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37.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小山口遗址 的原始碼
←
小山口遗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小山口遗址.jpeg|320px|缩略图|右|<big>小山口遗址</big>[http://anhui.sinaimg.cn/2013/0305/U9136P1276DT20130305080334.jpg 原图链接][http://ah.sina.com.cn/news/g/2013-03-05/080740645.html 来自 新浪安徽 的图片]]] '''小山口遗址'''位于中国[[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www.wenbozaixian.com/portal/show_room/companylist7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4处 ],文博在线</ref>。 小山口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宿县文管所调查发现,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对这该遗址和附近的古台寺遗址进行了试掘。小山口遗址地处安徽省最北部,北部紧邻[[江苏]][[徐州市|徐州]]铜山区,其东为[[京沪铁路]],西为萧县界,遗址面积约2~3万平方米。考古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及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是安徽省已确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研究学者将其命名为“小山口文化”。 ==历史沿革==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小山口村村民雨后经常能在小山口遗址西北部的倒流河边捡到小件[[玉器]],多为[[玉管]]、[[玉璜]]等小件器物。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原宿县文物部门发现小山口遗址,并将其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1990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再次对小山口遗址展开调查。 1991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对小山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发掘3米×10米探沟一条,发现新石器早期灰坑1个、大汶口文化时期墓葬1座和龙山时期灰坑两个等[[遗迹]]现象。 ==遗址特点== 小山口遗址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中心高出四周1米左右,面积约3万平方米,属于倒流[[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较多,是宿州市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较为集一的区域之一,其附近有大山口遗址、杨堡遗址和金寨遗址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 小山口遗址的文化层厚约3米,地层堆积共分六层,除耕土层外,包括龙山文化(2层、3层)、大汶口文化(第4层)和新石器早期文化(第5、6层),大汶口文化层较薄,出土器物较少,但器物己较规整并有[[彩绘]][[陶器]]。 主要有陶器、[[石器]]和[[骨角器]]。陶器多为夹砂[[红陶]]、火候低,较松软,陶胎粗厚,均为手制,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占陶片总数的89%,泥质红陶占11%,其中加蚌片和草木灰的陶片占有较高比例。陶色不纯,有的呈橘黄色或灰褐色,但多以外红内黑为特点。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较为简单,主要有附加堆纹、指甲纹和戳印纹。完整器型较少,直口器和口沿外普遍有一周凸棱,能够辨认的器型有[[釜]]、[[钵]]、[[碗]]、罐、盆、杯、支座等。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锛]]、[[石斧]]、石凿及磨盘、磨棒。骨角器则有骨笄、骨管、[[骨锥]]等,数量不多小山口遗址的文化层厚约3米,地层堆积共分六层,除耕土层外,包括龙山文化(2层、3层)<ref>[http://www.ahyouth.com/news/20130508/897069.shtml 小山口与古台寺遗址:见证宿州8000年文明史 ],安青网,2013-05-08</ref>。 龙山时期:遗物出土较多,以陶器、骨器为主,石器较少。龙山时期的陶器多为泥质灰陶或黑陶,红陶和白陶较少。以磨光黑陶为特征,陶胎薄,陶质硬。常见纹饰有弦纹、绳纹、蓝纹、按压纹和附加堆纹等。器型以[[鼎]]、盘、罐、器盖、杯为主,其中磨光[[黑陶]]和各式鼎足与典型龙山文化很接近。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小山口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