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32.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孟庙 的原始碼
←
孟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孟庙</big> ''' |- | [[File:孟庙.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15/290cc08839574c81af14ce9bc9814ca2.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41280100_25946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孟庙 '''别 称''':亚圣庙 '''地理位置''':邹城市亚圣府街44号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景点''':亚圣殿 '''所属城市''':山东省邹城市 '''所属国家''':中国 |} '''孟庙'''位于[[山东]][[邹县]]城南,西与孟府毗邻,是祭祀[[孟子]]的庙宇。始建于[[北宋]](1037年),原址位孟子陵墓旁,宣和三年(1121年)迁建于现址,至明代具现在规模。南北长458.5米,东西宽95米.占地4.36万平方米,折66亩。其规模仅次于[[孔庙]],为[[山东省]]内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是国内稀存的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 孟子名轲,儒学正统继承者,有“[[亚圣]]”之誉,[[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去世后,葬于邹县郊外,称[[孟林]]。县城内又建孟庙、[[孟府]]。孟府专供孟子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居住。孟庙呈长方形,前后分五进院落,共有各类殿宇64间,木坊4座,石坊1座。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成一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配列。前部为二十大院,后部分左、中、右三路。亚圣殿重檐九脊,绿琉璃瓦盖顶,朱漆彩绘柱梁。殿内正中供奉[[孟轲]]像。楣上有清[[雍正]]皇帝御书的“守先待后”横匾。 庙内的亚圣殿、寝殿、启圣殿、孟母殿、及御碑亭,各具特色。庙内有碑碣350多块,“孟母断机处”和“[[孟母三迁]]”二块,最为引人注目。孟母殿在庙的东北隅,殿前有一石碑,上镌“母教一人”大字。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www.jnnews.tv/special/jnww/index.shtml 小编带你看文物——济宁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巡礼],济宁新闻网</ref>。 ==建筑特点== 孟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排列,有些地方又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适当安置<ref>[https://www.0951njl.com/shandonglvyou/jining/zoucheng/19058.html 济宁景点:孟庙孟府(国家4A级)],乐海旅游</ref>。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古建筑的特点,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 ==建筑布局== [[File:孟庙《祭孟母文》碑.jpg|300px|缩略图|右|<big>孟庙《祭孟母文》碑</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15/94dddc4cdf7b49e6abf03530f91cf767.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41280100_25946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孟庙正南门为“[[棂星门]]”。门内左右各一坊,左名“继往圣”,右名“开来学”<ref>[http://xwzx.cumt.edu.cn/08/e6/c516a329958/page.htm 游孟府孟庙],中国矿业大学 2016-8-29</ref>。第一进院落的北壁正中为“亚圣庙石坊”。第二进院落的砖铺甬道两侧尽是古老的苍松翠柏,往北为“泰山气象门”。进入此门后,即为第三进院落。此院左右各有门通往庙外,左名“知言门”,右名“养气门”,是过去出于孟庙的主要通道。“养气门”外南侧建有“亚圣木坊”;门内南侧建有“祭器库”三楹。“知言门”内南侧建有“省牲所”三楹。此院北壁,三门并列。正中之门为“承圣门”,门之左侧建有“[[康熙御碑亭]]”;左为“启贤门”;右为“致敬门”。“承圣门”内第4进院落即分为东、西、中三路。中为孟庙主体建筑“亚圣殿”,其后为“寝殿”,其前左右两侧建有“东庑”和“西庑”各七楹,院中有“天震井”和“[[乾隆御碑亭]]”。东路“启贤门”内为“启圣殿”,其后为“[[孟母殿]]”。从“启贤门”到“启圣殿”甬路两侧,竖立着为数众多的历代碑刻,称之为“孟庙碑林”。西路“致敬门”内为一过道小院,东垣有一小门可通往中路“亚圣殿”院,北壁有一小门为“斋戒门”。这一小院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历代名人谒孟庙题咏等数十块小型碑刻。“斋戒门”内建有“致严堂”三楹。堂前有两株元代所植的参天银杏,古老的[[紫藤]]萝缠绕着[[银杏树]],凌空而上,蜿蜒曲折,美妙奇绝。“亚圣殿”前的露台两侧各有一小门。东名“礼门”,通往东路“启圣殿”院;西名“义路”,通往西路“致严堂”后院的“祧主祠”。“寝殿”西侧亦有一小门,通往西路的最后一处小院“焚帛池”。孟庙总计建有各型殿宇64楹,碑亭2座,木门坊4座,石坊1座。 ==主要景点== 孟庙为5进院落建筑,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条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配列。 孟庙正南门名“棂星门”,门内即为孟庙第一进院落,东、西各1木坊,名分别为“继往圣”、“开来学”。北面正中为“亚圣庙”石坊,穿越石坊即为第二进院落,院落中间有一条青砖铺设的甬道,甬道两侧生长着苍松翠柏。进入“泰山气象”门,即是第三进院落,东西各有l门,分别为“知言门”、“养气门”,“知言门”南侧建有“省牲所”3楹,“养气门”南侧建有“祭器库”3楹。此院北面3门并列,中名“承圣门”门前,左侧建有“康熙御碑亭”。“承圣门”内第四进院落分东、中、西3路,中路建有孟庙的主体建筑“亚圣殿”,殿前有:“东庑”、“西庑”各7楹;院中有“天震井”和“乾隆御碑亭”。殿后有“寝殿”。东路建有“启贤门”、“启圣殿”、“端范宣献夫人殿”,院中甬道两则为“孟庙碑林”。西路建有“致敬门”,门内有一小过道,院东北角有一侧门通往中路“亚圣殿”院。院中甬道两侧及四周墙壁上,竖立或镶嵌着历代文人墨客拜谒孟庙时的题咏碑刻,北壁有“斋戒门”,院中建有“致严堂”3楹。中路“亚圣殿”前的露台两侧又各有一小门,东名“礼门”,可通东路的“启圣殿”院;西名“义路”可通西路的“致严堂”和后院的“祧主祠”。“寝殿”西侧有一小门,通西路的最后院,即孟庙第五进院落“焚帛池”院。孟庙内共有各型殿宇64楹、碑亭2座、木坊4座、石坊1座。 亚圣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殿为7楹、高17米,宽27.7米,纵深20.48米,为绿色琉璃瓦覆顶的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下檐斗拱用七踩单翘重昂,上檐采用七踩三昂。四周竖立明代弘治年间重修时用于擎檐的26根巨型石柱,柱呈八角形体,柱下以石鼓为础,鼓下以宋代石刻覆莲作承托。柱高3.05米,础高0.65米。其中殿前廊下8根柱上,都饰以浅线雕刻。门侧4根柱上南面阴刻云中翱游的双翅翼龙,栩栩如生。其余各面皆刻有宝相[[牡丹花]]和缠枝西番[[莲花]],技艺精湛。殿檐下的梁坊斗拱,饰以富丽庄严的宫廷和玺贴金彩绘。正面[[重檐]]间高悬1竖匾,上 书楷体贴金大字“亚圣殿”,匾周盘绕着精工雕刻的5条立体云龙。正中门楣之上悬挂横匾1块,上 书“道阐尼山”4个金字。殿内承以8根巨型殊漆木主柱,迎门的2根柱上,悬挂1副巨型凸镌抱柱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联、匾均为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钦赐。亚圣殿内正中有雕龙贴金神龛,内供孟子塑像,衮冕九旒九章,沿宋代元佑元年(1086年)旧制,为公爵之服,正一品服色,冠九旒冕,犀替导青纩充耳,青衣朱裳,九章(即衣服上绘制刺绣的山、[[龙]]、[[华虫]]、藻、火、宗彝、粉米、黻、黼九种图案),白罗中单,青缥撰裙,革带钩碟,大带蔽膝玉装,仞玉佩,晕锦绶,间施二玉环,朱蠛、朱履,神龛上有团龙彩绘的承尘藻井,藻井之下殿之正中横悬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钦赐“守先待后”金字巨匾1块。孟子神龛东侧神龛内供其弟子、利国侯乐正子塑像。于“文革”期间的1968年,殿内神龛、塑像、匾联祭器均被破坏。1985年,国家拨专款整修复原。 寝殿为五楹歇山式建筑,高10.67米,纵深12.58米,横宽21.23米。始建于元贞元元年(1295年),名“邾国公祠堂”,为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明弘治十年(1497年),[[孟子]]57代裔孙、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重修增建孟庙时改称“寝殿”,为供奉孟子夫人的殿堂。殿中神龛内竖有“亚圣夫人田氏之位”的木牌位。 东庑、西庑简称“两庑”,为对称式南北走向建筑。各7楹,高7.8米,长25.28米,进深8.35米。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清代重修,是供奉孟子弟子贤先儒之场所。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厘定,东庑设神龛3座,从祀11人:[[高子]]、[[公都子]]、[[盆成括]]、[[屋庐连]]、[[浩考不害]]、[[公孙丑]]、[[陈臻]]、[[钱唐]]、[[韩愈]]、[[子叔疑]]、[[孙爽]];西庑设神龛3座,从祀9人:[[彭更]]、[[徐辟]]、[[咸邱蒙]]、[[孟仲子]]、[[万章]]、[[充虞]]、[[季孙氏]]、[[桃应]]、[[孔道铺]]。 启圣殿始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5楹,[[歇山式]]建筑,高9.97米、东西横宽12.4米,南北纵深10.6米。是供奉孟子父亲[[孟孙激]](封祀启圣邾国公)的殿堂。殿正中神龛内供奉身着七旒七章的孟子父亲塑像;像前置“启圣邾国公之位”木牌位;东壁一小神龛内供有仿孟子自刻石像1尊。 [[孟母殿]]亦名“宣献夫人殿”与启圣殿同时兴建。3楹、悬山式建筑,高7.8米,东西横宽10.89米,南北纵深9.53米,殿内祀孟母仉氏,神龛内无塑像,供“邹国端范宣献夫人之位”木主牌位。殿东壁一小神龛内,有陪祀的孟子立体石刻像一尊,为北宋景佑年间,孔道辅修孟母墓时所得,定为“孟子自刻为母殉葬石像”。此说不一,有待考证。 致严堂始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3楹,前檐出厦,硬山式建筑,高6.5米,东西宽10.27米,南北深7.45米。是孟子嫡系后裔每次祭祀之前,斋戒沐浴更衣之所。院内四周墙壁上镶嵌50多块重要碑刻。 祧主祠祠为清[[道光]]十年(1830年)孟子第69代嫡孙[[孟继琅]]重建,始建年代不详。3楹,高7.45米,东西宽lO.06米,南北深8米。孟氏大宗五代以上木主牌位在此祭祀。古时卿大夫五庙,祀太高祖以下五世,再上则祧而迁其主,兹孟氏大宗,以孟子为不祧之主。“远依始祖,昭穆秩然。盖自孟氏二世以下,以六十六世之木主牌位,安放於此以享祭祀。绳绳继继,远溯华胄於两千年前,此亦宗法不替之一大观也”。祠门正中悬挂“孟氏大宗祧主祠”竖匾1块。 御碑亭孟庙内御碑亭有二:一是“[[康熙碑亭]]”;二是“[[乾隆碑亭]]”。“康熙碑亭”位于承圣门门左侧,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1989年落架大修。绿琉璃瓦覆盖双檐正方歇山式亭顶,亭高11.3米,长、宽均7.41米。亭内竖清圣祖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钦赐《[[御制孟子庙碑]]》,该碑为龟趺蟠首,碑身高3.16米,宽1.42米,其石质细腻,镌刻精细。碑文字体为馆阁体,丰映妍润,结体端庄。乾隆碑亭位于亚圣殿院、承圣门内东侧。据《[[重纂三迁志]]》卷四记载,该碑亭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为单檐歇山式顶,黄色琉璃瓦覆顶,亭高6.5米,长、宽均为3.87米。亭内竖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钦赐《[[亚圣孟子赞碑]]》。 棂星门坊“棂星,天田星也。欲祭天先祭棂星”(《[[后汉书]]》语)。古人将“棂星”作天上的文星。孟庙的第一道大门以“棂星”命名,即意味着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孟如尊天之意。门坊4柱3洞,悬山灰瓦,脊饰天王塑像,斗拱均9踩4翘,凌空欲飞,雕梁画栋,色彩绚丽。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1978年又大修,坊额上楷书“棂星门”3个贴金大字,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手书。 [[亚圣庙]]石坊为亚圣庙第二进院落门坊,始建于明万历初年,石坊通高5.2米。4柱3门、柱为8棱,顶端饰以古瓶、云朵、类似华表。正中坊额镌刻楷书“亚圣庙”3字,左右两侧坊额刻以云龙,其右侧坊额则是展翅翱翔之翼龙,其雕刻风格与“亚圣殿”门柱上之翼龙相同。 亚圣木坊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位于孟庙垣墙之西,横跨于南北通衢的大街上。是一座木架结构的门坊式纪念性建筑,4柱3门,丹薨青瓦、飞檐翘角,檐下半拱11踩5翘,正中一间悬山式坊顶高出两则歇山式坊顶,主次分明。4个歇山式坊角向外伸出,高高翘起。木坊正中门楣横书“亚圣”2字。 天震井位于“亚圣殿”前露台下的甬道东侧,始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井畔之竖一石碑,碑首题额“天震井”3字,碑文记载此井形成的始末:“读三氏志,孔氏井在尼山以东,曾子井在徐州北九里山,颜子井在陋巷内。独孟氏无以井传。康熙十一年春,庙前演剧,忽日响声震如雷,闻者环顾失色。见阶前地陷,有甓甓园痕,熟视,乃井也。噫!异矣!系惟吾祖道接尼山,与颜氏、曾氏光照千古,天开斯井与三井并重,以见圣圣相符,后先一辙欲……于十二年为修庙取水之用。谓之曰‘天震井’,砌之以甓,环之以石,并书其迹以志异云。六十四代孙庠生孟尚锦识”。井边石栏是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所建。 ==孟庙碑林== ===碑林类型=== 孟庙东路启圣门至启圣殿甬道西侧,碑碣林立,为孟庙各类石碑存放之处,称为孟庙碑林。此碑林保存孟庙历代碑碣280多块。从年代上分,有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从字体上分,有篆、隶、行、草、楷书等;从文字种类上分,除汉字外,还有蒙文(元代八思巴文);从形式上分,有文言亦有白话,有文字亦有图画;从内容上分,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震灾害等各方面的记述。孟庙碑林实为研究我国[[文字]]沿革变化和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及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的珍贵资料,是我国除西安碑林、曲阜孔庙碑林之外的又一大型碑林。 ===碑林意义=== 这些碑刻,深受历代文人学者所重视。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西汉[[《莱子侯刻石》]]<ref>[http://www.shufazidian.com/ziliao/4102.html 莱子侯刻石],书法字典</ref>,亦称[[《天凤刻石》]]。另外,如汉代[[《石墙村刻石》]]、元代仿刻[[《李斯小篆·秦峄山碑》]]、西晋[[《刘宝墓志铭》]]、唐欧阳询书[[《苏玉华墓志铭》]]、明董其昌[[《题孟庙古桧一首》]]诗碑等,都是世所罕见的稀有珍品。碑林中,宋元丰六年(1083年),封赠孟轲的《[[尚书省牒文碑]]》、宋宣和四年(1122年)《[[先师邹国公孟子庙记]]》碑,对研究考证孟子的封赠及孟庙变迁历史是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尤其元至顺二年(1334年)九月《[[加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圣旨碑]]》,碑身镌刻两种文字。上半部为蒙古八思巴文,下半部为汉文对译,亦是孟庙最为珍贵的碑刻之一<ref>[http://www.ruiwen.com/meiwensuibi/1745103.html 三孟收集记阅后随笔],瑞文网 2018-7-2</ref>。此碑以铭文的形式保存了最早的蒙古文文献,俗称八思巴文。这种文字在加速蒙族吸收汉族文化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上起过积极作用,元亡后不再使用。这类碑刻在全国寥若晨星,是研究[[蒙古族]]、[[汉族]]、[[藏族]]各族文化交融[[历史]]的难得[[艺术]]瑰宝。除碑刻外,孟庙内还保存着近几十年从全市各地陆续收集来的汉代石人、石羊,[[隋唐]]的石造像,元大德九年(1305年)盘龙高浮雕石柱,明代石棺等,以及100多块汉代墓画像石,有西汉的多线刻、浅雕人物、龙兽,东汉的各类[[浮雕]]。汉画像石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艺术造诣高超。这些艺术珍品像一朵朵奇花异葩,为古老的圣庙增添了光彩,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外文人墨客前来参观游览。 ==视频== ===<center> 内容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孟庙的人文历史 </center> <center>{{#iDisplay:c0319s95ihn|560|390|qq}}</center> <center> 山东邹城孟庙孟府景区,里边有棵1300多年的古树仅靠树皮活了下来 </center> <center>{{#iDisplay:k3009xltidc|560|390|qq}}</center> <center> 实拍孟庙千年古槐 </center> <center>{{#iDisplay:n06529ddmz5|560|390|qq}}</center> <center> 走进孟庙——孟母教子</center> <center>{{#iDisplay:v0373v46m1x|560|390|qq}}</center> ==參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返回「
孟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