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05.2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威廉·狄尔泰 的原始碼
←
威廉·狄尔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威廉·狄尔泰</big>''' |- |<center><img src=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01111/e149f45b28724f7fac578c36c28b1cb1.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5%A8%81%E5%BB%89%C2%B7%E7%8B%84%E5%B0%94%E6%B3%B0&src=srp&correct=%E5%A8%81%E5%BB%89%C2%B7%E7%8B%84%E5%B0%94%E6%B3%B0&ancestor=list&cmsid=889545f4bad9932ac7e0486762db7b54&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4#id=22244baac2e2381adac9243a40cebe42&currsn=0&ps=59&pc=5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wei lian ·di er tai </big>''' |- | align= light| |} <p style="text-indent:2em;">'''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年11月19日-1911年10月1日),[[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31380/ 狄尔泰,豆瓣] </ref> ==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年11月19日-1911年10月1日),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 ==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生于比布里希。1866至1882年,先后在巴塞尔、基尔、布雷斯劳和柏林大学任教。他是柏林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他曾研究黑格尔青年时期的手稿,于1906年发表了《[[黑格尔青年时代的历史]]》。最初属于新康德主义,后转向生命哲学,致力于所谓“历史理性的批判”,主张“历史的相对主义”。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生命。通过个人“生活的体验”(Erlebnis)和对生命同情的“理解”(Verstehen),就可认识到文化或历史即生命的体现。强调和不同的生活类型(理性的、情感的、意志的)相应的是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宇宙观为其特征。他同时认为任何一种宇宙观都是相对的,这就是历史主义的要义。他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精神科学”<ref>[http://www.zrzgw.cn/DocHtml/2014/4/15/9079312931456.html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的创立者,中国做人做官研究网] </ref>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以及人的精神”。他认为,要了解人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存在的各种联系,就得再度体验人的各种生活,只有通过这种“体验”才能达到“理解”。精神科学家在分析研究对象时,是从人给予他周围世界的意义出发。这种意义表现在人的讲话和行动的习惯之中,表现在对道德价值的看法和艺术作品之中。因此,人通过“体验”这些生活的表现,就能理解自己的历史,而这种理解又为人系统地解释自己的经历提供了依据。狄尔泰强调人的直觉和心理因素,否定19世纪兴起的用历史方法来研究文学艺术和其他人文科学的做法,与以舍勒尔为代表的强调证据、强调事实的实证主义方法相反。尤其是狄尔泰对生命价值、超越性意义的强调,以及穷尽生命意义和本质的观点,深刻影响着从传统到现代深刻裂变的文化语境。狄尔泰的这种学说对20世纪初德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他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科学导论]]》(1883)、《[[黑格尔青年时代的历史]]》(1905)、《[[论德国的文学和音乐]]》(1937)等。与文学研究有关的重要著作有《[[施莱尔马赫的一生]]》(1870)、《[[诗人的想象力]]》(1887)和《[[体验与文学]]》(1905),后者收入《[[近代欧洲文学的发展]]》、《[[戈特霍尔特·埃夫赖姆·莱辛]]》、《[[歌德与诗的幻想]]》、《[[诺瓦利斯]]》和《[[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等 5篇论文。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Category:历史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威廉·狄尔泰
」頁面