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25.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小雅·采芑 的原始碼
←
小雅·采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小雅·采芑</big> ''' |- | [[File:311731fd1a97452c9d5cf327b078ece7.pn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7/311731fd1a97452c9d5cf327b078ece7.pn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5%B0%8F%E9%9B%85%C2%B7%E9%87%87%E8%8A%91&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5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小雅·采芑'''》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的是周宣王时期,任用方叔为将,率战车三千讨伐荆楚 ,凯旋而归,擒获战俘,史称方叔伐楚。 全诗四章,每章十二句,可分为两层。前三章为第一层,着重表现方叔指挥的这次军事行动的规模与声势,同时盛赞方叔治军的卓越才能;第四章为第二层,道明讨伐荆蛮后的战功,表达了西周军队无城不破、无坚不摧的自信心和威慑力,也点明了这次征战的目的和用意。 =='''作品原文'''== 小雅①·采芑② 薄言采芑③,于彼新田④,于此菑亩⑤。方叔涖止⑥,其车三千。师干之试⑦,方叔率止。乘其四骐⑧,四骐翼翼⑨。路车有奭⑩,簟茀鱼服⑪,钩膺鞗革⑫。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⑬。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⑭,方叔率止。约軧错衡⑮,八鸾玱玱⑯。服其命服⑰,朱芾斯皇⑱,有玱葱珩⑲。 鴥彼飞隼⑳,其飞戾天㉑,亦集爰止㉒。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钲人伐鼓㉓,陈师鞠旅㉔。显允方叔㉕,伐鼓渊渊㉖,振旅阗阗㉗。 蠢尔蛮荆㉘,大邦为仇㉙。方叔元老㉚,克壮其犹㉛。方叔率止,执讯获丑㉜。戎车啴啴㉝,啴啴焞焞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㉟,蛮荆来威㊱。 =='''创作背景'''== 这首歌颂的雅歌,是人们在誓师宴会上唱的雅歌。西周末周宣王时期,以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兵车三千讨伐荆楚,作战势如破竹,多有擒获,战利品“俘金”中包括楚国宗庙青铜重器。(参见方叔伐楚) [3] 周朝自周文王起,就开始了屯兵制度,周朝每占领一地,或准备去占领该地,都要动员人们迁移到该地居住,以此来巩固国家的安定。这首雅歌所歌颂的就是这样一次征战屯兵行动。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小雅·采芑》诗的开首以“采芑”起兴,很自然地引出这次军事行动的地点:“新田”和“菑亩”。紧接着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出现在旷野上,马蹄得得,敲不碎阵列中之肃穆严整;军旗猎猎,掩不住苍穹下之杀气腾腾。在这里,作者以一约数“三千”极言周军猛将如云、战车如潮的强大阵容,进而又将“镜头的焦距”拉近至队伍的前方,精心安排了一个主将出场的赫赫威仪。只见他,乘坐一辆红色的战车,花席为帘、鲛皮为服,四匹马训练有素、铜钩铁辔,在整个队伍里坐镇中央,高大威武而与众不同。真是未谋其面已威猛慑人。诗的第二章与上大体相同,以互文见义之法,主要通过色彩刻画(“旗旐央央”,“约軝错衡”),继续加强对军事行动队伍声势之描绘。在对方叔形象的刻画上则更逼近一步:“服其命服”的方叔朱衣黄裳、佩玉鸣鸾、气度非凡。同时也点明他为王卿士的重要身份。第三章格调为之一变,以鹰隼的一飞冲天暗比方叔所率周军勇猛无敌和斗志昂扬。 接下来作者又具体地描绘了周师在主帅的指挥下军事行动阵法的情形:雷霆般的战鼓声中,战车保持着进攻的阵形,在响彻云霄的喊杀声中向前冲去;战斗结束,又是一阵鼓响,下达收兵的号令,队伍便井然有序地整顿完毕后,浩浩荡荡地返回营地。(“伐鼓渊渊,振旅阗阗”)。第四章辞色俱厉,以雄壮的气概直斥无端滋乱之荆蛮(“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记说,以方叔如此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之师旅讨伐荆蛮,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敌之军,拔敌之城,俘敌之人,败之于谈笑挥手之间(“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统观全诗,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此诗综合运用了《诗经》中常见的“赋比兴”写作手法,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对此诗写作手法有详细解析:“兴也。…故赋其事以起兴,…赋也。方叔盖尝与于此伐之功者,是以蛮荆闻其名而皆来畏服”。 其二,此诗从头至尾层层推进,专事渲染,纯以气势胜。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兴也。宣王之时,蛮荆背叛,王命方叔南征,军行采芑而食,故赋其事以起兴,曰:薄言采芑,则于彼新田,于此菑亩矣。方叔莅止,则其车三千,师干之试矣。又遂言其车马之美,以见军容之盛也。”(第三章)“兴也。言隼飞戾天,而亦集于所止,以兴师众之盛,而进退有节,如下文所云也。”(第四章)“赋也。方叔盖尝与于此伐之功者,是以蛮荆闻其名而皆来畏服。”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前三章皆言车马、旆帜、佩服之盛,而进退有节,秋毫无犯,禽鸟不惊,是王者师行气象。然非大帅统帅有方,何能如是严肃乎!故每章皆言‘方叔率止’,以见节制之严耳。末乃大声疾呼,如雷震蛰,唤醒荆蛮敢抗王师。再以玁狁之事摄之,故不觉其畏威而来服也。”“振笔挥洒,词色俱厉,有泰山压卵之势。” =='''相关史料'''==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秋八月,方叔帅师伐荆蛮。” 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以方叔、邵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 《[[旧唐书·太宗本纪]]》:“若轩辕善用五兵,即能北逐獯鬻;周宣驱驰方、召,亦能制胜太原。” <ref>[https://k.sina.cn/article_6405516695_17dcc6d97001002wwx.html?frompc=1&http=fromhttp 《诗经》中风雅七“采”之小雅篇(下),杨柳雨雪,采薇采芑],新浪网 2017年12月25日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小雅·采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