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28.1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岳西高腔 的原始碼
←
岳西高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岳西高腔</big> ''' |- | [[File:岳西高腔.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岳西高腔 分类;戏剧 地区;安徽安庆市岳西县 溯源;青阳腔 荣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蒋小送 王琦福 代表曲目;《拜月》《过府》《荆钗记》 |} '''岳西高腔'''属[[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地方古稀有剧种,是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古青阳腔遗脉,其形成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史载,明末清初由文人商儒将青阳腔传入岳西,由乡士集中在私塾教习高腔,并组班结社,活跃于民众之中。至清光绪年间,青阳腔全面融入境内各民间灯会,与本土民俗文化相结合,孕育成岳西高腔。 岳西高腔保留着250多出高腔剧目和100多出唱腔录音。《[[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书中保留着大量关于岳西高腔的艺术音乐资料。它对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有突出的学术研究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戏曲专家称为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岳西高腔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岳西成立了岳西高腔传承中心,专注对高腔非遗的文化挖掘和发扬。[[蒋小送]]和[[王琦福]]两位民间老艺人是岳西高腔的代表传承人。 ==剧种简史== 岳西高腔,原称高腔。高腔是戏曲一个声腔系统的总称,除岳西高腔外,还有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而这些高腔与岳西高腔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岳西高腔是明代中叶风靡全国的青阳腔传入岳西后,与当地民俗、民间活动结合而成的。[[安徽]]籍著名作曲家[[于光远]]说:岳西高腔延续了青阳腔的演唱形式,即"围鼓坐唱",唱腔的基本结构是腔、滚结合。岳西高腔是单一声腔剧种,独居山林几百年,始终沿袭传统演唱风格,保持古风古韵。 ===传入=== 岳西高腔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岳西被发现,1957年由文化部定名。它是曾于明代中叶风靡全国的青阳腔的遗脉。 青阳腔不断丰富、发展和壮大,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已红遍天下,与中国南戏四大声腔之昆山腔并驾齐驱,时人呼之为"时调青昆"。其时南北书商也争相刊刻青阳腔剧本集,并誉之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与池州府仅一江之隔的安庆府人文环境相同,民间习俗相近,有着肥沃的戏曲土壤,势所必然地较早成为青阳腔的流布之区。其时,在安庆府平原地区各岳西县乡村、民间灯会、乡间民俗活动及乡土文人中都有青阳腔的演唱活动。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为皖河源头,于1936年始建岳西县,析潜山(北乡)、太湖(北乡)、舒城(西乡)、霍山(南乡)四岳西县各一部组成。境内山高岭大,交通不便,处在较封闭的状态。据考查:岳西最早传入高腔的是原"潜北"地区,区内有潜水自山里穿潜、怀两岳西县注入长江,昔日为山区对外文化、经贸交流的主要通道。"水路即戏路",明末清初之际,潜水上游的柳畈、菖蒲、五河等地,在外做官、任职、求学、行医、经商的文化人,频繁往来出入于皖河流域的安庆、石牌等高腔盛行之区。出于自身对高腔艺术的爱好和家乡民俗、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渐将高腔传进山区。<ref>[https://www.sohu.com/a/335240355_114731 岳西高腔两部经典折子戏将亮相展演周] ,搜狐 2019-08-21 </ref> ===发展=== 自青阳腔传入岳西地域,按其活动方式可分为"文人围鼓"和"舞台演出"两个阶段。 早期传入的演唱形式是"围鼓坐唱",起先传唱者不多,待入清之后,逐渐扩展,至乡土文人较集中的私塾,由塾师教学童习唱。清康熙年间五河沙岭乱弹腔名伶崔学京(1669-1730年),就是少年时先在家乡随塾师学唱高腔,而后才出山从事职业演艺生涯的,这是小规模散唱的典型实例。 岳西县境内组成班社公开演唱,始于清乾隆、嘉庆之间:其时,柳畈的[[柳荣]]获(1784-1839年)的七位胞兄弟(均文人)组成高腔围鼓班,在当地公开演唱并续传后人。稍后,道光早期,五河[[王达三]](1808-1893年,清监生)、[[王曰修]](清举人、知岳西县)和[[王炽远]](军功六品)的六位胞兄弟(均监生)共十余人,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围鼓班,在五河、桃李演唱并续传文友。嗣后,潜北境内的茅山、小河南、向山、斑竹等数十处高腔围鼓班相继组成。 这些围鼓班成员,全是文人学子,有举人、贡生、国学、监生、庠生学衔者过半,各班领头人多是赋闲官员、缙绅及塾师、郎中等。他们社会影响较大,具备较优裕的条件从事高腔演唱、研习与传播,许多人还是制曲、唱曲高手,技艺精到,唱腔板路规正。他们视唱高腔为雅事(称唱"曲子"),是文友之间的自娱自乐。所唱剧目是文词典雅、唱腔优美的明代文人传奇剧之精彩单出。间或在当地元宵灯会或某些喜庆场合演唱几支"喜曲"(高腔中专用的吉祥喜庆之曲),以因应民俗文化之需。因其演唱形式仅是"围鼓坐唱",时人称之为"文人围鼓"。这是岳西高腔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围鼓坐唱"这种演唱形式,属曲艺范畴,有"以说唱叙述故事"的特点,与戏曲的"以歌舞演故事"有所不同。然而"围鼓"是早有流传的,道光元年(1821年)的湖南《辰溪岳西县志》有"城乡善曲者,遇邻里喜庆,邀至其家,唱高腔戏,配以鼓乐,不妆扮,谓之'打围鼓',也曰'坐场'。士人也间与焉"。后来岳西县内各地围鼓班大有发展,至光绪中期数以百计,成员达千人以上。此期成员已不限于文人圈内而扩大至社会各阶层,但"围鼓坐唱"这种形式传承至今,是乡村主要演唱形式。 岳西高腔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化妆登台表演高台大戏。清光绪五年(1879年)冬,五河[[王达三]]、[[王曰修]]等捐资,请一外来(皖江地区人,由石牌进山)[[倪姓]]高腔艺人,在五河开设科班,教授王姓族中子弟。此人原就艺于京城某职业大班,因太平天国时期局势混乱散班后便浪迹江湖。他技艺不凡,文武兼备,各行当精通,唱做均佳,教戏成果显著,光绪六年(1880年)春节,其弟子便在灯会登台表演。倪某一住三年,教唱高腔戏号250余出(号称300出);培养了[[王友贤]]、王德冈、[[王尊贤]]等青少年,拿手戏有:《[[逼嫁]]》、《撬窗》、《扯伞》、《拜月》、《书馆》、《捧盒》、《[[夜等]]》、《秋江》、《百花赠剑》、《思妻》、《[[骂齐]]》等折子戏及《黄天荡》等武戏。接着,王达三等又出资添置衣箱设备。这样,一个行当齐全、设备较完善的五河高腔班得以组建。五河班一枝独秀,不仅在本地献艺,还常应邀至潜、太、英、舒、霍诸岳西县毗邻地区巡演和传艺带班,桃李、河南、田头、斑竹等一批能登台唱高腔戏的班社相继建立。其间,双畈的汪顺香从长河流域传入高腔围鼓进入民俗活动演唱,白帽徐永和(中医、塾师)则率族中青少年,从石牌将皮影戏(唱高腔)传回家乡,巡演于英、太边境地带。 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两种形式的高腔班遍布岳西县内城乡各地民间灯会,仕农工商无不以唱高腔为乐事,一时蔚成风习。正如五河高腔戏联所云:一曲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 在经历清末民初20余年的停滞之后,民国十四年(1925年)起再度兴盛一时。涌现五河、桃李(组合班)、白帽、斑竹、田头、柳畈、小河南等二十多个各具特色的高腔班社,出现了王会明、储卓南、王再成、蒋希亮、柳帮举、杨根三、徐东木、余道龙、何华东等一大批享誉一方的出色艺人。 ===衰落=== [[File:岳西高腔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此后,由于大别山区连年内战,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弹腔、黄梅戏逐渐兴盛而带来的冲击,更因为岳西高腔班社均属各地民间灯会,战事频繁,天下不太平,导致民间灯会纷纷停办,这就使依灯会而生存的高腔失去核心平台。灯会高腔班其功能是配合当地民俗活动,全在自娱自乐,没有以商业活动为目的的职业戏班。这种体制能使高腔长期扎根于乡村并能维持高腔艺术形式少有变化,但艺术失去竞争却难以发展。诸多因素造成岳西高腔在建国前夕,处在濒危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五河王会明率五河高腔班于1950年冬就唱高腔戏庆祝翻身解放,引起岳西岳西县委对这一古老剧种高度重视。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大力抢救和扶持。自1952年起,文化干部就开始在乡村搜集高腔剧目,采访老艺人,选派王会明出席安庆地区老艺人座谈会;组织业余高腔剧团,选拔优秀节目出席岳西县、地、安徽省展演及会演调演;接待王兆乾、陆洪非等安徽省内外专家采访,得到安徽省、地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与关注。1959年5月,安徽省批准成立专业的岳西高腔戏剧团。地区文化局选派陈华轩、罗爱文等专业骨干支援,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培养26名青年演员,排演了6种10出高腔折子戏向地委汇报演出,其中《[[思春]]》、《拜月》、《抱妆盒》选为参安徽省向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节目,颇得好评;《[[安徽戏剧]]》发表了中共岳西岳西县委宣传部长冯长禄的署名文章《青阳腔长出了绿叶》。其间,高腔剧团剧目组搜集整理校订明、清抄本,集成岳西高腔剧目200余出;记录高腔老艺人的唱腔资料;剧团老艺人应安徽省徽剧团之邀赴肥口授高腔音乐资料。此外,剧团还进行了乐队体制改革(增加管弦民乐)和男女声分开演唱等许多艺术改革实践。其中,《[[匡孤]]》的新编唱腔,其典型唱腔已被时白林等多位黄梅戏作曲家选为创作素材,为舞台剧、电视剧、电影戏曲片作曲。1960年10月,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岳西县高腔剧团并归岳西岳西县剧团,1964年冬古装戏被封箱,岳西高腔在城乡的舞台演出遂告中断。在"文化大革命"中,城乡所存岳西高腔剧目、音乐资料被视为"四旧"而焚毁殆尽。 ==剧种保护== 岳西高腔历经400余年发展,其剧目、音乐和演唱形式、生存方式,均已烙上明清时代的文化印记,存储着明清戏曲的古老信息,是明清戏曲艺术的"活体"。此外,岳西高腔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深深融入岳西的民俗文化之中。因此,岳西高腔有着戏剧学、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艺术欣赏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岳西县文化部门再次着手抢救高腔艺术遗产,在白帽、五河率先恢复高腔演唱小组,接着柳畈、田头、茅山、向山、菖蒲、横河、道义、双畈等地高腔艺人也在组班演唱,部分艺人还新收艺徒,岳西高腔在民间再度薪火相传。 1985年,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国务院"十大集成志"编纂工作启动,给岳西高腔的全面抢救保护,带来绝好的时机。岳西县文化局迅即抽调专业人员组成编辑班子,对岳西县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尤其对岳西高腔展开重点深入系统的资料采集与理论研究。重新搜集高腔剧目,记录、录制高腔音乐资料,在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研讨,在剧种史、剧目、音乐、演出、习俗等方面建立起较完整的理论,撰写有关岳西高腔百余篇志书释文和记录的百余首唱腔曲谱及部分折子戏,分别入编国家《[[戏曲志]]》、《戏曲音乐集成》、《曲艺志》、《曲艺音乐集成》以及多部地方志、专业志,已由国家出版社陆续出版。其间,班友书撰写的岳西高腔辞条入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等多部国家辞书;岳西与[[安徽]]省、安庆市艺研单位合作将现存岳西高腔剧目编成《[[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卷);岳西县研究人员撰写的多篇岳西高腔学术论文,数次出席国家学术研讨会或由国家学刊发表、出版;多位参加编纂集成志书或撰写高腔论文的专业人员,多次获部、安徽省相关单位及学术团体的表彰与奖励;《[[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及安徽省安庆市党报发表多篇专题文章呼吁保护抢救岳西高腔,推介为此做出成就的人物;安徽省、安庆市电视台分别为岳西高腔制作专辑在各自戏曲栏目播出;文化部门、高腔演唱者多次接待北京、上海及安徽省内外专家来访,进行了学术交流。这一切,为岳西高腔的活态传承搭建了稳实平台。 2002年,五河高腔围鼓班老艺人的"围鼓坐唱"与岳西县剧团的高腔折子戏《[[过府]]》,同时参加岳西县"民间文艺展演",在城乡引起良好反响,从而激活了沉寂38年的高腔演出活动。《[[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拍摄专题,为抢救岳西高腔发出呼吁;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录制"岳西高腔专辑"播出,予以呼应;此期还整理改编的高腔折子戏《龙女小度》参加全安徽省"小戏调演",阔别43年的高腔古剧在安徽省城高调亮相,博得好评。共7人获得演出、音乐、演员三个奖项。这些都对岳西高腔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推介作用。 2005年,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年。同年7月,安徽省文化厅确定岳西高腔为安徽省级首批申报项目。岳西的申报材料分别以文字和电视画面,全方位阐述和展示岳西高腔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与现状、现存艺术遗产和今后的保护规划。安徽省专家组对岳西高腔这一申报项目及申报材料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同年12月国家文化部向全国公示。2006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岳西高腔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年10月,岳西县政府专设"岳西高腔艺术中心",作为保护工作的专门机构;2008年6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蒋小送]]和[[王琦福]]两位老艺人为首批"非遗"项目(传统戏剧)岳西高腔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岳西县政府特批恢复岳西高腔剧团建制,与岳西县黄梅戏剧团一个单位两块牌子。2010年,岳西县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中,为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将岳西高腔艺术中心和岳西高腔剧团合并,成立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至此,岳西高腔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步入一个新阶段。 岳西县高腔剧团作为专业保护单位重在舞台演出。近几年,岳西县内在外安徽省安庆市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及送戏下乡,都安排有高腔戏的演出,"旅游节"、"民俗文化节"、"同乡会"等都见高腔古曲的倩影。在艺术上还选择部分剧目配置新型乐队,审慎的进行艺术改革,促其登上"大雅之堂"。2006年,改编《戏仪·夜试》应邀参加中国(安庆)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主题晚会展演,古老的高腔艺术首次登上央视荧屏。<ref>[http://cul.anhuinews.com/system/2019/09/20/008237028.shtml 岳西高腔:弘扬传统文化 绽放古老非遗] , 中安在线徽文化 2019-09-20 </ref> ==代表剧目== 岳西高腔现存250多个剧目,演出的剧目分为"正戏"与"喜曲"两类。 ===正戏=== [[File:岳西高腔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正戏"占绝大多数,"正戏"以明传奇为主,能充分体现青阳腔剧目的文学价值与艺术造诣。其中,明代传奇剧200余出,含五大传奇经典剧目《[[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琵琶记》等近五十种;文武兼备,门类齐全,风格多样,充分展示岳西高腔剧目的文学价值、文化品位和艺术造诣。历史剧多连台大戏,如。"三国"、"隋唐"、"水浒"、"岳传"等;宗教、神话戏较少,有《[[劝善记]]》、《长生记》、《大度》、《小度》等。 剧目的最大艺术特征,是打破原曲词的"曲牌体"结构,使其通俗易懂,增强艺术表现力。这些剧目均以单折出现,每剧保存的出数多少不一。"正戏"的最大艺术特征是"滚调"的充分运用。这一变革,形成一种新型的戏曲文学体制,促进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岳西高腔剧目从而在中国戏曲文学史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喜曲=== "喜曲"现存70余目,可分赐福、庆寿、送子、进宝、灯会、家教、贺屋、贺婚、饮宴等10个类别,所唱均为颂祝、吉庆之词,主要用于民俗文化活动中的围鼓坐唱、彩唱、走唱,其内容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但凡民俗文化各类事项,高腔喜曲都有与之对应的曲目,最能体现其社会功能。喜曲服务于民俗,民俗需要喜曲,二者相得益彰。 "喜曲"固定剧目有《[[天官赐福]]》、《小赐福》、《五星下界》、《闹绣》、《金榜》等近三十出。它的结构简单,多颂祝之词,风格古拙。一部分如《[[九世同居]]》、《八仙庆寿》、《天官赐福》等与宋、元时期杂剧同目而较杂剧简略;还有一部分"代喜曲"是来自本戏之单折或单折之片断,如《[[观门楼]]》出自《摇钱树》、《四字》出于《十义记》之《关中会》。这是因其内容符合了某种民俗事象的需要而采用的,与"滚调"打破曲牌结构的作法一脉相承。 ===经典剧目=== 《[[逼嫁]]》、《撬窗》、《祭江》、《拜月》、《秋江别》、《荆钗记》、《琵琶记》、《[[破窑记]]》、《三元记》、《胭脂记》、《投笔记》、《桑园记》、《[[香囊记]]》、《红梅记》、《长生记》、《玉簪记》、《连环记》、《[[蝴蝶梦]]》、《僧尼会》、《打磨房》、《打面缸》、《观音大度》、《[[龙女小度]]》、《扈家庄》、《赵大鹏观榜》、《吴全能赴任》、《南天门走雪》、《杨妃醉酒》、 《思春下山》、《[[匡孤]]》 《[[天官赐福]]》、《小赐福》、《八仙庆寿》、《数八仙》、《进宝》、《观音送子》、《报喜》、《[[五星下界]]》、《贺店》、《贺新房》、《贺屋》、《闹绣》、《[[郭子仪上朝]]》、《坐场》、《九世同居》、《点元》 折叠编辑本段音乐体制 岳西高腔的音乐体制基本属于"曲牌联套体",已积累唱腔百余种,"所唱皆南曲"。 ===折叠曲牌=== 音乐风格古色古香,古朴粗犷、喧阗热闹与优美典雅、委婉流畅兼具。不过由于"滚调"的作用,套曲组合已基本不存在。岳西高腔音乐的最大特色是"滚调",其板急调促如念似唱的"畅滚",风格尤为突出。 ===结构=== 音乐结构是"腔滚结合"。腔句,旋律性强,具"安腔立柱"的主脑作用,节奏相对平稳、抒缓,是区别不同曲牌唱腔的主要标志。腔句多数有帮腔,也是滚句的结束收尾句,其尾腔必为散板(逢尾必散)。滚句,旋律性不强,受方言字调影响较大,乐句较短,句式、字数灵活,极少帮腔,不用靠腔锣,常有上下对偶句,不能独立构成唱段。"滚句"有单滚式、平滚式、漏滚式、急滚式四种。可唱1至2句,也可连唱数十句、百余句,快慢不限,便于叙事,有如泣如诉一唱三叹的缓板、漏板,也有板急调促似唱似念的流水板(即"畅滚")。所谓"滚调",在音乐上主要通过唱腔中的"滚句"予以体现。 ===唱腔=== 由于岳西高腔具有"不叶宫调","改调歌之"的传统,更由于"滚调"带来音乐上的变革,其分类既不能以"诸宫调"归类,也不能以曲牌唱腔划分,于是采用"以腔句尾腔的典型特征乐汇风格近似者归为一类"的方法分类,每类取一曲牌名为代号。将现存高腔唱腔分为【驻云飞】类、【混江龙】类、【红衲袄】类、【莺集御林春】类、【傍妆台】类、【金钱花】(讲板)类和杂调类共七类。 岳西高腔系由单一声腔(高腔)构成,无其他声腔混杂 (亦无所谓"低调"曲牌),继承余姚腔"以板击节"(非弋阳腔之"其节以鼓"),承袭腔滚结合的结构,恪守以锣鼓伴奏"不被管弦","人声帮和","不叶宫调",演出气氛热闹喧阗的传统。艺人称"流水板"的"滚唱"多有板无眼或一板一眼,腔少字多,一气呵成,形成流水急歌,达到淋漓酣畅的演唱境界。 现存唱腔有两种风格:早期传入的"文人围鼓"阶段唱腔,多数较为古朴、粗犷,行腔一般较短;后期"舞台表演"时期的唱腔,多数较为优美、圆润、行腔较多,"滚调"突出,行腔"板路宽",如 "三十六板"等还有旋律优美起伏跌宕使人荡气回肠的长大腔句。 [[File:岳西高腔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表演艺术== ===角色行当=== 艺人分为正生、正旦、小生、(含武生)、小旦、(含占,即贴)、净(含付净)、丑、末、夫、外,杂等十行脚色扮演剧中人物,以生、旦作用最突出。舞台表演艺术粗犷、质朴、简炼、实用,其科步身段服饰行头均有严格规范。基本沿用青阳腔的行当角色体制。 正生:扮演挂黑须的男子,演唱以文戏为主,文武唱做不挡。以本噪演唱,如《锦上花》的唐皇、《采桑归家》的秋胡、《抱妆盒》的陈琳、《黄天荡》的韩世忠等以及先少后老的生脚戏。 正旦:多扮演贞慧贤淑的烈女义妇,表演文静端庄,用小嗓,重唱工,常常是整出戏由一人主唱到底。所扮演的角色,如《白免记》的李三娘、《琵琶记》的赵五娘、《三元记》的秦雪梅等。 小生:扮演年轻英俊的男子,文武唱做兼备,重头戏多,戏路子广。唱念用大嗓,如《金印记》的苏秦、《琵琶记》的蔡伯喈、《破窑记》的吕蒙正、《荆钗记》的王十朋及武戏《长坂坡》中的赵子龙等。此外,娃娃生亦由小生行兼任。 小旦:即贴旦(即占旦),多扮演青少年女子,要求文武唱做兼备,用小嗓演唱,如《荆钗记·撬窗》的钱玉莲(岳西高腔谚云:"男怕《秋江》女怕《撬窗》",即指此类脚色唱做并重,没有扎实的功夫则难于胜任)、《拜月记》的王瑞兰和蒋瑞莲,武戏如《扈家庄》的扈三娘等。 净:又称花脸,多扮演性格刚烈,暴躁的人物,有红脸、白脸、黑脸、黄脸之分。用本嗓演唱,能唱"霸腔"。如《包文拯捉妖》的包拯,三国戏的关羽、夏候惇等,亦可兼及丑行。 丑:多扮演插科打诨的人物,要求戏路子宽广,文武兼备。唱用本嗓,重念白,讲地方语言,如《驮尼》的小和尚、《王道士斩妖》的王道士等,武戏如《蟠桃会》的孙悟空(戴面具表演)。 末:多扮演挂白须或黪须的老年人,表演要求能文能武,以文为主,尤重唱念。如《琵琶记》的张广才、《鹦鹉记》的潘葛等。挂黪须的如《撞楼》的刘备等。此外,剧中戏份较重的仙道人物,一般亦由末行担任; 夫旦:即老旦,扮演中老年妇女,用本嗓演唱,重吐字行腔,如《采桑归家》的张氏、《拷桃》的老夫人、《周氏辱齐》的周氏等。 外、杂行:均扮演次要脚色。 ===表演形式=== 岳西高腔至今尚沿袭唱、帮、打三者融为一体,以板击节、一唱众和,以锣鼓伴奏的古老演唱形式。艺人习惯上以叫板、挂板、平板、缠板等"板"名相称,仍依抄本中直书于曲词右侧的"箍点"符号进行演唱,使用本地土语音调,以本嗓,仄嗓区分脚色的年龄与性别。 主要表演形式有围鼓坐唱和民俗表演以及舞台表演三种,既保留了古青阳腔较为整饬的舞台表演艺术,又融汇了民间艺术,相得益彰。 一、围鼓坐唱,演唱者不用妆扮,分唱剧中角色,各执打击乐器,由鼓板师领头,一唱众和。 二、 彩扮走唱,呈现流动、多元、开放形态,群众性、参与性、民俗性极强。部分剧目,如《采茶记》吸收采茶歌舞,采莲船为宋代歌舞,《坐场》(即五马),保留宋代竹马戏遗风。岳西高腔与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一处,凸显其草根艺术特色。 三、舞台演出,按剧本分行当扮演角色,以"四功五法"等程式化舞台艺术进行表演,严谨、规范,观赏性强,是岳西高腔的主体艺术形态。 [[File:岳西高腔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特色技艺=== 高腔重唱所演文唱剧目多,有些戏唱做并重、一唱到底,其程式化的舞台表演艺术独具特色。"起霸"(抄本标为"起伯"),为人物上场之整装行动,可用于生、净、丑各行,适于文戏、武戏,动作粗犷简炼。与京剧起霸不同,亦可带武把子等道具表演。再如"爬柱子"又名爬杆,岳西高腔表演特技。如《[[蟠桃会]]》中[[孙悟空]],演员须徒手攀登上数丈高木柱,在柱子上表演:正爬、倒爬、倒滑、乌龙缠柱、倒挂金钩、金鸡独立、哪吒探海、老鹰展翅、扯顺风旗等高难动作。《驼尼》是一出小丑、小旦应工戏,唱、做并重。首先是"驼尼"的驼法与众不同,他不是常用的"正背"(同向背),而是用独特的"大反背"。在"过河"的表演中,和尚反背着小尼姑,要做出擦步、摸步、踮步、移步、云步、碎步、抖步、探步、飘步、滑步、急趋步、急滑步等各种动作,二人须严密配合,协调默契,共同完成表演。《[[扈家庄]]》、《黄天荡》、《长坂坡》、《大度》等剧,武戏份量重,从旧抄本所见之提示就有点阵、合阵、对阵、围台,打团台,拨手,扯拐、三角,插枪、三阵、翻枪等四十余种。 ==代表艺人== ===知名艺人=== [[柳荣获]](1784-1839)岳西高腔传人、鼓师。柳荣获在青少年时期,乘为祖母在周围深山"瞄穴"(选坟地)之机,秘传胞弟高腔围鼓,常携打击乐器于深山老林演唱自娱,后形成岳西第一个高腔围鼓班。荣获以教书为业,每于正课之余,教学童(族中子弟)习唱、抄录高腔曲词,首开学童习唱高腔围鼓先例,此后相沿成习,代代相传。生平艺事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王达三]](1808-1893)五河高腔传人、鼓师。清道光初期,达三与族中六兄弟及姜子凡等青少年在家乡自发传习高腔围鼓艺术,形成"文人围鼓"班自娱,间或参与民间灯会或喜庆民俗活动中演唱。光绪五年冬(1879),达三邀同族王曰修等筹资义办高腔小科班,聘一在京城从艺,于太平天国期间流浪江湖的皖江倪姓职业高腔艺人,在五河传艺三年。传授《撬窗》、《祭江》、《拜月》、《秋江别》等高腔剧目300出,形成行当齐全的五河高腔班。该班先后培养王有贤、王尊贤、王英奇等数十位出色艺人;叶题名、王会明等一批司鼓高手。由于达三首创的五河班不断向周边献艺、传艺,数以百计的高腔小班在潜、太、舒、霍边界相继组建,使岳西高腔的队伍不断扩大,成员迅速增加,剧目更为丰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平艺事入《中国戏曲志》、《中国音乐集成》。 ===传承人=== [[王琦福]],1935年12月生,安徽岳西县五河镇人。岳西高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艺术顾问。王琦福出身于一个乡土文人之家、有岳西高腔围鼓习唱传统,自幼喜爱高腔演唱。建国之初,五河成立岳西高腔业余剧团,琦福加入并拜名师储遂怀学唱高腔围鼓,工生角,会高腔戏及喜曲数十出。1956年起多次参加安庆地区业余会演,演唱《戏窦》、《扯伞》、《钓鱼》等高腔戏。1959年选为专业岳西高腔剧团演员,以《锦上花》(饰郭暧)参加地、市、省展演;1960年剧团撤并,琦福回乡继续高腔演唱,成为五河班核心艺人。1981年,串联艺友在县内率先恢复五河高腔班,参加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演唱。2002年后,率五河班先后参加县民间文艺展演、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岳西高腔专辑》外景拍摄、省电台高腔录音、岳西高腔申报片资料拍摄等艺术活动。 2007年,王琦福被文化部确定为岳西高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后,他一面四乡奔走张罗班子重建,一面只身去小学教唱小学童。2011年夏,岳西高腔五河剧社重建,积极参与省电台录音、向敬老院送高腔(演出)、为五河剧社和传承中心青年传授高腔曲目。 [[蒋小送]],1935年生,安徽岳西县田头乡人,岳西高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加入当地高腔班,师承知名高腔艺人蒋焕南,攻生角(小生为主)学唱高腔《千里会》、《姜碧钓鱼》、《挂幡》等高腔戏及《赐福》、《庆寿》等喜曲。既以围鼓坐唱形式参加乡村民俗活动演唱,也在重大节日登台演出高腔戏,很受观众喜爱。 蒋小送对岳西高腔痴迷不改,即使"文革"期间他也"曲不离口",一人偷偷习唱。"文革"后,蒋小送应县文化局之请,与同班师友蒋宇成、蒋小白等录制一批高腔剧目唱腔,为抢救高腔音乐做出贡献。2007年,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岳西高腔代表性传承人,开门授徒30余人,传授20多个高腔剧目。2008年10月,田头高腔剧社在乡党委支持下正式成立。此后,蒋小送更是倾心尽力献剧本(64册)、教唱腔,公开收徒13人;又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参加剧社演唱活动,不仅于春节灯会围鼓坐唱,平时登台演高腔戏,还多次参加县以上电台、电视台录音、摄像、座谈等接待采访活动。2011年6月,安徽卫视"魅力安徽"栏目专程采访,为其录制节目在"魅力风云榜"播出。 ==艺术特色== [[File:岳西高腔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岳西高腔与其他剧种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台上之戏"、"书中之曲",而且是与岳西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是群众的"生活之曲","身边之戏"。 岳西高腔剧目的最大特点,便是大量运用"滚调"。它将传统曲牌结构破开,在曲词的曲前、曲中、曲尾、曲外,自由地增加不拘韵律、句式、字数的唱词和说白。从音乐方面看,岳西高腔具有声调高锐、人声帮和、以锣鼓伴奏的特点。 岳西高腔的另一大特色是演唱与民风民俗融为一体,特定的场合必须唱特定的"专题剧目"。如寿戏要唱《[[庆寿]]》、《讨寿》、《上朝》等。贺新屋要唱《[[观门楼]]》、《修造》、《贺屋》等。部分演出还有一定的仪式和程序,形成固定的"戏俗"。比如"闹绣"用于"闹新房",先在大门外唱《观门楼》,进大门后过中厅时唱《过府》,至堂轩落座时唱《坐场》,用过茶烟稍事休息后再进新房。少则十几出,多则几十出,常通宵达旦,尽兴方休。<ref>[http://www.zgyxgq.org.cn/2017/aboutgq_0704/207.html 岳西高腔的文化影响与文化价值] , 岳西高腔传承中心 2017-07-04 </ref> ==传承意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获得"岳西高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f0857xfwjgc|480|270|qq}} <center>安徽岳西高腔《庆寿》(岳西县菖蒲镇里仁村高腔队)</center> {{#iDisplay:{{#iDisplay:l0505nap3hf|480|270|qq}} <center>岳西高腔纪录片</center>|480|270|qq}}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岳西高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