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78.1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宋楚望 的原始碼
←
宋楚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宋楚望.jpg|缩略图|右|宋楚望|[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5743353400&di=cdfeef66dd566fddfba635b66ca16b1f&imgtype=0&src=http%3A%2F%2Fimgs.focus.cn%2Fupload%2Fcz%2F37212%2Fb_372118310.jpg 原图链接][https://bbs.focus.cn/cz/123917/c9b74577601fc281.html 来自搜狐的图片]]] '''[[宋楚望]]''',湖北[[当阳]]人。清朝官员。 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湖北乡试[[解元]]。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进士。授江苏[[句容县]]知县,调[[丹徒县]],正值当地饥荒,宋楚望尽力赈济灾民。调太仓直隶州,修筑海塘六十余里。累迁[[松江府]]、[[常州府]]知府,升淮徐兵备道。休致后卒于家。 ==人物简介== 宋楚望,字[[荆州]],号[[恒齐]],[[湖北]]当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授句容知县,勤农育士,政声很好。他在此创办了华阳书院。调任丹徒知县,值岁饥,他散赈救贫,遍历穷乡。他还在镇江城南创[[鹤林书院]]。调太仓直隶州,筑海塘六十余里。当时扬州水道长久湮塞,疏治无功,宋楚望请疏旧海口,使下流宣畅,朝廷按此办理,使上游之水自达于海,解决了水道梗塞问题。宋楚望对治水很用心,著有《[[太镇海塘纪略]]》一书,辑录了当时兴工的奏稿、谕札、公檄、禀贴、告示等,并附有沿海工图。 [[乾隆]]十九年(1754)调任常州知府,“爱民重士,扩充书院经费”。他捐出自己的俸禄,“以兴复龙城书院为已任”。龙城书院是明隆庆六年(1572)常州知府施观民所创。万历初,张居正秉国时,下令“尽毁天下书院”,龙城书院被迫停办。万历三十一年(1603),常州知府欧阳东凤在龙城书院旧址建先贤祠讲学,以避书院之名。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政,又下令禁办书院。常州知府曾樱多次上表坚称“龙城系课文之所,非讲学之地”,“故独得不毁”。后倭寇侵犯东南沿海地区,书院一度改为兵备道署。直至清代,书院几经兴废(见钱维城《[[龙城书院记]]》)。宋楚望当常州知府后,决心兴复龙城书院。地方士绅见状,也纷纷出资捐助。宋楚望亲任督工,仅两个月便完成了修建工程。据《[[常郡艺文志]]》记载,龙城书院之再次兴建,造就了大批有识之士,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洪亮吉等均就学于此。 宋楚望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松江知府,升徐淮兵备道。休致后卒于家。他所著《[[人离分途]]》、《[[戒淫]]》等,“人争颂之”。他还辑有《[[公门果报录]]》、《[[官箴书集成]]》等。<ref>[http://fzg.changzhou.gov.cn/html/fzg/2015/QIAOOANK_0302/602.html 宋楚望],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ref> ==参考资料== *《[[松江府志]]》 {{-}} {{start box}} {{s-off}} {{Succession box|[[李景淳]]|[[沉孟坚]]|[[江苏]][[松江府]][[知府]]|<small>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上任</small>}} {{end box}}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C]] [[Category:中國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En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End 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off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tart 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uccession box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宋楚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