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8.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孔武仲 的原始碼
←
孔武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孔武仲</big> ''' |- | <center><img src=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998/152395701.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30/b3o2m87gi5.html 来自 名人简历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孔武仲 别 名:字常父 国 籍:[[北宋]] 民 族:汉 出生地:今[[峡江县]] 罗田镇西江村 出生日期:1042年 逝世日期:1097年 职 业:文人、士大夫 信 仰:[[儒家]] 代表作品:《[[金华讲义]]》等 |} '''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 [[孔子]]四十七代孙,[[孔文仲]]大弟。自幼聪慧好学。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甲科第六。初授谷城县主薄。历任江州(今江西九江)、信州(今江西上饶)军事推官、湘潭县知县。后任国子监司业、集贤院校理时,奏请朝廷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以诗赋取士,选贤举能。元祐六年(1091)七月,以宝文阁待制出任宣州(今安徽宣城)、洪州(今江西南昌) 知州。绍圣三年(1096),因朝廷党派斗争激化被免职,定居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从此,专事文学研究,与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过从甚密,诗词唱酬,信书不绝。一生著说百余卷,主要有《书说》13卷、《诗说》20卷、《论语说》10卷、《金华讲义》13卷、《孔氏奏议》3卷、《芍药园序》及《孔氏杂说》等。 <ref>[http://www.iplant.cn/info/%BF%D7%CE%E4%D6%D9 孔武仲], 名人简历, 2020-01-18</ref> ==孔武仲人物生平== 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 孔文仲之弟,孔平仲之兄,人称“临江三孔”。与苏轼兄弟同时。 黄庭坚(今江西修水县人)说:“二苏联璧,三孔分鼎”。约生于宋仁宗庆历初,约卒于哲宗绍圣末,年五十七岁。幼力,举进士甲科,调谷城主簿。 元佑间,历官国子司业论科举之弊,底王氏学,请复诗赋;又欲能大义而益以诸经策。累还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佑党夺职,居池州,卒。 武仲著有诗说、书说、论语说、金华请义、内外制、什文,共百余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孔武仲史书记载== 武仲字常父。幼力学,举进士,中甲科。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丧二亲,毁瘠特甚,右肱为不举。元佑初,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论科举之弊,诋王氏学,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御试仍用三题。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数月,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初,罢侍从转对,专责以论思。武仲言:“苟不持之以法,则言与不言,将各从其意。愿轮二人次对。”时议祠北郊,久不决。武仲建用纯阴之月亲祠,如神州地祗。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请:“从臣为州者,杖以下公坐止劾官属,俟狱成,听大理约法,庶几刑不逮贵近,又全朝廷体貌之意。”遂着为令。 徙宣州,坐元佑党夺职,居池州。卒,年五十七。元符末,追复之。所着《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内外制》、《杂文》共百余卷。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宋朝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孔武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