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47.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小人犹膏 的原始碼
←
小人犹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小人犹膏.jpeg|有框|右|<big>《郁离子》刘基著</big>[https://image.gushimi.org/file/083f16d30dce1ee5a4d1a138b32ff9cc.jpg 原图链接][https://www.gushimi.org/guji/yulizi/ 来自 古诗迷 的图片]]] 《'''小人犹膏'''》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 第七卷。 ==原文== 郁离子曰:“[[小人]]其犹膏乎?观其皎而泽,莹而媚,若可亲也。忽然染之则腻,不可濯矣。故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尾尾以求之,岸岸以居之,见于声,形于色,欲人之知也如弗及。是故[[君子]]疾夫尾尾者。” ==译文== 郁离子说:“小人岂不是就像油脂一样吗?看他(它)外表皎洁而有光泽,晶莹而令人喜爱,容貌可亲啊。忽然被它沾染上,就是一身油腻,不可能洗掉了。因此小人在还没有得志时,尾随在别人后面摇尾乞怜;一旦当他得志,就傲气十足了。尾随在别人后面向人乞求,高高在上以此自居,这从他的[[声音]]中能听得见,在他的神色上有表现,他想让人知道别人都不如他。所以君子憎恶那些尾随卑下的小人。” ==寓意== 小人得志,不可一世。对那些尾随人后,阿谀奉承,[[摇尾乞怜]]之徒,人们应提高警惕,不使其阴谋得逞。奴才一旦摇身一变,变成主人,立即就会换上一副令人憎恶的嘴脸。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ref>[https://www.sohu.com/a/112884312_381804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谋臣刘伯温] ,搜狐,2016-08-31 </ref>。 刘基于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ref>[https://www.sohu.com/a/19450263_177085 见过刘伯温的字没?行云流水!] ,搜狐,2015-06-19</ref>。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道士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ref>[https://www.lssdjt.com/d/13660915.htm 1366年9月15日 朱元璋令刘基等拓建建康城],历史上的今天,2012-09-15</ref>。”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视频== ===<center>小人犹膏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来听刘伯温《郁离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涨知识</center> <center>{{#iDisplay:h3214f4j06v|560|390|qq}}</center> <center>陈胜华转述<郁离子>新书发布</center> <center>{{#iDisplay:c0538wgp9ri|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
返回「
小人犹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