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253.1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尚药局 的原始碼
←
尚药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尚药局'' [[File:T015db72b0be826f4c8.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B0%9A%E8%8D%AF%E5%B1%80&src=tab_baike&correct=%E5%B0%9A%E8%8D%AF%E5%B1%80&ancestor=list&cmsid=a1da17a124af8882eac2bea88e216f15&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084428f40570483550ab6d9f81630d8c&prevsn=0&currsn=60&ps=114&pc=58 原图链接]]] 尚药局,古代医疗机构名称。秦、汉起,历代都有太医令、丞,为主医药之官。尚药局是从[[宫廷]]中主管药品的官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机构, == 工作性质 == 尚药局是一个负责皇帝医疗事务的中央机构,它正式创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但可溯源于东汉和魏晋。关于这个机构的源流、其官员的选任和迁转、它与其他中央医疗机构的关系以及它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等问题,2013年学界尚无专论,有些医史著作提及时,也是一笔带过,甚至叙述错误 == 历史沿革 == 主管药品及药政的官员自东汉以来各代均有所记载。 关于尚药局一职的渊源,《[[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云:"自梁、陈、后魏以往,皆太医兼其职。北齐门下省统尚药局。"似乎尚药局创立于北齐,实际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此职可溯源于东汉。 东汉章和(87-88)后,又有尝药监,由宦官任职。后置废载不详。《续汉书·百官志三》云:"章和以下,中官稍广,加尝药、太官、御者、钩盾、尚方、考工、别作监,皆六百石,宦者为之。 《魏书·官氏志》列有此官,从五品下,是否宦官不明。 魏晋以来的尚药监、药长寺人监等都是与此类似的官职,他们大都归太医令领导。自南朝梁代开始设置尚药局,"尚药局举御,自梁陈以后皆太医兼其职。"北魏将太医署划归太常管理,其中也有尝药典御管理药品。 北齐时实行医政改革,把隶属于太常太医署中管理药品的人员独立出来成立尚药局,并且改归门下省管理。此时,不仅管理药品还管帝王的医疗。因此,尚药局的地位从此提高,其长宫尚药典御的官品提至正五品,尚药丞的职品为从七品。 局中还设有"侍御师、尚药监各四人。"北齐增加的宫廷卫生组织较多,尚药局为其中之一。隋至元各朝均有尚药局的设置,但规模、品秩、职能都有一些变化。隋初,尚药局仍隶于门下省,其典御二人均为正五品。炀帝时改归殿内省,典御改名为奉御。唐代尚药局属殿中省,奉御二人。正五品下。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尚药局为奉医局,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宋代尚药局的人员规模大致与唐代相同。金代尚药局隶属于宣徽院,尚药局提点为正五品,使为从五品。元代初期仍置尚药局,后因尚食局与尚药局经常在药膳方面发生联系,所以在至元二十年(公元1354年)省并尚药局为尚食局。明、清时期均不设尚药局,其功能由太医院和御药房分担。 == 参考文献 == <ref>[http://subject.med.wanfangdata.com.cn/Topic/cf9144163d064b42824720ce6e61a328 古代药政]</ref>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返回「
尚药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