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82.3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 的原始碼
←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jpg|thumb|350px|right|[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0f192a1cfbd74cd1a2422df81e78d546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344c67a0102yplr.html 图片来自新浪网]]] '''玄奘精神 第70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玄奘虚心接受了老师的劝告,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既然在那烂陀寺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何不在回国之前抓紧时间去印度别的地方游历学习呢?那烂陀寺毕竟不能囊括全印度的佛学思想,所以,玄奘拜别了戒贤法师,开始了全新的南巡之旅。 == 原文 == 万众瞩目之下,戒贤法师开始讲述《瑜伽师地论》。谁知授课开始不久,戒贤法师刚刚讲到序篇时,就有人在人群外面放声痛哭,之后又放声大笑,引来全场侧目。 戒贤法师觉得很奇怪,以为是故意来捣乱的外道,于是就派人前去询问。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来自东印度的婆罗门,此人曾经在观自在菩萨面前发誓要成为国王。发完誓后,菩萨居然现身了,还对他说: "汝勿作此愿!后某年月日那烂陀寺戒贤法师为支那国僧讲《瑜伽论》,汝当往听。因此闻法后得见佛,何用王为!" 菩萨的意思是:你不要在我面前发这种可笑的愿望,某年某月某日,那烂陀寺的戒贤法师要为一个来自支那的僧人开讲《瑜伽师地论》,你可以前去听讲,听完后就能了解佛法,就等于见到了佛,还用得着去当什么国王。这个婆罗门等啊等,终于等到了玄奘来到、戒贤法师开坛讲经的这一天,所发生的一切竟然与昔日的亲身经历完全吻合,所以悲喜交加,先是大哭,然后大笑。 佛家特别相信因果循环之说,先有戒贤法师三年前忍痛布道只为等待玄奘到来的故事,而今又有婆罗门外道现身说法,使得所有人都相信这是上天注定要由戒贤法师为玄奘开讲《瑜伽师地论》,是大大的吉兆,因而欢声雷动,第一次讲经也在欢乐的氛围中得以继续。 《瑜伽师地论》,戒贤法师一讲就是十五个月,讲完之后,戒贤法师见那位婆罗门外道学习得十分认真刻苦,为人也谦逊友善,就派人把他送到了当时印度权势最大的国王--戒日王那里。戒日王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对戒贤法师也非常尊重,于是就赐予那位婆罗门三个村庄,成全了他当"国王"的心愿。 这位大名鼎鼎的戒日王和那烂陀寺关系密切,他和玄奘之间也会发生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提到。 《瑜伽师地论》是玄奘前去印度学习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玄奘认认真真的把这部经玄奘从头到尾学了三遍。然而关于他学习这部经书的经过,史料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但是不难想象,玄奘一定是用全部的心思和精力在用心听讲,潜心专研,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这部大乘佛教里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组织最严密,说理最透彻的权威著作。 由于那烂陀寺是一座开放型的综合大学,因此玄奘在那里接触到的不光有佛教经典,还有其它教派的学说和诸如天文、数学、农学、建筑、水利等实用类著作,这些学说著作不但拓展了玄奘的知识面,也让他更加全面透彻的了解了印度的文化科学与风俗民情。 就这样,从贞观六年到贞观十年(公元632~636年),玄奘在那烂陀寺度过了五年紧张而充实的留学生活,在印度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几乎成了与戒贤法师齐名的旷世高僧。 岁月如梭,五年时间很快过去,玄奘在那烂陀寺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人的知识就像画圆,圆圈越大,接触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所学太少,因此玄奘并不打算马上回国,而是想继续留在印度深造。然而戒贤法师对此却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学习佛法不仅需要自我精研完善,更需要传道授业,人生苦短,不能为了一味追求知识而放弃了弘扬佛法的机会。 玄奘虚心接受了老师的劝告,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既然在那烂陀寺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何不在回国之前抓紧时间去印度别的地方游历学习呢?那烂陀寺毕竟不能囊括全印度的佛学思想,所以,玄奘拜别了戒贤法师,开始了全新的南巡之旅。<ref>[https://www.liaotuo.com/fojiaogushi/fojing/30048.html 玄奘精神 第70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ref> == 佛教信仰 ==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3281fa0102yc7l.html 信仰佛教的好处]</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