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49.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孙岳 的原始碼
←
孙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孙岳 |圖片 = [[File:孙岳.jpg|缩略图|居中|孙岳|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3457230243&di=38ebb54220183d6e0bb1e275d69bc48b&imgtype=0&src=http%3A%2F%2Fp0.ifengimg.com%2Fpmop%2F2018%2F1017%2FF1C51E6839C0B1C561D29FE34F2787F602551F07_size199_w467_h640.jpeg 原图链接][https://feng.ifeng.com/ 图片来源于凤凰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878年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孙禹行 | 職業 = 陆军上将、河南省长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孙岳'''(1878年-1928年5月27日)(民国将领、直隶省长),字禹行,直隶(今河北)高阳县人,是明朝兵部尚书[[孙承宗]]的第十世孙,民国将领。早年曾出家为僧,后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北方支部领导人之一。<ref>[http://www.youth.cn/ 揭秘北京政变始末],中国青年网,2019-05-28</ref> 中华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十九师师长兼江西庐山垦牧督办。二次革命失败后遭通缉,流亡日本。不久回国,组织共学园。后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大名镇守使、京畿警备副总司令。1924年10月与[[冯玉祥]]、[[胡景翼]]发动北京政变。后任国民军副司令兼国民军第三军军长、河南省长、陕西军务督办、直隶军务督办兼省长。 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27日在[[上海]]病逝。<ref>[http://hebei.ifeng.com/ 孙岳——中国同盟会北方支部领导人之一],凤凰网</ref> {| class="wikitable" |- | '''中文名'''|| 孙岳|| ''' 别 名''' || 孙禹行 ||''' 国 籍'''|| 中国|| '''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直隶省(今河北)保定府高阳县 |- | '''出生日期'''|| 1878年|| '''逝世日期'''|| 1928年5月27日|| ''' 职 业'''|| 陆军上将、河南省长|| ''' 毕业院校''' || 陆军行营军官学堂 ||''' 信 仰'''|| 三民主义 |} ==人物生平== ===参加革命=== 孙岳父亲[[孙迈唐]]勤俭躬耕,使家道小康。孙岳从小被送到外祖父家,托当地名师[[常鹤苓]]发蒙,得以安心就读。孙岳才华出众,也曾想走制艺科举之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孙岳到保定参加院试,考中秀才。后见清廷腐败,渐生反清意识。曾因杀一地痞,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光绪三十年(1904年),保定武备学堂招生,孙岳身披袈裟应试,因成绩优秀被录取,毕业后在北洋陆军第三镇任炮兵排长,后任三等参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岳又入陆军行营军官学堂(后来的陆军大学)第二期速成科进修,毕业后仍回北洋第三镇,任第九标第三营管带、二等参谋兼将校研究所教官。后来,孙岳加入中国同盟会。 宣统三年(1911年),孙岳与[[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策划滦州起义。由于有人告密,在起义前夕,孙岳被革职。其后,孙岳南下投奔革命党。孙岳深受[[孙中山]]、[[黄兴]]等器重,被委任为苏、淞、宁、杨、镇五路军总司令,驻长江以北,同清军作战,曾在[[徐州]]、宿迁一带重创张勋的“辫子军”<ref>[http://www.heb.chinanews.com/todaybd/news/zljs/2006-12-16/6804.html 北洋宿将孙岳],中国新闻网,2006-12-16</ref> 。此后,孙岳被任命为陆军第九师师长。 ===加入直系===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岳被江西都督[[李烈钧]]招聘,任参赞军务兼督办庐山牧场。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孙岳任北伐讨袁第一路军总司令。失败后,与[[李烈钧]]亡命日本。不久,孙岳秘密归国,隐居陕西华山。其间,与[[胡景翼]]相识,策划响应护国战争。 民国六年(1917年)孙岳回到保定,因为与[[曹锟]]的关系而加入直系(曹锟时为直隶督军),任北洋第三师军官教导团团长。民国九年(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孙岳兼任直隶义勇军总司令。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孙岳任直军西路司令,率部与[[彭寿莘]]抵御奉军张景惠部,为战争胜利立下了功劳。民国十一年(1922年),孙岳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冀南镇守使,移驻河北大名。 ===北京政变=== 民国十二年(1923年)10月,孙岳下令讨伐曹锟,孙中山部下的[[李石]]曾访问孙岳(孙岳和李石曾在是滦州起义以前就相识)。当时孙岳自身也受到吴佩孚的压迫,遂承诺投向孙中山方面。 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孙岳和[[冯玉祥]]在北京南苑秘密会谈(后称“草亭密议”),结成政变同盟。之后,孙岳又联系了[[胡景翼]]。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孙岳被曹锟任命为京畿警备副司令,负责北京的治安。同年10月19日,冯玉祥乘吴佩孚军开到前线之机,发出指示,并回师北京。23日,孙岳和鹿钟麟(冯玉祥部将)控制北京,开门放冯玉祥部入城,将曹锟囚禁在延庆楼,史称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的成功,受到南方革命党人的欢迎。[[孙中山]]为此发电致贺:“义旗聿举,大憝肃清,诸兄功在国家,同深庆幸,建设大计,即欲决定。拟即日北上,与诸兄晤商。” ===成立国民军=== 1924年10月25日,[[冯玉祥]]在[[北京]]北苑主持召开军政会议,决定迎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大计。并将参加政变的各部队改编为中华民国国民军,孙岳任国民军副司令兼第三军军长。 不久,孙岳奉命率军南下清剿[[吴佩孚]]残余势力,相继占领保定、安阳、开封、洛阳、西安,势力直达陕甘边境。 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孙岳被逼让出直隶保定、大名地区,向河南开动。北京政府(时为段祺瑞执政府)任命胡景翼为河南督办,孙岳为河南省长。同年11月,孙岳率部东归,击败奉系李景林部,就任直隶督办兼省长。 民国十五年(1926年)1月,冯玉祥被迫通电下野,孙岳代理国民军总司令,抵抗奉、直军阀的联合围剿。3月,张作霖、吴佩孚等相继发布攻击令,孙岳被迫撤离京津,移驻包头。8月,国民军在南口失利,孙岳因病赴上海就医。北伐结束后,孙岳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河南省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 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27日,孙岳在上海病逝,终年50岁。国民政府追赠其陆军上将军衔。同年12月25日安葬于北京温泉显龙山下。 ==墓葬纪念== 孙岳墓位于[[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北京胸科医院院内,占地面积五万余平方米(约八十亩),坐北朝南,墓四周建半椭圆形月台。墓为黄土堆坟,墓前立有[[张继]]撰文、[[沈尹默]]书写的墓志铭。墓南有纪念碑亭一座,亭中立有“孙禹行先生纪念碑”,墓东建有纪念堂,内有[[蒋介石]]、[[冯玉祥]]等人的题字石刻。建国后,人民政府为纪念其历史功勋,将陵墓修葺一新。2003年孙岳墓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岳墓的旁边还有一处孙岳纪念堂,是在其去世六年后,冯玉祥等主张修建的,由梁思成设计。从外表看,是西式建筑的城堡式,里面还有栏杆。原来在纪念堂的外面,还有一些石碑,有杨虎城将军写的碑文(后毁)。纪念堂的正中间高悬着蒋介石的碑刻:“河朔殊勋”。 ==参考资料== [[Category:中國大陸軍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孙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