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37.20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左冯翊 的原始碼
←
左冯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左冯翊.jpeg|有框|右|<big>左冯翊</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03/34c5340c866d469786dcf89b8568f071.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24594938_12014027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左冯翊''',官名兼行政区名,[[汉代]]三辅之一。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guanzhi/3/11423rz.htm 右扶风介绍_历史官职],词典网</ref>,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 ==基本内容== 官名,亦为行政区名。为汉代三辅之一。秦以内史掌治京师,[[汉武帝]]时分置左右 内史。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将左内史更名“左冯翊”,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于郡守。按《[[汉书]]》载共辖:13城,户37090,口145195。职掌相当于郡太守,辖区相当于一个郡,约当今陕西[[渭河]]以北、 泾河以东、 洛河中下游地区,因地属 畿辅,故不称郡,东汉移治高陵(今 高陵县西南)。三国魏时去 左字改辖区为 冯翊郡,官名为冯翊太守,移治 临晋(今大荔)。 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历史沿革== 秦以内史掌治京师,汉武帝时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东北),相当于郡守。案《汉书》,共辖13城,户37090,口145195。职掌相当于郡太守,辖区相当于一个郡,辖24县<ref>[http://mini.eastday.com/a/180517080706373.html 汉代的京官有哪些: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和司隶校尉都负责哪里],东方资讯,2018-05-17 </ref>。约当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北洛河)中下游地区,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东汉]]移治高陵(今[[高陵县]]西南)。 [[三国]]魏时去“左”字改辖区为冯翊郡,长官名为冯翊太守,移治临晋(今陕西[[大荔县]])。晋武帝时(265-290),始更名为大荔县。此后地名变更频繁,西魏改为同州,唐天宝初年(742年)曰冯翊郡,至乾元三年(758年)复改为同州。 ==史料记载== 左冯(píng,辅佐之意)翊(yì),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属塞国,二年更名河上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左冯翊。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县二十四:高陵,左辅都尉治。莽曰千春。栎阳,秦献公自雍徙。莽曰师亭。翟道,莽曰涣。池阳,惠帝四年置。□□山在北。夏阳,故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名。 《禹贡》中梁山在西北,龙门山在北。有铁官。莽曰冀亭。衙,莽曰达昌。粟邑,莽曰粟城。谷口,九□山在西。有天齐公、五床山、仙人、五帝祠四所。莽曰谷喙。莲勺,鄜,莽曰修令。频阳。[[秦厉公]]置。临晋,故大荔,秦获之,更名。有河水祠。芮乡,故[[芮国]]。莽曰监晋。重泉,莽曰调泉。□阳,□□,景帝二年置。武城,莽曰桓城。沈阳,莽曰制昌。 德,《禹贡》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强梁原。洛水东南入渭,雍州浸。莽曰德□。徵,莽曰泛爱。[[云陵]]。昭帝置也。万年。高帝置。莽曰异赤。[[长陵]],高帝置。户五万五十七,口十七万九千四百六十九。莽曰长平。[[阳陵]],故弋阳,景帝更名。莽曰渭阳。云阳。有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三所,越巫襄□祠三所。 ==视频== ===<center> 左冯翊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汉代印章之左冯翊丞官印</center> <center>{{#iDisplay:q0816cjk47q|560|390|qq}}</center> <center>京兆尹名字有渊源,耳目一新环境满分</center> <center>{{#iDisplay:o0895p3oipz|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返回「
左冯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