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79.1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宝峰禅师 的原始碼
←
宝峰禅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宝峰禅师</big> ''' |- | [[File:C7869c796b87f661.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lbkTkKIRmLkEkL8TkKIMkbELjbgQmLkElbcTkKIKmrELjbkImUHpGz2IOzXejb0Ew%20dByOsG0OV%2FzPsGwOVFmVbaIkGKCzXljb0Ew%20JHxKRLyuR5j%20lHzqR7z7GIOzzgjb0Ew%20dBxfsGwOVF_328742292&query=%E5%AE%9D%E5%B3%B0%E7%A6%85%E5%B8%88 原图链接][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c7869c796b87f66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宝峰禅师'''== 宝峰禅师,出生于苏州吴江,开启[[天奇法师]],让参禅回归禅学本来面貌。 =='''内容介绍'''== 洪州泐潭宝峰和尚,为龙潭崇信法嗣,青原下四世。 住靖安县泐潭寺。 新到参,师问:“其中事即易道,不落其中事始终难道。” 曰:“某甲在途中时,便知有此一问。” 师曰:“更与二十年行脚,也不较多。” 曰 :“莫不契和尚意么?” 师曰:“苦瓜那堪待客。” 问僧:“古人有一路接后进初心 ,汝还知否?” 曰:“请师指出古人一路。” 师曰:“恁么则闍黎知了也。” 曰:“ 头上更安头。” 师曰:“宝峰不合问仁者。” 曰:“问又何妨?” 师曰:“这里不曾 有人乱说道理,出去。” '''岩头僧'''来参,师坚起拂子曰:“落在此机底人,未具眼在。 ” 僧拟近前,师曰:“恰落在此机。” 僧回举似岩头,头曰:“我当时若见,夺却拂 子,看他作么生。” 师闻乃曰:“我竖起拂子从伊夺,总不将物时又作么生?” 岩头 闻得,又曰:“无星秤子,有甚辨处。” “青原下五世” 〔[[德山鉴禅师]]法嗣〕 =='''禅师境界'''== '''宝峰禅师的境界''' 黄夏年 《[[宗鉴法林]]》是一本介绍禅宗公案境界的书,作者集云堂以某一具体公案为例,然后再对此公案进行解说,之后再附上历代禅师的悟境,以此说明公案的作用。 《宗鉴法林》卷三十六曾举“金陵高峰寺宝峰智瑄禅师(海舟慈嗣)”条云: 宝峰因天奇瑞参,师问:“甚处来?” 曰:“北京。” 师曰:“别有去处么?” 曰:“随方潇洒。” 师曰:“曾到四川否?” 曰:“到。” 师曰:“四川境界与此间如何?” 曰:“江山虽异,风月一般。” 师竖拳曰:“还有者(这)个么?” 曰:“无。” 师曰:“因甚却无?” 曰:“非我境界。” 师曰:“如何是汝境界?” 曰:“诸佛不能识,谁敢强定名?” 师曰:“汝岂不是着空?” 曰:“终不向鬼窟里作活计。” 师曰:“西天九十六种外道,汝是第一。” 瑞拂袖便行。 [[宝峰智瑄]],《续五灯会元》作“宝峰明瑄”,苏之吴江范氏子。 因在寺院做木工活,遂出家拜海舟永慈为师。 [[天奇本瑞]],南昌钟陵江氏子,礼荆门州[[无说禅师]]披剃。 后来离开无说,“遂往蜀中,谒楚山。 问:‘某甲闲时看来了然明白,及至临机,因甚茫然?’ 山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楚山”是[[楚山绍奇]],明初至中叶禅门一大家,念佛禅的倡导者。 天奇对自己的心境经常不稳定感到困惑,特别是在有事临来发生时,更是茫然。 楚山告诉他只:有你的念头在毫厘之差,所以才有天地悬隔的感觉。 这就是在公案中询问“四川境界”,也说明天奇已经从四川回来之后,在南京与宝峰见面。 明末高僧[[莲池株宏]]在《[[竹窗随笔]]》“参究念佛”中说:“国朝洪、永间,有空谷、天奇、毒峰三大老。其论念佛,天、毒二师,俱教人看‘念佛是谁’,唯空谷谓只直念去亦有悟门。 此二各随机宜,皆是也。” 由是说明天奇受楚山的影响,推行“念佛是谁’的法门。 宝峰与天奇本瑞之间的问答,则反映的不是“念佛是谁”的; 参究方法,而是禅宗典型的无心境界的讨论。 天奇禅师回答宝峰禅师的境界提问,认为“江山虽异,风月一般”,这说明他并没有超越认识,仍是起了分别心,所以宝峰要进一步继续追问,天奇仍然是围绕自己要追求的境界来作答,认为自己的境界是“诸佛不能识,谁敢强定名?” 执有境界之想,仍有有生的想法,这不符合佛教的“无生正理”,是执空为有的表现。 宝峰只好专门指出;他的“执空”表现,但是天奇还不同意,宝峰最后只能说天奇的想法是属于外道的做法。 宋代著名的禅师[[永明延寿]]曾经说过:“如西天九十六种外道,皆求出离,因遇邪师,反沉生死。” 本来禅宗的境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得到,不必专门去求去修,但是天奇却老是要去修去追求外在的“我境”,这就违反了禅宗的佛在心中,不从他求的宗旨,宝峰对天奇的批评,这对一直在不断追求修行的天奇来说,当然是最大的侮辱了,气得他拂袖而去。 但是这正是这一提醒,让天奇猛醒,使他甘心情愿地归依了宝峰,正式成为入室的嗣法弟子。 宝峰对天奇的开示,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因为太多的禅师虽然自认为一直在修禅宗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但是实际上却仍然是追求外在境界上演练,所以这则公案得到后人的首肯,金粟禅师曾评价云:“宝峰应机绵密,觌面活埋,不是天奇和尚洎合失却一只眼。 虽然如是,且如何是九十六种外道底第一? 良久云:诸佛不能识,谁敢强安名。” 宝峰老婆心切,天奇一时心迷走失,强立安名,是“起贪着之心,怀希望之意”,如同蒸砂,砂不是饭,因果不同,体用俱失。 牧云门禅师云:“何故繁词扫不开,一拳高鉴自能裁。 西天外道虽蒙记,透网之鳞唤不来。” 孤云鉴禅师云:“随方潇洒大方家,拶着当头便返踯。 个中境界阿谁知,诸佛从来不能识。” 宝峰禅师一记重拳当头,将还有顿悟成佛之性的天奇返掷而回,收入网内。 全鉴旭禅师云:“一般风月,境界幽深。 诸佛不识,谁是知音。桃花烂熳春风远,千里相思动客心。” 既是幽深境界,岂非他人能知,只有在特定的情景当中,才能够起心动念,由而感知。 可见,宝峰禅师的这个公案,对修行者来说,确有惊醒棒喝的作用,它指出了见性成佛之自心自悟的真谛。 《宗鉴法林》载拳石沃对这个公案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说: 临机棒喝当时分,鹘眼龙晴手自亲。触着通身寒彻骨,不惊人处也惊人。 拳石沃是扬之通州人,俗姓葛。其生平史籍无载,仅列有他的法语:“僧问:‘如何是你有拄杖子,与你拄杖子?’师日:‘光影俱忘仔细看。’ 曰:‘如何是你无拄杖子,夺却你拄杖子。’ 师曰:‘别有灵光照胆寒。’ 曰:‘恁么则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也。’ 师曰:‘你作道理会那。” 从法语看,拳石沃禅师奉行的是通贤常用的马祖喝弟子的方式,用大机大用,直指人心的临济宗宗风,以子之矛还子之盾的反向思维的形式,来启发学人,让人解惑。 拳石沃的这首诗偈,前两句是说运用大机大用的临济禅法的恰当之处,宝峰禅师画龙点晴手自亲刃天奇本瑞的高明地方,后两句是说天奇的悟道时的感受,在不惊之处却得到了惊人的效果。 较牧云门禅师、孤云鉴禅师和全鉴旭禅师几人的评价,拳石沃的点评的风格则又有不同。 他不像这几位禅师刻意讨论宝峰禅师的高明之处和慧眼睿识,而是重在描写天奇本瑞的悟道过程,通过宝峰禅师的提醒,天奇终于悟道自己的悟道境界是在外道里面打转,所以他才生气拂袖而去。 诗人王维曾经说过,“学诗浑如学参禅”。 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里也曾说:“诗人造极之诣,必在神诣。” “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诣之极。” 可见,参禅的感受最高的境界就是在于突然有悟,达到了悟境。 宝峰禅师的一句话,将天奇通身彻骨点透,这是大智慧,这就是不惊人之处,却起到了惊天动地的效果,所以具有非常强的镇摄力和穿透力,拳石沃的慧眼抓住了这一点,不是比其它几位禅师又高了一筹吗 <ref>[https://baike.sogou.com/v7329148.htm?fromTitle=%E5%AE%9D%E5%B3%B0%E7%A6%85%E5%B8%88 宝峰禅师],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10-26</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200 宗教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宝峰禅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