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1.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小雅·彤弓 的原始碼
←
小雅·彤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小雅·彤弓</big> ''' |- | [[File:48f91ffb2b4040d9939b2154a6518fc7.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225/48f91ffb2b4040d9939b2154a6518fc7.jpe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5%B0%8F%E9%9B%85%C2%B7%E5%BD%A4%E5%BC%93&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7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小雅·彤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是一首在宴会上唱的雅歌,描述的是天子赏赐诸侯彤弓,并设宴招待他们的情景。全诗三章,每章六句,似是周文王对商纣王的虚应之辞,或者是对友好邻邦的允诺之言,表示歌者不会动用武装力量,所以天子将亲手用过的彤弓赏赐给部下,并设庆功宴招待部下。三章内容意思相近,仅调整个别字词,主要写彤弓的收藏动作、天子的高兴心情、频频劝酒的举止等,不涉比兴,纯用赋法,语言准确简练,叙述跌宕起伏。 =='''作品原文'''== 小雅⑴·彤弓⑵ 彤弓弨兮⑶,受言藏之⑷。我有嘉宾⑸,中心贶之⑹。钟鼓既设⑺,一朝飨之⑻。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⑼。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⑽。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⑾。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醻之⑿。 =='''创作背景'''== 关于《[[小雅·彤弓]]》的背景,《毛诗序》说:“《彤弓》,天子锡有功诸侯也。”据古代的铜器铭文(如《宣侯矢簋》)及《左传》等书的记载,周天子用弓矢等物赏赐有功的诸侯,是西周到春秋时代的一种礼仪制度。《左传·文公四年》:“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可见《小雅·彤弓》一诗就是记述了周天子举行宴会,将彤弓赐予有功诸侯这种礼仪的过程。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小雅·彤弓》一诗开头没有从热烈而欢乐的宴会场面人手,而是直接切入有功诸侯接受赏赐的隆重仪式,将读者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诗人所要突出描写的环节上。“彤弓弨兮,受言藏之。”短短两句既写出所赐彤弓的形状和受赏者对弓矢的珍惜,又间接表达了受赏者的无限感激之情。 这样开头看起来有些突兀,然而正显示了诗人突出重点的匠心。“我有嘉宾,中心贶之”的“我”代指周天子。按照叙述逻辑,这两句本应居于开头两句之前,诗人安排在开头两句之后,补充说明事情的原委,不仅没有产生句子错位的混乱感觉,而且使全诗显得曲折有致。 周天子把自己的臣下称为“嘉宾”,对有功诸侯的宠爱之情溢于言表。“中心”二字含有真心诚意的意思,赏赐诸侯出于真心,可见天子的情真意切。“钟鼓既设,一朝飨之”,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宴会场面充满了热烈欢乐的气氛,表面看是周天子为有功诸侯庆功,实际上是歌颂周天子的文治武功。第二、三章与第一章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词上作了一下调整,反复吟唱,个别字句的调整一方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给读者造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感觉,不断加强对读者情绪的感染,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细节的变化。如周天子对有功诸侯开始是“中心贶之”,继而“中心喜之”,最后发展到“中心好之”,主人的心理变化仅仅用个别不同的字的调整就衬托了出来。再如宴会场面从“一朝飨之”到“一朝右之”再到“一朝酬之”,个别字词的变化既说明了文武百官循守礼法的秩序,又可以看出热烈的气氛不断升级。全诗三章不涉比兴,纯用赋法,语言简练而准确。虽是歌功颂德,却不显得呆板,叙述跌宕起伏,使全诗透露了一丝灵气。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此天子燕有功诸侯而赐以弓矢之乐歌也。东莱吕氏曰:受言藏之,言其重也,弓人所献给,藏之王府,以待有功,不敢轻与人也。中心贶之,言其诚也,中心实欲贶之,非由外也。一朝飨之,言其速也,以王府宝藏之弓,一朝举以畀人,未尝有迟留顾惜之意也。赏赐非出于利诱,则迫于事势,至有朝赐铁券而暮屠戮者,与中心贶之者异矣。屯膏吝赏,功臣解体,至有印而不忍予者,则与一朝飨之者异矣。” <ref>[https://page.om.qq.com/page/OIeWnUuvSPyZDc9P37d8PGRA0 读《诗经·小雅·彤弓》],腾讯网 2019年8月6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小雅·彤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