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43.7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宜昌荚蒾 的原始碼
←
宜昌荚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宜昌荚蒾</big> ''' |- | [[File:123223.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9151411.htm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宜昌荚蒾 拉丁学名:Viburnum erosum Thunb.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茜草目 科:忍冬科 属:荚蒾属 |} 宜昌荚蒾,中药名。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Viburnum erosum Thunb.的根。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广东、广西。具有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 中文学名宜昌荚蒾 别 称荚蒾、红仔仔、羊三木、猪婆子藤、皮崽子树、小鱼辣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茜草目 科忍冬科 属荚蒾属 种宜昌荚蒾 分布区域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广东、广西 采收时间全年均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毒 性无毒 =='''目录'''== '''入药部位'''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相关论述'''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涩,性平。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祛风,除湿。 主治 风湿痹痛。 相关配伍 治风寒湿痹:宜昌荚蒾9g,木防己24g,豨莶草15g,摇竹消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切段、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 宜昌荚蒾,又名野绣球、小鱼辣树、对叶散花、猪婆子藤、糯米条子、糯米条荚蒾、猪肉苗、糯米柴、山小珠、白老奶别、羊屎子树。落叶灌木,高达3m。幼枝密被星状毛和柔毛,冬芽小而有毛,具2对外鳞片。叶对生;叶柄长3-5mm,有钻形托叶;叶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7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牙齿,叶面粗糙,上面疏生有疣基的叉毛,下面密生星状毡毛,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9对,伸达齿端,与叶主脉在叶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复伞形聚伞花序生于具1对叶的侧生短枝之顶,直径2-4cm,有毛;有总梗,第一级辐射枝5条;苞片和小苞片线形,长4-5mm;花生于第2至第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5mm,5萼齿微小,卵状三角形;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6mm,裂片圆卵形,稍长于花冠筒;雄蕊5,稍短至等长于花冠。核果卵圆形,长约7mm,红色;核扁,具3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1800m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广东、广西。 相关论述 1、《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 2、《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 '''附注''' 1、果可榨油。 2、茎皮可提取纤维。 ==参考资料==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宜昌荚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