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207.1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屈梁生 的原始碼
←
屈梁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屈梁生 | 图像 = [[File:屈梁生.jpg|缩略图 |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587401&sid=6801174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6587401-6801174.html 来自360图片]]]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31年3月17日 | 逝世日期 = 2007年12月7日 | 出生地 = 江苏省常熟市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科研工作者 }} '''屈梁生''':[[江苏省]][[常熟市]]人,1952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ref>[https://me.sjtu.edu.cn/alumni_known/2592.html?ivk_sa=1024320u 屈梁生 机器质量控制与监控诊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届院友 ],上海交通大学</ref>;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等职务。长期致力于机械质量控制与监测诊断领域的基础性、开拓性研究。共获得国家级奖励二项,省部级奖励十三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六项。 == 个人履历 == 屈梁生(1931.3 .17 -2007.12.7) 机器质量控制与监控诊断专家。江苏省常熟市人。1952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长期从事机械质量控制与监测诊断领域的基础性、开拓性研究,提出"诊断是以机械学和信息论为依托,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本质是模式识别"的学术思想。首创全息谱技术,全面集成机器振动的幅、频、相信息,显著提高了机器运行中稳差故障的识别率,在此基础上开发完成了轴系全息动平衡技术,有主要改善了现有移子现场动平衡方法。其所研制的多机组在线监测网络,具有预警、故障追忆、远程和智能诊断功能。运用和发展机械信号处理技术,从发动机噪音中成功地提取了故障特征、揭示了机器声悦耳感的机理、提高了多种机电产品的传动精度。获得国家级奖励二项,省部级奖励十二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七项,发表论文220篇,出版 著作三部,主编丛书一套15册,培养了研究生98名。 2003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qvip.com/Main/Detail.aspx?id=9397427 热烈祝贺屈梁生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维普网</ref>。 屈梁生院士久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2月7日不幸去世<ref>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875290bc469a79957f35b92224cf8441&site=xueshu_se 中国工程院院士屈梁生因病逝世 ],维普网</ref>。 温家宝总理、[[陈至立]]国务委员分别通过[[国务院]]办公厅打来电话,向屈梁生院士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共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等分别发来唁电、唁函。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王侠同志等亲自到家中吊唁和慰问亲属。 == 人物生平 == 屈梁生院士是机械质量控制与检测诊断领域著名专家。屈梁生院士的逝世是中国工程院和我国工程科技界的重大损失。 屈梁生院士1948年考入交通大学,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联合会,1949年3月加入中共地下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积极贡献。1952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1955年完成研究生学业后执教交通大学,1958年随学校迁至西安,毕生奋斗在西安交大和大西北黄土地上。他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两个一级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勤奋务实,勇于创新,造诣深厚,建树卓著,在机械制造、动态分析、故障诊断、质量控制等领域长期进行基础性、开拓性的研究。他始终站在机械动态信号处理和故障诊断学科的国际前沿,不断采用先进理论和技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中国电力、石油、化工、冶金、交通、军工等行业的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安全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成就及荣誉 == === 人物精神 === 讲话特别指出:屈梁生院士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成果斐然的科学家,一位学术造诣深厚、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作为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开创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他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机械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毕生献身教育科技事业,热爱学生,勤奋求索,严谨治学。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他发愤忘食,夜以继日,留下无数的心血汗水;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他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展示出卓越的师表风范;他真诚刚直,为人诚恳,胸襟开阔,艰苦朴素,甘于奉献,不计名利,是同事和同学们衷心爱戴的一位师长。他将事业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即使在病榻前,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然十分关心学校的育人工作,心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是怀着对祖国、对学校、对青年学生的无限眷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屈梁生院士的不幸逝世,是西安交通大学,更是中国教育界和科学界的重大损失。屈梁生院士所走过的孜孜不倦的人生道路,他毕生所实践的爱国爱校、追求真理、 献身科学、勇于奉献的不朽精神,将永远激励交大人奋发向上,为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屈梁生院士一生呕心沥血,精勤育人,半个多世纪中除培养了大批本科生,还先后指导了56名博士、66名硕士、3名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 === 个人荣誉 === 屈梁生院士曾获"国家杰出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博士生导师"、"全球杰出科技成就华人"等荣誉称号<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4875f63710661ed9ad51f358.html 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屈梁生院士 ],百度文库</ref>,2003年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撰写专著3本,主编诊断丛书一套15册,发表论文200余篇。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 屈梁生教授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机械制造、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两学科的博士导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长期致力于机械故障诊断、机械信号处理和检测智能化的研究,并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著名学者、美国科学院院士吴贤铭认为"堪与美国某些一流工作相媲美"。 率先在国内开展机器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屈梁生教授主持研制的"柔性转子全息现场动平衡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第二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该奖项是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首次批准设立的仪器仪表科技领域的最高奖励。第二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将于2004年5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 个人其它信息 === 老爷子是认真严厉的。往常我们不用看到他,从教研室里师兄弟说话的声音大小就可以知道他在不在办公室,因为两种情况下的音量绝对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数量级;两个师弟在冬天暖气来之前因为硕士房阴冷,穿了两双夸张的虎头棉拖鞋,被他发现后直接扔到了垃圾箱,因为这"不成体统";对学生写的文章先生会逐字逐句的修改,从不会批评学生文章写的烂,但绝对不能容忍抄袭;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对互联网信息搜索的熟练程度却让我们叹为观止,触角伸的极广极远,给我们的感觉似乎国内外那些最新的进展就在他的口袋里装着,随时都能掏出来;由于身体原因先生晚年经常住院,我们便也经常看到先生在左手上还扎着打点滴用的留置针的时候,右手却已经拿着论文在审阅;…… == 社会评价 == 老爷子是有趣的。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保留着孩子般天真的好奇心,在国外工作的师兄送给他一个新型的移动硬盘让他觉得好玩儿,便会拿过来向我们大加炫耀;对在网上看到的一篇俄文论文很感兴趣,便口译给我让我帮他打印出来。谁知道等翻译完了他的兴趣也没了,一声:"我不要了,你自己留着吧。"便甩手扬长而去。闹了半天似乎是在告诉我,"除了英文精湛,我的俄文也很牛,你们还差的远呢",真是让我哭笑不得;一个兄弟的硕士论文写好请他过目,老爷子在医院的病床上看完后只批了一句话:"你抄懂了没有?";爱给学生起外号,似乎特别擅长提取学生的外形或动作特征,"小胖"、"眼镜"、"那个成天唧唧喳喳的"都是他的杰作;师母留我们在家里吃饭,他盯着我们问:"好吃吗?",我们一个劲儿点头:"好吃,好吃",他却撇撇嘴:"难吃,一点味道都没有。"师母在一旁轻轻的笑;…… == 其他 == 这一切就像是发生在昨天,可是为先生的手机来电设定的铃声从此再也没有响起;先生留下来的办公室虽然仍在如常打扫,但主人却再也没有出现在这个他曾经熟悉的地方;家里老爷子熟悉的笑容已经静止在大大的照片中……,这一切在提醒着我们,老爷子是真的走了,我们的周围少了一个真正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 愿远在天堂的先生不再遭受病痛的折磨。也许,我们不能再奢求更多了,能与先生相识已经是我们的幸运。博士期间的这几年给我留下了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经历,如有来生,愿再做您的学生。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科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屈梁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