年」為[[農曆]]十一月十五左右舉行。並製作傳統食物「[[阿拉粿]]」,及舉辦「[[牽田]]」(mahalit)、「[[抓大魚]]」、「[[走標]]」(maazazuah)等族群傳統活動。 ==語言走向== 《[[隋書]]》:[[東夷]]列傳、[[流求國]] 唐[[魏徵]]所著的《[[隋書]]》(公元636年成書),在日籍台灣[[平埔族]]學者[[伊能嘉矩]]《[[台灣文化誌]]》(第一篇)的考證中發現許多[[巴宰語]]的詞彙: *歡斯(Kaishi):族長姓。 *渴剌兜(Harato):族長名。 *可老羊(Karaohu):司祭頭目名。 *多拔荼(Taatar):女性族長尊稱,漢譯「大老媽」。 *波羅檀(Paradan/Haradan葫蘆墩):即今[[台中]][[豐原]]。 *鬥鏤(Tuull/Haohi):松樹、榕樹。 *鳥了帥(Lakelakehal):番社壯丁團。 *低沒檀(Tomol):洞名,地近大甲溪一帶。 *歡斯(Kaishi)老模(Damori/Ramori):族長嫡長子名。 *島槌(Taut):族長庶子名。 *琉球(Riukiu)澳:即今[[三貂角]](San Tiago)。 *鹿港(Rokauan):今同名。 *夷耶久(Yaku/Luku):琉球。 荷蘭時期以後,十七世紀荷蘭殖民時代以前台灣原住民語言沒有任何書面記錄,因此只能用語言學的方法推測早期歷史。[[道卡斯語]]、[[巴布薩語]]、[[巴布拉語]]、[[洪雅語]]之間的關係較近,彼此從同一語言分化出來的時間可能不到1000年。巴宰語與這些語言的關係比較不清楚。與前四者相比,巴宰語與賽夏語的關係較近。因此巴宰語與[[賽夏語]]的共同祖語跟前四者的共同祖語彼此分化的時間又要更早。 巴宰族原分佈在台中內陸一帶。1804年潘賢文率領部分[[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布薩族]]、[[洪雅族]]、巴宰族人[[羅東城隍廟|遷至宜蘭]]。1814年發生郭百年事件,埔里原住民勢力衰退。1823年,埔里的原住民[[邵族]]為求自保,邀請包括巴宰族在內的平埔族人遷入埔里。對於巴宰語的研究是從十九世紀開始的。最初幾位研究者是Steere(1873年)、[[伊能嘉矩]](1897年)、小川尚義(1923年)。當時使用巴宰語的人還很多。Steere紀錄了詞彙表與28個句子。伊能嘉矩紀錄了一篇文本與一些詞彙。小川尚義紀錄的詞彙表較長,並且根據他所收集的句子,作出了初步的語法分析。伊能嘉矩與粟野傳之丞的《台灣蕃人事情》(1900年)指出巴宰族已漢化,但仍使用巴宰語,並將之劃入平埔族。<ref>{{cite web |url=http://www.twcenter.org.tw/g02/g02_06_02_04.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2-08-25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6205633/http://twcenter.org.tw/g02/g02_06_02_04.htm |archivedate=2016-03-06 }}</ref> 1960年代及1970年代的研究者包括[[土田滋]](1969年)、費羅禮 Raleigh Ferrell(1970年)、[[李壬癸]](1978年)。這個時候,巴宰語只剩下一些年紀較大的人還記得。土田滋紀錄了兩篇短的文本、兩篇長的文本、及大量詞彙。Ferrell紀錄了一些基礎詞彙、對話、及構詞型態。李壬癸紀錄了一些詞彙、一些文本,並做了初步的格記號系統的分析。<ref>{{Cite web |url=http://www.soas.ac.uk/taiwanstudies/eats/eats2008/file43252.pdf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2-08-25 |archive-date=2014-04-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27190940/http://www.soas.ac.uk/taiwanstudies/eats/eats2008/file43252.pdf |dead-url=no }}</ref> 2010年5月時,巴宰語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瀕危語言地圖》列為世界上最[[瀕危語言|瀕危]]的18種語言之一,巴宰語當時在全球只有一位使用者的情況已維持多年。 對於這樣的說法,2010年5月南投縣[[巴宰族文化協會]]理事長潘文輝說,[[聯合國]]沒有深入調查,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這幾年來巴宰族人在[[專家]][[學者]]的協助下,現在[[小孩]]加[[大人]]至少有10多人會說巴宰語,已經不是只有一位耆老會說族語的情況了。 2010年,[[潘金玉]]去世,巴宰語消亡。巴宰語目前並無第一語言使用者,但有語言復興運動。 ===語言瀕危=== 巴宰語面臨最嚴重的失傳問題,最後一位以巴宰語為母語的人士為2010年已故的愛蘭地區[[潘金玉]]女士,大部份巴宰族人被台灣福佬漢人同化。1914年出生的潘金玉,生前全力投入「巴宰語」的復甦運動。2001年潘金玉協助[[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李壬癸]]院士、及日籍學者[[土田滋]]編纂成《[[巴宰語詞典]]》,以及由族人王潘美玉自編小辭典《阿嬤阿都努的巴宰話語》<ref>{{cite web |author1=邱國榮 |title=巴宰族耆老講述母語復振經驗與成果 |url=https://tcnn.org.tw/archives/57215 |website=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TCNN |publisher=台灣教會公報 |date=2019年8月15日 |accessdate=2020年1月12日 |archive-date=2019年8月15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815160518/https://tcnn.org.tw/archives/57215 |dead-url=no }}</ref>。<br /> 2010年5月南投縣[[巴宰族文化協會]]理事長[[潘文輝]]說,這幾年來巴宰族人在[[專家]][[學者]]的協助下,現在[[小孩]]加[[大人]]至少有10多人會說巴宰語,已經不是只有一位耆老會說族語的情況了。 然而,現今巴宰語已無第一語言使用者。目前南投埔里愛蘭教會每星期六上午都有在教授巴宰語<ref>[http://www.nownews.com/2010/05/20/91-2605507.htm 聯合國列嚴重瀕危的語言 台灣巴宰語在其中] ,2010年5月20日.</ref>。 ==紋面== 清代彰化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是:「'''岸裏'''、'''掃栜'''、'''烏牛欄'''、'''阿里史'''、'''樸仔離'''番女繞唇胳皆刺之點,細細黛起,若塑像羅漢髭頭,共相稱美,又於文身之外,別為一種<ref>清代彰化縣志</ref>」,推測在過去有類似泰雅族的[[紋面]]文化。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巴宰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