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6.1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客家土楼 的原始碼
←
客家土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客家土楼'''是客家人世代相袭、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是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三大类别之一,主要有[[福建]]客家土楼和广东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华安]]、平和和粤东的大埔、蕉岭、饶平等地。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File:客家土楼1.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962779203&di=e9ed36351b62f809a277e81d245da724&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photoblog%2F1206%2F25%2Fc2%2F12117069_12117069_1340608702021.jpg 原图链接]]] 土楼,是客家先民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胡锦涛]]同志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规模宏大的客家土楼,是山区民居建筑类型中的“巨无霸”,称得上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航空母舰]]",被誉为“[[东方古城堡]]”。<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bfa5t4YfXGifBbFU6AA303PkaHv66sWi12VCef6LFl4y0fnFrkbPWxVRFaTpiE2-vnyQt1HbFv_m2m-swolWNAaoXgKvXQ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18-12-09,引用日期2019-05-09] </ref> 客家土楼中,尤以福建的[[承启楼]]、[[振成楼]]、[[福裕楼]]、[[馥馨楼]]、奎聚楼、环极楼、深远楼 和[[广东]]大埔的花萼楼 、[[蕉岭]]的石寨土楼 、饶平的道韵楼 等最为著名。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5月,由龙岩市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28。 2011年5月23日,由南靖县、华安县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28。 [20-21] [[File:客家土楼2.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962871306&di=cbd38152332aacacca5344aea95bc4ce&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photoblog%2F7%2F7%2F1%2F1%2F7711173%2F200812%2F10%2F1228921559912_mthumb.jpg 原图链接]]]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 '''中文名''' | 客家土楼 | '''所获荣誉''' |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 '''外文名''' | Hakka Earth Building | '''居住人群''' | 客家人 |- | '''主要分布''' | 福建永定、福建南靖、福建华安、广东梅州 | '''代表景点''' | 福建客家土楼和广东客家土楼 |} ==目录== [[File:客家土楼3.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962954271&di=3a01ae87eeced940da156152f15273cf&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photoblog%2F1206%2F25%2Fc2%2F12117034_12117034_1340608600489.jpg 原图链接]]] *土楼代表 *历史沿革 *建筑特点 *分布区域 *历史文化 *保护措施 ==土楼代表== ===福建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布局合理,与黄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筑极为相似从外部环境来看,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楼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楼址忌逆势,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后低,忌正对山坑(以免冲射);楼址后山较高,则楼建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既可避风防潮,又能使楼、山配置和谐。既依据上述3个方面选择楼址,又善于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构筑形式多样的土楼,乃至发展为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蔚为壮观、颇具山区建筑特色的土楼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楼群。这些讲究,无疑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与中原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永定县境内的大型方型、圆型土楼有8000余座,而圆形的则只有360座,最大的圆楼直径为82米,最小的是洪坑村的“如升楼”,直径为17米;最古老的是高顶村的“承启楼”,建于公元1790年,楼内最多时曾居住80余户人家,有600多人。最壮丽堂皇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洪坑村振成楼。 ====承启楼==== [[File:客家土楼4.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963030328&di=8c02da18336c45807ce08e203fb6c82d&imgtype=0&src=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61022%2F00bf5b211fce43cfa7abcacd80fe8067_th.jpeg 原图链接]]] 承启楼位于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时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 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台湾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振成楼==== 振成楼,位于龙岩市永定县洪坑村,又称“八卦楼”,是客家土楼中的土楼王子。建于1912年,占地约5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每卦6间。卦与卦之间筑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开设拱门,关门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相通,连成整体。振成楼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有“最富丽堂皇的圆楼”之称,是福建圆楼中内部空间设计最精彩、变化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广东土楼=== ====梅州土楼==== *[[花萼楼]],位于[[梅州]]大埔县,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客家土围楼。 其设计精巧、结构独特,显示了客家人圆满、团结、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广东客家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道韵楼 [[道韵楼]],位于广东省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距今约400多年历史。楼内房屋分3进,共深29米,后进为3层高楼。道韵楼以“古、大、奇”而名闻海内外。据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客家土楼。道韵楼俗称大楼,周长328米、高11.5米、墙厚1.6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它有别于赣南、闽西北的正方形或矩形为平方布局的客家围屋,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楼内最多时曾居住600余人,而今仍有160多人在此安居。<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2aa7Hq1erf4QSgl_HLvrqNFKBqLY21JZglsRVtVLXyQrBxnvZ_JnAK9PBXJN9fr79T-sf-JaSPwnprqlrQZkPMTQiWRCe2UUjUOJj5LYBIOYZmihqwg 南方网.2011-02-11,引用日期2019-10-12] </ref> ====石寨土楼==== 石寨土楼亦称方楼,石寨土楼坐落于梅州市蕉岭县南礤镇石寨村,建于明末嘉靖年间,为当地郭姓五世祖所建,时历300多年日晒雨淋,仍保存完好。石寨土楼是用泥土、沙灰等夯筑成墙的土木结构楼房,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的山石、黄土、杉木、灰、沙、青瓦等。土楼承重墙厚度达一米,构架桁木长达七米,檐瓦每块达一尺宽,整体布局独特,造型别致,结构坚固,时逾三、四百年,岿然屹立。石寨土楼是极具典型地方特色的古代客家民居,充分显示了客家人合族聚居的风格和艰苦开拓的精神,在土木建筑史上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价值。 *承德楼 [[承德楼]]位于梅州市区,是梅州市内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建屋人梁氏炯昌公,号星楼,是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三角安定壹折桂窝人氏。二十世时任[[暹罗]](即现[[泰国]])华人华侨侨领,同时亦经商做生意。 *世德堂 世德堂是明末翰林李二何的胞兄[[李匪何]]的儿子[[李椅]]建造的,它位于梅江与松源河交汇处附近,离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1.5千米的铜琶村下店。该屋建于1645年,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共有72天井,36厅,12个门楼,299间房,2口水井,相传是李士淳携太子返乡避难而建的“明朝最后一座皇帝行宫”<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583bpjohR-DY3oaItl7JzQsWmM6kYLXEI-RjeGCw6bPUEpXImkM_hGZNrKse2_DfbsgI_qdkcY4EIrApg7A4 梅州旅游网,引用日期2013-03-09] </ref> *庆裕楼 庆裕楼坐落于广东省梅州市与福建省交界处的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古镇之湾溪村,地处湾溪村地处武夷山脉南端。庆裕楼由湾溪陈氏子孙建造,建楼两百多年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走出去的才俊数不胜数。庆裕楼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结合客家围龙屋的结构和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房屋的构造,正中央是大厅,四周一百多间房子环环相绕。2008年被评为梅州市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对象。<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cf16ecwHlEZep9dwP7BcBrBMHmVSqvEYbR3BtMbOQ_6fPHC_CfaWDmLoRysouzYBuI-YuPiGIb1eqjrfuVu6mhd9rR7AMRYmN814kHKV0Bk-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3-03-09] </ref> ==历史沿革== [[File:客家土楼5.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963119383&di=7ae1aa33f4ae33bbfcfe7ae51dd27e6d&imgtype=0&src=http%3A%2F%2Fc.hiphotos.baidu.com%2Fbaike%2Fpic%2Fitem%2F83025aafa40f4bfb39478ca80a4f78f0f63618b2.jpg 原图链接]]] 客家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客家民居,圆形围屋。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永定、漳州南靖、广东梅州大埔、蕉岭、饶平等地。<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bfa5t4YfXGifBbFU6AA303PkaHv66sWi12VCef6LFl4y0fnFrkbPWxVRFaTpiE2-vnyQt1HbFv_m2m-swolWNAaoXgKvXQ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18-12-09,引用日期2019-05-09] </ref> 土楼,顾名思义,用土夯筑成的楼。 客家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据考证,中国殷商时代就有夯土建屋。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均为夯土墙,城内的里枋也是用土墙分隔。福建土楼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辗转迁移到永定之后,历尽沧桑,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 [1] 土楼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唐末宋初)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时候。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宋元时期(11世纪~13世纪),是客家土楼的形成阶段,最早记载“土楼”的文献是《[[重修虔台志]]》。 明代(14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居民愈益重视教育,置学馆,设书院,劝民入学,渐成风气。通过科举致仕不断涌现。这些发迹官宦之家,大兴土木,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 清代、民国(17世纪中叶~20世纪上半叶)时期,闽南地区条丝烟、茶叶等加工业蓬勃兴起,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长,为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势必建造更大规模的楼房,让众多的宗亲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以适应家族的兴旺,居住的安全。于是便建造了殿堂式的土围楼以及方形、圆形等丰富多姿的土楼。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类型多样等。在晚期,外来文化影响在部分土楼的建造中并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福建居民仍大量建造土楼,一直延续。该时期土楼建筑比较注重实用性,结构简练,缺少华丽的装饰。是福建土楼的延续阶段。<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9b1cgjDjsUuMEx1DIFrSjEEyGwCyqbYNSyE7i_80q_qNpYJMsi6UFUwtbDRtEj4RipduRL4gApsv84rPEXuuFO_Y9r92lU838-8MOU2-2b-Wyg 中国民族建筑网,引用日期2019-05-09] </ref> ==建筑特点== 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客家土楼中,圆楼、方楼、宫殿式土楼、五凤式土楼、府第式土楼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结构=== [[File:客家土楼6.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963198279&di=42557fea01abb1f804bb8d36bbb9869f&imgtype=0&src=http%3A%2F%2Fguoxue5000.com%2Fdata%2Fupload%2Fueditor%2F20170807%2F59880d63ccaad.jpg 原图链接]]] 客家土楼主要有3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 除五风楼是中原汉族府第式建筑形式的直接传承外,圆、方土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但其祖祠建于全楼中心,仍保持中原汉族礼制传统中孝悌尊卑观念的核心。<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d87cWq7AeBagUguW-lcnX8_ESfCRuWppxebMm6uHD-gAi7isIhgwqasKXp5fVZJe69u-dOx0lm6JXGWx73N12Vp3THw_qk8beQ 客家土楼网,引用日期2019-05-10] </ref> *五凤楼: 府第式民居,是客家人传承中原建筑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福建客家的五凤楼一般为九脊歇山顶,屋脊两端飞翘,有如“五凤翘翼者也",故名,[[五凤楼]]由“三堂两落”组合而成,呈前低后高、层次分明的建筑格局。 从整体看,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含有明确的主次卑意识,可以肯定,它是客家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中部流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发展,在其群体组合中,只有轴线末端的上堂屋(主厅)采用了坚厚的夯土承重墙。 五凤楼有独立成幢的民居,有包围在方、圆围楼之中的祖祠。但同一·种建筑形式,却名称各异,福建客家人称之为五凤楼,广东客家人却称之为围龙屋、堂横屋(后面不带围龙)。其主要特征是数量不同的、占据中轴的堂屋和分立两侧的横屋组成,立面前低后高。最高的上堂设祖祠。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客家的围龙屋、堂横屋的屋顶,一般为悬顶平脊。广东广府、福佬民系的民居和祖祠亦有屋脊两端飞翘的习俗,唯客家喜用平脊。<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d87cWq7AeBagUguW-lcnX8_ESfCRuWppxebMm6uHD-gAi7isIhgwqasKXp5fVZJe69u-dOx0lm6JXGWx73N12Vp3THw_qk8beQ 客家土楼网,引用日期2019-05-10] </ref> *方楼 方楼:方楼是以祖祠为中心,四周夯土墙按正方形嗣合的通廊式土楼。 方楼的布局同五凤楼相近,但其坚厚土墙从上堂屋扩大到整体外围,十分明显的是,防御性大大加强。 方楼与圆楼像一对孪生兄弟,除外形有别之外,其分布范围、建筑方式和结构功能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方楼的数量比圆楼更多,且历史更为悠久,据说是先有方楼后有圆楼。可见方楼是中原方形民居的直接传承,而圆楼与福建当地的圆形围寨、围堡及沿海的抗风要求有关,产生的自然和文化背景比较复杂。 方楼有单体方楼和复合方楼。单体方楼比较小型和简单,四坡式的瓦屋顶等高,巍然自立。复合方楼比较大型和复杂,一般在三至五层高的方形主楼前,用矮墙或附属建筑(住房或学校)围成前院。较大型的方楼屋顶高低错落,前底后高,作九脊组合。闽西客家方楼俗称“四角楼”,但其四角不带碉楼,与赣南、粤北和粤东四角带碉楼的“四角楼”客家围有别。 *圆楼 圆楼:又称圆寨,在圆形建筑物中,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严重削弱;寨是堡垒,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俨然成为极有效的准军事工程。 圆楼有单环和多环建筑两种。前者规模较小,高只二三层;后者规模宏大,高达四五层,由外环到内环高度逐环递减。皆是以祖祠为中心,用泥土夯筑的木构通廊式圆土楼。<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91faPTaQYkjAwsJ7tm2GMJdW3RcUQPqxQkvQmBFfSL6z89-xqdchjhry8cmxSH2qm49_B_9agYOT-krDhsmvCXJxYFWgITClMXrGWIOPS6IQpXwhid6ogVsImqOkJV272g 中华网.2017-04-17,引用日期2019-05-09] </ref>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47185/aa6a5lnWgbr-0yH_vYh3Sjd-EkHMGrIzT2bpj56SmuS9buEN7uQB2Df38bDZ_cZiH9C_l5MJn1lfAEFdVozHNOVtwLtpw-Jc_FETItrlfC8P8FRtYg 央视网.2010-04-21,引用日期2019-05-09] </ref> *特点 客家土楼建筑具有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等多种优越性。 客家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土楼具有庞大的单体式建筑,其体积之大,为民居之最。 土楼中的普通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ref>[http://www.mnw.cn/tour/minsu/2031836.html | 客家的来历 客家土楼建筑的特色介绍 .闽南网.2018-07-17,引用日期2019-05-09]</ref> 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客家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3个特点: #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与远古中原生土民居建筑、殿堂等风格一脉相承;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古朴典雅,楼内整体风格与楼外景观风格协调,部分土楼厅堂雕梁画栋、典雅堂皇;内通廊式平面,四通八达,体现了客家人敬祖睦宗、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ref>[永定客家土楼:体验令人销魂的美(组图)(2) .新浪旅游.2011-03-08,引用日期2019-05-09]</ref> 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 #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ref>[http://www.mnw.cn/tour/minsu/2031836.html | 客家的来历 客家土楼建筑的特色介绍 .闽南网.2018-07-17,引用日期2019-05-09]</ref> ===规模=== [[File:客家土楼7.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963286227&di=2d3f12287819cd0ca8e6fa26e122ba1e&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photoblog%2F1107%2F15%2Fc0%2F8332526_8332526_1310659303677_mthumb.jpg 原图链接]]] 客家土楼中,我国最大的客家土楼为道韵楼,周长328米,高11.5米,墙厚1.6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ref>[道韵楼 .魅力潮州,引用日期2019-05-09]</ref> 最小的是洪坑村的“如升楼”,直径为17米。土楼中的普通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ref>[http://www.mnw.cn/tour/minsu/2031836.html | 客家的来历 客家土楼建筑的特色介绍 .闽南网.2018-07-17,引用日期2019-05-09]</ref> ===性能=== 客家土楼建筑,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混合。它们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有深刻内容。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例,其建筑具有以下独特性能: ====充分的经济性====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这两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取自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坏耕地问题。旧楼若须拆除重建则墙土可以重复使用,或用于农作物肥料,不会产生象现代砖石或混凝土房屋那大量的建筑垃极。一般来说,由于屋架通风较畅,木构件受白蚁侵袭或潮湿糟朽的情形并不严重,旧料可以二次使用,土楼的施工技术较易掌握,可以完全人力操作,无须特殊设备。通常建楼时间安排在干燥少雨的冬季,因为干燥少雨的冬季正当农闲,族人可以大量参与工程,大大降低建筑费用。 ====良好的坚固性==== 客家土楼,特别是圆寨的坚固性最好。圆筒状结构能极均匀地传递各类荷载,同时外墙底部最厚,往上渐薄并略微内倾,形成极佳的预应力向心状态,在一般的地震作用或者地基不均匀导致下陷的情况下,土楼整体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形。而由于土墙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即便因暂时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整体结构并无危险。<ref>[. http://www.mnw.cn/tour/minsu/2031836.html | 客家的来历 客家土楼建筑的特色介绍 .闽南网.2018-07-17,引用日期2019-05-09]</ref> 土楼最大的危险之一是水袭,但绝大多数做法是用大块卵石筑基,其高度设计在最大洪水线以上。土墙在石基以上夯筑,墙顶则设出挑达3米左右的大屋檐,以确保雨水甩出墙外。 ====奇妙的物理性==== 客家土楼的墙体厚达1.5米左右,从而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洌风侵袭,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十分奇妙的是,厚实土墙具有其他任何墙体无法相匹的含蓄作用。在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年降雨量多达1800毫米,并且往往骤晴骤雨,室外干湿度变化太大。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厚土保持着适宜人体的湿度,环境太干时,它能够自然释放水份;环境太湿时,吸收水份,这种调节作用显然十分益于居民健康。建筑师们经常谈到室内噪音的控制,由于强烈的内向性,客家土楼,特别是圆寨容易产生噪音聚焦效应,在昔日荒山寂野的客家人生存环境中,建筑内部的迥响正是令人心慰的生命气息。 ====突出的防御性==== 客家土楼的厚墙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住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以常见的四层土楼为例,底层和二层均不辟外窗,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土墙的薄弱点是入口,加强措施是在硬木厚门上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这些全部出于防御要求。[[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早先是一片莽荒,迟至20年代初,仍存留有多处原始森林,虫蛇出没,野兽甚多。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这里不但是“天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就连[[福州]]、[[广州]]、[[南昌]]这3省都城,也因相处极端、隘坚路险而奈何不得。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风强悍的土著袭击外,先后迁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间也不断发生殊死的械斗。 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家客家人极其重视防御,他们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难攻的设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生活初级火器时代,土楼使客家人获得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在客家人中间,流传着很多在敌人久攻不下,“大楼安然无恙”的故事。 ====独特的艺术性==== [[File:客家土楼8.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963398414&di=043bb02b3df74c72eb30fe15cd0ef286&imgtype=0&src=http%3A%2F%2Fimg1.dzwww.com%3A8080%2Ftupian_pl%2F20170417%2F84%2F4504067873428808496.jpg 原图链接]]] 客家土楼的艺术性主要在整体造型上。在这方面,3种典型均有其特点。 五凤楼一般选址于山脚向阳处,其立面中轴线上,下堂、中堂、上堂高度递增,作为主体的上堂居于支配地位。轴线两翼横屋与之呼应地渐次升高,其重叠的三角形山面对峙左右,形成极工整的秩序构图。虽不着力于细部刻绘,但那错落有致的九脊歇山,饱含雄浑古拙的韵味。 方楼的造型特征与五凤楼近似,唯其下堂和横屋的外墙另厚升高,形成更为壮观的整体。 圆寨是3种典型中造型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崇山峻岭之间,它以浑然一体的纯粹形态出现,正如茫茫大漠中的埃及金字塔那样,极具纪念性。圆的外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密接。随时光流逝,土墙出现无数不规则裂缝,更显得苍劲有力。圆寨是那样地苦心经营,却宛自天然,震撼人心,在当今方兴未艾的土楼旅游热中,圆寨具有最强的吸引力。 形走马楼系由方形楼演变而成。这种楼以2层楼为多数,一层为卧室、仓库。其有一个共同特点:在二楼的外部以木料架设一条外伸悬空的走廊。这种土楼是永定客家人在南迁过程吸收了南方土著“干栏”式民居的优点、创造性地运用中原先进的夯土技术构筑而成的,它能适应山区的复杂地形和多雨潮湿的气候,且简单易建、省工省料。还不一种是依山建造的一字形土楼,在楼正面及左右两侧筑起转墙,大门设于围墙一侧,全楼形似锁头,因而被称为“锁头楼”。 ==分布区域== 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博平岭南脉两侧的几个县市,主要是福建的龙岩市、漳州市和广东的大埔、饶平、蕉岭等地。 如龙岩南部的适中镇,永定东南部的高坡、坎市、抚市、湖雷、古竹、岐岭、大溪、湖坑、下洋等乡镇,南靖西北部的奎洋、梅林、书洋等乡,平和西部的芦溪、霞寨、合溪、秀峰等乡镇,诏安西北部的秀篆、官陂等乡,还连及闽、粤交界的广东饶平、大埔、蕉岭部分地区。 历史上自宋代以来,客家土楼集中地区是汀州、漳州、梅州、潮州四州分界线,迄今除极小析分以外,基本无变化。汀、梅二州境内居民悉为客家人,而漳、潮二州边境有客家人渗透现象。 五凤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县城、湖雷、抚市、坎市和高陂等地方,这里平川面积较大,耕地多且交通便利,自古就是客家地区中盛产粮、烟、煤的聚宝盆,与一般“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瘠景象大不相同,正是这里的发达经济提供了使五凤楼得以建造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同时因为距离边境冲突地区较远,生存环境相对安宁。故住宅强调尊卑秩序而无须专注于防御,五凤楼总数甚少。 方楼主要分布在龙岩、永定、南靖交界地区。博平岭纵贯其间,宋代为汀、漳2川的区划所在。方楼在3类土楼中数量最多。据对3至5层方楼的初步统计:龙岩适中镇共有242座,另有遗址可查的,清同治三年(1864年)战时被毁38座,民国十三年(1924年)军阀混战时被毁24座。永定高陂镇649座(其中2座6层),坎市镇1016座(其中1座6层),抚市镇统计暂缺,湖雷镇609座,古竹乡统计暂缺,岐岭乡376座,大溪乡155座,湖坑镇201座(其中6座6层),下洋镇统计暂缺。南靖奎洋乡34座,梅林乡62座,书洋乡230座。永定方楼总数占支配份量,撇开分布零散的几个乡镇不计,已有统计数字的6个乡镇共3006座。以平均500座计,则统计暂缺的3个乡共1500座,则永定一县3层以上的方楼总数超过4500座。上述全部方楼的楼主或建造者几乎都是客家人。龙岩适中镇居民属性不明,其通行土话亦非客家话非闽南话,但“适中大楼建筑师来自永定金丰,如肖姓,操木工而在适中定居”。南靖县11乡镇中,8个乡镇全为闽南人,只有奎洋、梅林、书洋3乡客家人闽南人混居,而且方楼集中客家人村落中。永定则为纯客家人居住县。方楼分布地是平川向山脊过渡区域,这里耕地较少,经济较差,交通不甚便利,历史上[[匪患]]械斗多发。因而方楼同五凤楼比,显然秩序感减弱而防御性增强。 ==历史文化== [[File:客家土楼9.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963516654&di=63541112fe1806d55f3a83a98212a04e&imgtype=0&src=http%3A%2F%2Fc.hiphotos.baidu.com%2Fbaike%2Fs%253D600%253Bq%253D50%2Fsign%3D30333f8b0724ab18e416e23705c197f0%2F3bf33a87e950352aa409ffa55d43fbf2b2118b37.jpg 原图链接]]] 土楼居民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ref>[http://www.mnw.cn/tour/minsu/2031836.html | 客家的来历 客家土楼建筑的特色介绍 .闽南网.2018-07-17,引用日期2019-05-09]</ref> 在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流离他乡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都有深切的体会。不论是长途跋涉的流离失所,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共度难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如四角围龙——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故居等。 ==保护措施== 1998年3月,永定获知武夷山正在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开始重新打量自己土地上美如遗珠的土楼群。 1998年5月,永定县成立了土楼申报世界遗产机构。 1999年9月、10月,永定县政府和龙岩市政府先后正式向福建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呈报《[[关于请求将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请示]]》,并邀请中外著名世界遗产专家10多批到永定实地考察,指导,专家们对客家土楼的价值给予了肯定,对土楼“申遗”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1999年10月,华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2000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决定把永定、南靖、华安三地土楼联合起来,以“[[福建土楼]]”的名义联合申报世界遗产。 2003年,永定客家土楼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8年上半年,福建土楼顺利通过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正式评估,赢得角逐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的“入场券”。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1年8月,永定客家土楼景区荣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1年5月,“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5月初,永定区投入477万元对集庆楼启动了全面修缮工程。 ==视频== {{#iDisplay:d0320s2slvv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客家土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