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4.1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山薯 的原始碼
←
山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山薯</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D7AF7A5BA3CCF6A3.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www.iplant.cn/info/%E5%B1%B1%E8%96%AF?t=p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山薯 别 名:淮山薯、怀山药、 广东淮山、山药、薯蓣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亚 目:百合亚目 科:[[薯蓣科]] 属:[[薯蓣属]] 组:周生翅组 种:山薯 命名者及年代:Prain et Burkill,1908 中文学名: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 |} '''山薯'''(shān shǔ),学名: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异名:Dioscorea hainanensis ,别名 :'''白薯莨''' Dioscorea hispida、'''褐苞薯蓣''' Dioscorea persimilis,又名 '''淮山薯、怀山药、广东淮山、山药、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干时外皮棕褐色,不脱落,断面白色。茎无毛,右旋,基部有刺。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片纸质。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1.5-3厘米,2-4个簇生或单生于花序轴上排列呈圆锥花序。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10至翌年1月,果期12至翌年1月。 分布于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南部。生长于海拔50-1150米的山坡、山凹、溪沟边或路旁的杂木林中。 山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药材,以肥大的地下肉质块茎供食用或药用。可以补脾健胃、降低血压和血糖、抵抗肿瘤、延缓衰老,是一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产业开发潜力的药食兼用高效经济作物。 <ref>[http://www.iplant.cn/info/%C9%BD%CA%ED 山薯], 植物智, 2020-01-18</ref> ==山薯形态特征== 山薯是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干时外皮棕褐色,不脱落,断面白色。茎无毛,右旋,基部有刺。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片纸质;宽披针形、长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时为卵形,长4-14(-17)厘米,宽1.5-8(-13)厘米,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变异大,近截形、圆形、浅心形、宽心形、深心形至箭形,有时为戟形,两耳稍开展,有时重叠,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5-7。 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1.5-3厘米,2-4个簇生或单生于花序轴上排列呈圆锥花序,圆锥花序长可达40厘米,偶而穗状花序腋生;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长1.5-2毫米,内轮较狭而厚,倒卵形;雄蕊6o雌花序为穗状花序,结果时长可达25厘米,常单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长1.5-3厘米,宽2-4.5厘米;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10至翌年1月,果期12至翌年1月。 ==山薯近种区别== 该种与光叶薯蓣(Dioscorea glabra Roxb.)区别在于后者块茎外皮易脱落;叶片卵形,或为长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为心形至圆形或截形,少数为箭形或戟形。 光叶薯蓣 ==山薯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南部。生长于海拔50-1150米的山坡、山凹、溪沟边或路旁的杂木林中。 山薯 ==山薯繁殖方法==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抗病、适应力强、品质好的山薯品种,如早白薯、葵薯、台农2号、广州红皮淮山、台湾圆薯、桂淮2号、平淮20号等。选择无病山薯栽子、段子(选直径4厘米以上的块茎,切成8-10厘米长、重量200克左右的小段)或10可以上健壮零余子作种(在栽子、段子不够时选用)。切口用生石灰粉或草木灰粘护,并根据大小分级存放。 晒种:播前20天将用作种苗的山薯栽子、零余子或山薯段子进行适当晾晒。山薯栽子、零余子晾晒7-10天,山薯段子晾晒15-20天。以表皮现青、断面干壳为宜。 催芽:催芽可提早出苗,防止萌芽期过长造成病菌侵染和种茎腐烂。催芽方法:选择空气流通、相对干燥的暗室,种薯分栽子、零余子、段子分别催芽,栽子、段子可平放重叠3-4层,堆间距10厘米左右,上覆薄膜保湿催芽;也可将种茎平放排紧,上覆3厘米厚的湿土保湿催芽或覆盖遮阳网进行催芽;也可将浸湿的种茎堆垛在室内或室外,下垫软草、上盖湿草,再覆盖塑膜保温保湿催芽,温度掌握在30℃,超过此温度及时放风,至芽眼萌动并突出表皮时选留一个健壮的芽,即可播种。 圃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高、排水良好的冲积土或砂壤土,对所选地块深翻,整平,晒土或利用太阳热和薄膜密封消毒土壤,并与水稻等作物轮作,可减轻发病。做高畦、沟垄或打洞栽植。 播种方法:山薯下种时间宜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为避开台风影响,华南地区在早稻收获后至7月底前均可播种。种植前要在大田周围挖排水沟,深达1米左右、宽0.6-0.8米,并与外沟相通。田长超过20米的还要加开腰沟,以保证多雨季节迅速排水。然后在种植行中央拉绳,按行距130-200厘米、株距25-30厘米打洞,洞深150厘米、直径10厘米,洞内填过筛新土,将种薯的上端顺沟走向横放在洞口上,以引导新生的块根垂直下伸,生长粗细均匀,达到出口和收购的标准。排放好一沟后,随即覆土起垄,垄高10厘米。 ==山薯栽培技术== 肥料施用:肥料施用根据《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山薯的主要吸收根分布在上层土壤中,故基肥宜施在表层。山薯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尽量少施速效性化学氮肥,防止前期薯叶徒长。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鸡粪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 培土追肥:结合追肥进行培土,山薯是一种喜肥作物。除基肥要充足外,还要进行2次追肥,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要。第1次在种植后1个月左右结合除草进行,间隔30-45天后施第2次,每次每亩施用腐熟鸡粪500千克、钾肥25千克、复合肥50千克,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灌溉排水:山薯为耐旱作物,但为求丰产,也要适当浇水。一般在第1次追肥前后,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充分发白,应轻浇1-2次,至土壤表层润湿即可。之后每个月浇水1次,山薯怕涝,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达到田无积水。 支架引蔓:山薯是一种缠绕性草本植物,苗长至20厘米后要及时搭支架引蔓向上生长,一般用细竹竿或树枝插搭“人”字架,也可用水泥柱(250厘米×7厘米×7厘米)结合竹杆搭成200厘米高的平棚,供苗缠绕向上生长,以利株间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茎生长,架高以2-2.5米为宜。支架要安插牢固,防止被台风吹倒。 植株调整:山薯出苗后,每段种茎往往能长出数条苗来。如果苗数过多,则植株瘦弱。因此,当苗长30厘米左右时,要适当挖除部分苗及苗上枝,仅留1株生长粗壮的苗,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并去除主茎基部1.5米以下的所有侧枝。 ==山薯主要价值== 山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药材,以肥大的地下肉质块茎供食用或药用。其块茎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及多种药用成分(如胆碱、皂甙、粘多糖等),还含有铁、锌、铜、钙等多种矿物质,可以补脾健胃、降低血压和血糖、抵抗肿瘤、延缓衰老,是一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产业开发潜力的药食兼用高效经济作物。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山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