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34.19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它山堰 的原始碼
←
它山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它山堰.jpg|320px|缩略图|右|<big>它山堰</big>[https://p1.cncnimg.cn/jdpic/6/5261_b.jpg 原图链接][https://ningbo.cncn.com/jingdian/tashanyan/profile 来自 欣欣旅游 的图片]]] '''它山堰'''([[汉语]]拼音:Tuōshān Yàn)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座古代堤堰,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它山堰村,兴建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是浙江省灌溉面积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它山堰位于奉化江最大的支流鄞江,使用条石叠砌而成,解决了鄞西大片土地的灌溉和明州(宁波)州城的生活用水问题,经历代修缮,至今仍发挥作用。1988年,它山堰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被国际灌排委员会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ref>[http://help.3g.163.com/0409/16/0115/15/BDCNLQQI04090782.html 宁波它山堰新增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网易,2016-01-15</ref>。 ==修建== 根据[[南宋]]淳祐年间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ref>[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zhu/145907.html 古籍名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的年代],可可诗词网,2019-05-30</ref>,它山堰于唐大和七年由鄮县县令王元𬀩主持兴建。王元𬀩祖籍[[山东]]琅琊,历任[[翰林院]]书记、翰林院编修、朝仪郎,后因争议贬为金华府同知、鄮县县令。就任县令时,刺史于季友已修建一座仲夏堰,但由于选址原因,仲夏堰蓄水不足,且难以解决咸潮倒灌的问题。为此,王元𬀩在仲夏堰上游选择了“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作为修建新堰的地点,因而堰以山为名。它山堰建成后,王元𬀩并未因此得到重用,反而屡受参劾,于鄮县令任上辞官归隐。 有记载称,它山堰修建时,先疏浚原有的北山古港,再将溪流截断,排水后筑堰,更具体的修建过程则不可考:325。20世纪70年代,村民在它山堰南岸背山面的马鞍岗发现一条通往石宕的道路,且它山堰石材与该石宕的石材相同,因而推断它山堰的[[石料]]来自于此。 ==结构特点== 它山堰位于樟溪进入平原地区的山口,南有绛山,北有它山。堰体所在[[河床]]较为平坦,基岩上方沉积为2至3米厚的砂卵石,在此之上为青灰色或灰褐色的[[黏土]]层。堰体长113.7米,顶级面宽3.2米,第二级面宽4.8米,平面略成弧形,向上游鼓出,使得汛期水流向河床中心集中,减小对两岸的冲刷。 堰体分为两平台,其中堰顶高程3.05米,可能为为宋代进行加固时修筑的部分,而第二级高程2.4米,据估计应为唐代修筑。南宋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曾载,它山堰“堰身中空,擎以巨木,形如屋宇”。残留的材料中曾经发现朽木和碎石,据此推测,宋代加固施工时,曾在河床中打入木桩以作为地基,周围加筑黏土碎石层,后碎石被[[水]]冲淘,因而留下的木桩留下空隙,古人因而想象堰体形如屋宇。在1991年维修过程中,曾对堰体进行钻探,发现石板下存在铁锈,这与《宝庆四明志》中记载它山堰“冶铁而灌之”相符。 1995年4月,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使用地震仪对它山堰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表明,它山堰堰体最大厚度为4米,中间厚两边薄,一般厚度为2.3至2.8米,大部修筑在河床沉积上,而南端直接修筑在较高的基岩上,厚度为1.8至2.0米。这种中间厚两边薄的设计增强了堰体中部的刚度,以应对河床中央较大的沉陷量。堰底倾向上游约5度,对堰体的抗滑性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堰体上游设有4至6层碶石,下设人工填筑的黏土碎石层,与[[河流]]沉积物有明显差异。黏土的引入可以增强堰体的防水性能,而碎石则可以增强土的抗剪强度。 ==视频== ===<center> 它山堰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动画演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center> <center>{{#iDisplay:z08966y7khn|560|390|qq}}</center> <center>它山堰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v0192retria|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它山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