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95.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定(郑愁予诗歌) 的原始碼
←
定(郑愁予诗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1bd71d034dcd4988be5d20c208789076.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9/1bd71d034dcd4988be5d20c20878907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46064100_556612 图片来自于搜狐网]]] '''《定》'''是诗人郑愁予写得一首现代诗歌。 ==作品原文== 我将时间在我的生命里退役 对诸神或是对魔鬼我将宣布和平了 让眼之剑光徐徐入 对星天,或是对海,对一往的恨事儿,我瞑目 宇宙也遗忘我,遗去一切,静静地 我更长于永恒,小于一粒微尘 ==作者简介== [[郑愁予]],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笔名“愁予”,台湾现代诗诗人。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ref>[https://www.sohu.com/a/251033468_179083 罗大佑、齐豫都唱他的诗,诗人郑愁予也是一个好情人 ]</ref> 曾任教于美国艾奥瓦大学及[[耶鲁大学]]东亚语文学系、香港大学等。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ref>[https://www.sohu.com/a/116652005_394566 郑愁予的“不惑年代” ]</ref> 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1966)、中山文艺奖(1967)、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68)及“国家文艺奖”(1995)。<ref>[http://www.bbra.cn/234133.aspx 83岁诗人郑愁予:我讲个故事,你们怕不怕麻烦?]</ref> 1986年,台北《文讯月刊》(第22期)举行问卷调查,被读者送到“最受欢迎作家”诗类之首,也是所有文类作家中得票最多的人。问卷说,读者遍及各地区、阶层、行业以及生活形态迥异的“族群”。之后,《文学家》杂志与台湾大学生问卷,结果几乎相同。《文讯》的问卷并列出小说票数最多的人是张爱玲。另一由洪范书店出版的《随身读》系列,以销数论,台北《中国时报》与花旗银行合选的“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郑愁予诗集》是唯一被选入的诗集。台北《联合报》选出50年代的30部文学经典,《郑愁予诗集》列为诗类“前茅”。电脑选举,得票第一。 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雨说》等13首,及诗集《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等2部。<ref>[http://www.franzstudio.com/mgz_tw3.asp?vol=tw48&page=302 一个写诗的美好年代]</ref> 诗人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他的成名作《错误》(1954)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ref>[https://www.sohu.com/a/246064100_556612 85岁郑愁予《朗读者》回顾一生漂泊:70多岁终于回到精神故乡 ]</ref>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820 中国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定(郑愁予诗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